极限围栏与群体饲养的差异及利弊分析
但是随着限位栏的推广应用,限位栏的优点在使用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缺点却极大的伤害了养猪场的利益。母猪从几十斤的第一次发情就进入限制栏进行管理,因为缺乏锻炼,配种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母猪使用限制栏的初衷:对每头母猪定位的精细化管理并没有很好的实施,而是因为母猪缺乏锻炼。饲养管理不到位造成了很多身体疾病、发育不完善、产后恢复慢、炎症等问题,造成母猪使用寿命降低、母猪生产力下降、母猪淘汰率高等一系列问题。
这个问题和国内在国外使用极限杆时的问题类似。国外也推出了母猪智能精准思维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国外十几年的推广应用,这种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我国引进了母猪电子饲喂站在国内推广,但由于国情的差异,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一些最早尝试电子母猪饲喂站的养猪场,也因为管理和使用等问题出现亏损。基于国情,国内南商农业自动化在借鉴国外电子母猪饲喂站的同时,也投入了研究和试验。国外设备进入中国后,结合国外设备的使用情况不断修改,进料方式与国外完全不同。南商农科电子母猪饲喂站不仅打破了国外电子母猪饲喂站的垄断,还将散养母猪设备国产化,降低了设备。南商农科电子母猪饲喂站推广的小圈饲喂模式,也解决了国外设备大圈饲喂和国内饲喂模式的不适用性,真正做到散养+精准饲喂+精细化管理,让养猪场用上质优价廉,电子母猪饲喂站自主升级改造。
国外母猪散养饲养设备采用大圈饲养方式,常规方法是几个母猪饲养器加一个分离器和发情试验器,几百头母猪混在一起,一起铺设饲养区。南商农科自动化引进的母猪电子饲喂站采用小圈饲喂模式,40头左右的母猪围成一个小圈,小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饲喂区,一部分是卧息区。饲养员每天都要把母猪从卧息区赶到饲喂区。
目前国内养猪场的主要品种是杜长大,原种都是国外的,很贵。养猪场的主人对这些母猪寄予厚望,不愿意轻易被淘汰。在国外,每头母猪都可以算是原种猪(就像我们当地的土猪),便宜几头就淘汰几头。国外母猪电子饲养站采用的是粗放式散养,两三百头母猪一起,猪吃没吃没人管。国内高成本引进的母猪场老板绝对不愿意做国外那样的粗放式经营,失败了就被淘汰。南商农科母猪电子饲养站在散养、精准饲养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及时处理有问题的母猪,避免损失。
南商农科母猪电子饲喂站小单元饲喂模式,每天饲养员把母猪从卧区赶到饲喂区,然后就能及时发现有问题的母猪。当母猪某一天结束饲喂时,饲养员可以及时发现滞留在饲喂区的母猪。这些母猪一般都是有问题的或者需要特殊照顾的,能及时得到特殊照顾,也避免了壮猪不断占用饲喂站。虚弱的猪不能正常进食。饲养员晚上查看饲养记录时,电脑系统能准确反馈每头猪的饲养量,饲养不足的母猪很容易被发现,避免了上百头猪即使找了一圈也找不到猪的情况。
根据市场客户反馈,南商农电饲喂站和首创的小圈饲喂模式一经推出,市场反应强烈。不仅许多已经使用该设备的客户要求整改或自行改造,而且国内外各设备制造商也不得不改造他们的设备以应用小循环给料模式。
涉及到投料方式导致的设备升级或改造,国外设备厂商距离较远,国内经销商不具备设备升级改造的能力。在这次对比中,国产设备再次占据优势,因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研发生产,再次主动改装升级设备和配套模式,为养猪场创造便利。
本期主要对比分析国内外设备的给料方式,下期再对比设备的结构。欢迎我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