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社会生活有哪些影响?

我们先从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史学实际影响的角度,总结一下当前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

首先,信息的高度集成是这种新技术的第一个也是最基本的特征。这需要从几个不同的层面来解释。

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传统书籍以纸张为媒介,其物理特性极大地制约了人们对书籍的收藏。所谓“汗流浃背”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描述,世界上一些大图书馆都在为自己的藏书扩张而头疼。因此,人们通过传统书籍接收的信息量有实际的限制。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最常见的3.5英寸软盘,存储容量为1.44万亿,可以存储几十万个汉字,而存储容量为650万亿的只读光盘只有手掌大小,其信息存储容量是上述软盘的450倍左右,可以存储几千万甚至上亿个汉字。把中国历史上的所有文献输入计算机所需的内存量也是有限的。目前,计算机行业仍在开发质量更高、容量更大的存储介质。所以,人们依靠这种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新技术所能获得的信息量是传统书籍无法比拟的。

信息载体的形式是多样化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所谓的信息媒体已经远远不是文字的对象。在计算机领域,所谓的媒体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比如磁盘,也就是物理存储器;另一方面是指各种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指的是后者。

各种信息载体的整合。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信息载体一直存在,但由于传统技术水平的限制,并不好用。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不仅使人们能够方便地传递图片、文本、音频、视频等信息,而且将它们融为一体。所谓多媒体技术,确切地说是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各种媒体的有机结合,并与先进的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能够组织、存储、操纵和控制多媒体信息的集成环境和交互系统。通过这种多媒体技术,人们所能获得的信息将不再是单向的,不仅是二维的,而且是三维的,可以完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这使得人们通过计算机方便地再现历史场景成为可能。人类的历史是生动而丰富多彩的。传统的基于文字和文字的交互,与人类的自然交互相去甚远,不直观,对历史场景的再现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帮助人们克服了这一困难。

其次,信息传递具有互动特征。这是计算机作为智能工具的直接体现。用专业术语来说,所谓交互性,是指参与的各方,无论是发送者还是接收者,都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信息进行编辑、控制和传递。就史学领域而言,它可以有以下两个客观功能:

大大提高人们阅读历史著作的兴趣。在人的感知系统中,视觉获得的信息占60%以上,听觉获得的信息占20%左右,其余为触觉、嗅觉、味觉、面部表情和手势。多媒体技术的出现,特别是图形、音频、视频信息的融合,将大大提高历史作品的趣味性,增强人们的阅读兴趣,使历史知识的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但计算机作为智能工具的使用不仅仅体现在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读者直接参与对话,即实现所谓的“人机对话”,读者可以对计算机传递的信息进行控制、选择和编辑。这样,读者在接受信息时不再是简单的、完全被动的,而是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拥有了主动权,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应用教育主流理论建构主义的中心思想。建构主义强调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不仅要求受教育者从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者转变为受教育者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属性或要素,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促进这些要素的中心。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能为学习者营造身临其境的情境;多媒体的语音功能是学习者和信息传递者进行协商和对话的主要工具;通过“人机对话”,信息接受者控制学习过程,从而完成学习过程的意义建构,即自觉、主动地接受知识。

实现非线性超文本阅读。自从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已经习惯了阅读文本和从各种书籍数据中寻找所需信息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文本中的知识和信息只能按线性结构排列,即读者必须按顺序逐步阅读,即使是一般的影视视听作品也是如此。所以阅读和检索的速度和效率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电子阅读书籍与这种传统的阅读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电子阅读中,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络的,是一种超文本阅读。读者可以通过计算机方便地检索和组织信息,其效率之高,是任何人脑都无法企及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可以方便地检索、调用和阅读与文本相关的信息,从而形成网络知识结构,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阅读方式的界限,促进了信息传递手段的飞跃。

第三,大大方便了信息的传递。这主要是为了电子出版。如前所述,传统的信息传递以纸质图书为主,图书的流通和存储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电子出版快捷、方便、廉价、信息量巨大,可以从根本上克服纸质图书这种信息传播媒介存在的问题。电子出版有两种:一是光盘出版物较为普遍;第二种是电子传输,即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以电子方式传输信息。起初,人们在书写系统上编辑通用格式的电子文件,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发送给读者,读者通过浏览器阅读收到的信息。这就是人们已经熟悉的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在发达国家,这两种形式的电子出版都非常流行。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电子传输更加强大。在我国,由于体制等因素的制约,网络传播成本居高不下,发展相对缓慢。电子出版的主体是光盘图书。光盘书籍可以存储数量惊人的多媒体信息,比如庞大的《大英百科全书》,只用三小块做成光盘,还包含了大量原来纸质文本没有的音视频信息。

以上提到的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这些特点,是我们考虑其对史学影响的基本点。

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历史成就提供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吸引人的表达方式。

近年来,无论人们如何解释,“历史危机”的存在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现实。这不仅成为历史学家沉重的心理负担,有时还直接影响他们的学术生存。除了社会外部因素的影响,不言而喻,传统的历史著作大多枯燥乏味,这是历史危机的重要原因。如果抛开传统史学自觉不自觉追求学究趣味的利弊,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视听文化全面冲击的前提下,擅长逻辑思维和哲学的传统史学书籍无疑会遇到强劲的竞争对手。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史学,不仅是为了弥补传统史学的不足,也是为了改造史学,使之适应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

史学其实是一个非常适合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的对象,因为人类的历史是生动的,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历史学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只是现有的关于人类历史的视觉资料,比如各种文物、历史艺术作品、历史遗迹等实物和图片,已经相当丰富了。现代摄影技术发明后,有了更多的照片、胶片等现实生活的资料。前人留下的乐谱也可以供我们探索当时的音乐,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各种非常重要的声音信息载体。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之前,人们要复制和传播这些生动的资料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成本非常昂贵,这就导致了传统的史书基本上是用文字来解释的情况,吸引力有限。然而,计算机信息的复制几乎没有成本限制。因此,历史学家可以自由引用图像数据,然后通过电子出版发送给读者。现代摄影技术发明后,也有可能将历史纪录片直接引入电子书。显然,这不仅仅是增强历史作品可读性的问题。图像资料的充分利用对历史学家的描述和读者的理解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当然,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历史成就中的运用,远不止是引用一些图像资料。更重要的是,历史学家可以借用这种技术,依靠自己对历史的研究,通过直接引用现有史料,结合模拟,主动再现历史场景。仅举几个例子:

沈从文先生的《中国服饰史》一书,精美绝伦,脍炙人口。最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这本书能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编写,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服装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体现,有些内容其实仅靠现有的图片资料是很难传达的。如果能利用三维动画技术,通过模拟再现历史现实,让书中的人物穿着历史上不同民族的服饰慢慢行走,读者一定能体会到中国历史上不同民族文化的意蕴。有些物体仅靠静态图片很难让读者理解,可以通过三维动画技术直观简洁地表达出来。比如北方游牧民族用于马背生活的一些服饰,恐怕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其他相关信息,如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南北经济生活的差异等。,形成历史上不同民族服饰的文化背景,方便读者检索阅读,效果肯定会是传统纸质书难以达到的。推而广之,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所说的,其实是一个关于人类社会生活史的普遍问题。

战争是人类历史的一大主题,传统历史著作对战争的表述存在一些盲点。比如战争的进程,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到丙地的战斗发展,历史学家很难解释,读者却不知所措。如果在文字中插入动态的战争图,就会简洁明了,读者一看就知道。根据孙子兵法,中国古代战争强调“阵法”。宋朝皇帝出兵打仗时,往往会给他们“阵图”,以达到“从中”。但这个“阵”到底是什么,由于表达不便,历史学家往往一带而过,并不清楚。如果利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将其以三维方式表达出来,就有可能使阵列的内容变得清晰,读者对战争历史书的兴趣无疑会大大提高。说得更通俗一点,比如古代中国特定时期的战局是否取决于统帅接连打了几十个回合才决定胜负,历史学家自己可能也说不清楚,但一般读者的了解主要来自虚构的电视电影和其他文学作品。这些只有将相关信息与3D动画等技术融合才能描述清楚。当然,这样一来,军事史将不再是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形式,而是由文字、图像、地图、二维和三维动画、背景音乐甚至是用道具模拟历史的视频片段拼接而成,来表达战争发生的背景、过程、武器、参与者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多主题。作者可以通过一定的编程工作将这些信息有机地组织起来,供读者检索和阅读。

科技史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由于大部分实物已经失传,历史学家很难用文字描述来表达科技史的丰富内容。过去,历史博物馆等机构往往会以实物复原的方式展示一些古代的科学发明,但这种工作不仅非常费时费力,而且复原的产品也只有一件,只能放在一个地方供人参观。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为这类修复工作提供了极好的工具,如我国古代著名的水上浑仪。现在计算机完全有能力在屏幕上还原,可以通过分解向读者展示各部分的相关机制,比如展示在水流冲击下旋转的全过程来展示天空。更重要的是,计算机信息可以不受限制地复制或通过网络传输,以便人们方便地阅读。这样,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比传统的物理修复手段扩大了无数倍。当然,三维图像技术不仅对还原实物有用,而且非常胜任表达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比如实验过程。如果我们的科技史著作能够用这些简洁有趣的信息手段来表达技术问题,那将是一种阅读的乐趣。

除此之外,一切可以用图像轻松表达的对象,如自然史、地理史、城市史、农业史等。,都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施展才华的领域。

显然,历史著作通过使用上述计算机信息技术可能具有的新形式不仅仅是将传统文本改变成更有趣的风格。由于计算机可以全方位地整合和传递信息,它无疑会给读者提供一些传统文本无法传递的历史知识,从而扩大人们的知识面,这是新技术的突破点。

就信息技术的这些具体应用领域而言,面向一般读者的通俗历史书籍可能比研究专著更适合。在此,我们要指出:以往史学家注重专著而忽视通俗读物的倾向,显然有失偏颇。史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向大众传播历史知识,否则史学只能是专家研究中的宠物。因此,我们认为,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能对纠正上述偏差产生积极作用。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引入必将对改善历史教育的现状产生相当大的作用。在这方面,具体操作可能不同于出版一般的史书,其中心是设计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教学)积件。

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历史学家研究方法的影响,至少不会逊于上述成果的各种形式。

历史研究的基础是尽可能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史料,这往往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图书馆、档案馆等地搜索相关历史文献。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历史文献的收集总是那么分散,查找工作难免困难重重,耗费了历史学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很多文献已经出版,但离历史学家随意调用的理想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第二,研究已经搜索过的文献,“搜章节、搜句子”,寻找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记录。然而人生苦短,史记浩如烟海。古人早就感叹“十七史,从何说起?”更何况还有很多历史记载是历史学家需要阅读的!所以,掌握与研究和主题相关的“全部史料”和“资源枯竭的鱼”,始终是一种奢望。

在这两个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历史学家提供了近乎革命性的研究方法。

由于计算机信息存储的巨大容量以及信息可以不受限制地复制和非常方便地传输的特点,收集历史文献供历史学家方便调用是现实的。就互联网的使用而言,只要世界上某个地方的某个机构建立了某一类历史书籍的特定数据库,并向人们开放,这个数据库中存储的历史书籍就随时可供世界各地的学者使用。如台湾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根据“全中文自动化计划”开发的中文全文计算机数据库,于1997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数据库初期开放容量为* * * 6000万汉字,到1997年底,已经达到120万汉字,包括《二十五史》等中国基本历史。世界各地的任何学者,只要有基本的电脑和互联网账号,都可以访问他们的数据库。如果你能向医院申请一个特殊账户,你就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这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当然,目前互联网上的中国历史文献数据库相对较少,需要各个机构不断开发,而西方历史文献数据库却相当丰富,这对于长期受原始资料缺乏制约的中国外国史研究尤其有意义。随便翻开一本互联网资源手册,就能找到很多相关地址。除了历史数据库,互联网还可以提供大量对历史学家的研究有直接帮助的信息,如最新的学术著作出版信息,世界各地的人文、自然、社会背景等资料。同时,互联网也为研究人员相互交流学术信息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渠道。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电子出版主要以光盘读物为主,在史志数据库方面也有初步尝试。各种研究机构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许多数据库,如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珍品》,一张光盘中包含14部古典文学名著和唐诗全文。最近北京巨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出版的《二十五史》电子版只有两张CD,售价98元,比中华书局订购的《二十五史》便宜几十倍!《四库全书》的电子版也正在出版,每张CD只有150张。在经费允许的前提下,学者的研究完全可以容纳这个巨型系列。可以预见,在很短的时间内,史家的书的形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数据库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一种调用历史文献的便捷方式,而且作为一种智能工具,计算机具有对数据库进行全文检索的功能。换句话说,它可以根据操作员的指令快速检索数据库中的所有信息,这无疑对历史学家更有帮助。例如台湾省省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二十五史资料库,约有四千万个汉字,任何一个字都可以在一秒钟内检索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传统的历史研究是一场努力探索史料的竞赛。面对计算机数据库,在确定关键词的前提下,比如找出历史上某个事物最早出现的时间,就不能再算是“研究”而仅仅是一种技术操作。同样,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统计出某一类事物的所有现存记载也是非常方便的,这就给了历史学家以此统计为基础进行相关理论分析的前提。在传统的研究中,历史学家花大量时间寻找章节和句子。现在,计算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他们从这种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历史学家进行更复杂、更抽象的理论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场迫在眉睫的史学革命。

同样重要的是,由于融入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传递完整、全方位的信息,这使得历史学家获得比传统文本更真实的数据信息成为可能。举个简单的例子:

长期以来,整理我国史书的主要形式是整理各种版本的古籍,然后加以标点出版。由于校对人员专业不同、不熟悉相应的历史背景等客观原因,即使是中华书局的《校对二十四史》等典型成果,也经常被发现存在这样的缺陷。其他很多古籍都是以学校为单位,错误率更高。有时候由于校对不够精准,会出现新的错误。事实上,能够正确理解具体文献的研究者,是那些直接使用这些文献的人,因为他们最了解相关的历史。而且实际用户有时需要直接对比不同的版本,以确定不同的文本是否正确,并使用其他信息。因此,在《经》、《史》、《子》、《纪》四大基本史书大部分已经整理出版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的一个新的思路是,采用电子出版的方式,将古籍的重要版本直接扫描输入全书,按卷、页建立索引,压制成光盘书籍出版。一般一张光盘包含几十本古籍,每本古籍附上几个甚至几十个版本都没问题。其成本也远低于传统的点校出版方式。因为目前没有出版的书基本上都是相当专业的古籍,只有全句逗引能力的专家才会看。这样研究者就可以看到古籍的各种原版,了解原版的所有信息,包括格式、字体等。,而不是经过整理且相对二手的数据,其意义可想而知。这项工作很难由个别学者来做,但如果由全国古籍整理委员会这样的学术机构来安排,是完全可能的。

将这种思想推广开来,原本由于技术原因难以让学者无限阅读的善本、碑刻拓片、竹简等文献,就可以很容易地传递给学者。事实上,一些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将他们收藏的这类文件扫描进电脑。

推而广之,这种方法并不局限于文献资料,还可以应用于历史遗迹等真实场景,因为计算机也可以传输三维信息。目前浙江大学承担的一个重要的敦煌学项目,就是将敦煌石窟的壁画全部输入计算机,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进行修复和保存。因为任何历史遗迹,无论人类如何精心保护,最终都会消失。在它们消失之前,用电脑完整地保存它们的真实场景无疑是明智的。如果资金允许,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完全可以复制一个与原址具有相同三维视觉的历史遗址。此外,如上所述,这些信息可以不受限制地复制和传播,供历史学家使用。

此外,利用计算机三维信息技术再现上述历史场景,如在计算机屏幕上复制古代科技成果,不仅是一种新颖的成果表现形式,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研究方法。

以上只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考给出的一些例子。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人们一定会发现它有着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给历史学家带来新机遇的同时,无疑也在理论和技术两个不同层面对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论技术层面:和那堆旧纸打交道的历史学家能掌握计算机这种人类最新的智能工具吗?可想而知,在以人文学科为中心的原有知识结构中引入最新的科技知识,是有落差甚至是一定程度的排斥的。就连最基本的“换笔”也远不是很顺利,似乎才刚刚开始。更高层次的应用肯定会有更多的困难。但我们可以断言,现代历史学家完全有能力驱动计算机这一人类最新的智能工具。

首先,计算机,尤其是个人电脑,作为一种工具,是面向大众的,其实际应用已经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历史学家作为社会知识分子,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智商,完全有能力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

其次,计算机软件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越来越普及或者说“笨”,强调界面友好,一般的非计算机专业应用已经完全向中等以上知识水平的人开放。例如,就多媒体历史书籍的创作而言,一般有三种不同级别的工具:演示工具、创作工具和通用编程语言。演示工具是最简单的,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多媒体创作工具。它们是专门为人们介绍一些简单内容而设计的。但是操作方便,功能日益强大,非常适合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比如微软的Powerpoint,微媒体的Action。一般精通计算机文字处理的人,只要熟悉一两天,就可以用这类软件写历史课的讲义。写作工具是专门的多媒体创作软件。目前国内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写作工具有TOOLBOOk、Authorware Professional和方正的“奥思多媒体创作系统”。这类工具功能强大,但操作相对简单直观。它是专门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多媒体程序而设计的。它可以集成其他工具创建的多媒体数据,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图像等,不需要编程,经过适当的编辑就可以制作出各种集成的多媒体应用系统。只要稍加训练,历史学家也能掌握这样的工具。只有最后一种通用编程语言,比如Visual Basic,一般用来开发大型多媒体书籍,虽然灵活高效,但是比较复杂,历史学家也不必涉及。

第三,更重要的是,历史学家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并不意味着必须亲自掌握一些专门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这就好比过去历史学家出版历史著作时,只要把手稿交给出版社,编辑印刷都是自己的专门人员来做,历史学家不用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是如此。历史学家的任务就是根据多媒体作品的特点写出合格的剧本。具体的文字、图像、音乐、动画、视频等制作和编程,完全可以交给专业人士来完成。这第一步属于历史学家,后一步不一定要涉及历史学家。但不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历史学家是不可能写出合格的剧本的。这是历史学家需要学习的。近代以来,由于影视技术的出现,在文学创作中形成了影视编剧这一专业,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使历史写作领域发生相应的变化。客观地说,国内市场现有的历史多媒体出版物水平有待提高。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剧本很少是历史学家写的。历史学家应该有信心积极参与这个新领域。

其实理论层面比较复杂。

所谓理论层面的新挑战,可能细分为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两个不同的方面。所谓知识结构,是指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视听等载体来表达历史。即使在史学本身的范围内,历史学家的传统知识结构也未必能完全胜任,需要重新补课。举个简单的例子:如前所述,军事史学家要想生动展现中国古代战争的场景,不重新发掘史料,很难把很多图像的内容解释清楚。传统史学仅限于书面论述,许多无法胜任书面论述的历史内容往往被史学家所忽视。因此,新挑战对历史学家的要求之一就是全面掌握历史。历史学家有必要比以前更加重视人类物质生活史、社会史、科技史、艺术史甚至博物学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有必要更多地利用文献之外的实物资料。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从传统的文字解释转向以图形、视听等载体综合传播历史知识,这将对历史学家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方式提出更全面、更综合的要求。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恐怕是最难处理的。

本世纪以来,中国史学经历了从传统国学向近代史的重大转型,其意义不言而喻。现在,在本世纪末,史学遇到了来自计算机信息科学的重大挑战。这种挑战与近代西方历史对传统国学的冲击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某些领域也具有革命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