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概述:

本专业学习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工艺学的知识,培养能够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食品科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设计单位从事教育、科研、设计工作。大致有两个方向:大中型食品企业(含中外合资),从事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公司业务管理部从事业务销售和企业管理。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和食品工艺学知识,能够在食品领域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训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接受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备食品保鲜、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

◆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

◆工艺设计、设备选型、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鲜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

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主要学科

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4.主菜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化工过程与设备和食品工艺学原理。

5.试教

包括工艺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30周。主要专业实验:原料预处理。

6.学习时间

四年了。

7.学位情况

工程或农业学士学位。

8.相关专业

生物工程。

9、原专业名称

制糖工程、食品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蜜蜂科学(部分)、食品卫生与检验、粮油储藏、农产品储藏与加工、水产品储藏与加工。

二、专业综合介绍

也许正如有人开玩笑说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能让人身心都满足的专业。“民以食为天”。这个专业研究的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吃饭问题,作用不可低估。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加工方法,过程和设备。它是食品生产技术与设备的设计基础,涉及化学、物理、农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工程、机械工程、人类营养与食品卫生、环境治理与工程等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化学单元操作的引入和应用,发展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从而推动食品工业向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方向发展。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与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密切相关。她的发展方向是利用新的包装手段和设备改进食品包装技术,提高食品保鲜性能和保质期。改进烹饪技术和无菌包装技术;研究合理的节能装置,降低冷冻食品成本;食品工程中单元操作的优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

食品科学与工程虽然是一门年轻的技术学科,但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借鉴基因技术的发展成果,开发营养更丰富、味道更鲜美、保质期更科学的食品。例如,科学家们正试图将鱼和西红柿的基因结合起来,培育出一种更有营养的新品种。这确实是一个特别新兴的领域。虽然人们一直在争论转基因食品的利弊,我们仍然需要科学的定量分析,但我们相信这一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让食品工程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新食品,丰富我们的餐桌,美化我们的生活。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如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本专业学生应掌握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能够进行工艺设计、设备选型、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了解食品储运、加工、保鲜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和发展趋势。毕业生适合在相关食品研究机构、设计部门、检验单位、食品厂、企业从事设计、研究和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当然,如果你不想进入具体的生产部门,也可以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虽然可能有点辛苦,但是你会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1401。

第三,发展职业教育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科)是中国高校典型的理工科专业。根据国家科技局的学科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化工等基础学科处于同等地位。具有跨学科渗透的特点,涉及化学、物理、生物、农学、机械、环境、管理等学科。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食品专业更是如虎添翼,使人类解决当前的食品危机成为可能。

其实说起食品加工的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江南的青莲港文化时期(约公元前4500年-公元前4000年)就形成了。但就其教育而言,它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坎坷才成型的。

最早的古代书院设置了“六艺”——礼乐、射术、御术、书法、数学,作坊式的美食制作简直不优雅。后来“六艺”演变为天文、数学、农业、医学四个教育方向。尽管一些教授“农学”的技术学校开设了桑树和蚕桑等生产性科目,但食品生产和加工技能仍以“男传女”或“学徒”的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缺乏正规的学校教育。千百年来,食育只是作为农业教育的点缀而若隐若现。地球漂浮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1927年,在蔡元培等教育先驱的建议下,政府实行大学区制,部分农业技校并入大学,改为农学院。一些农业院校最初开设了与食品相关的农业制造系,使食品科学在高等教育中崭露头角。

食品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真正出现在大学,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是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随着食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对高级技师、工艺工程师等人才有需求,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职业教育水平逐步达到本科知识研究生水平。

借鉴苏联经验,我国在1952第一次院系调整中将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的食品与农业化学系合并为南京理工大学(现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业系。这是中国最早招收食品专业本科生的大学。随后,又在1958进行了一次大调整。新成立的天津科技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也开始招收食品科学专业本科生,郑州轻工业学院率先在1981双班招生。

现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很重要。它在各种综合性大学、农业学院、轻工业学院和商学院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国家教委最新实施的专业调整拓宽了该专业范围,使其更加科学规范。拓展后的专业培养方向包括食品工程、制糖工程、粮食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食品卫生与检疫、农产品和水产品的储运与加工、冷冻与冷藏工程、蜜蜂科学等。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天津轻工业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业学院、大连轻工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上海水产大学、天津商学院、黑龙江商学院均获得了食品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上海香料研究所等单位也成立了授予硕士学位的培训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无锡轻工大学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根据1993年末的统计,全国1075高校食品类专业共有83个,其中四年制本科60个(现在已增至76个),其余为三年制或两年制专科生。目前在校学生人数为654.38+0.7万人。

在众多高校中,无锡轻工大学的学科建设尤为成熟,以发酵食品和粮油为特色:原郑州粮食学院(现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工业学院;同处一地的郑州轻工业学院,被同行誉为培养烟草专业人才的“黄埔”。华南理工是制糖工程领域的佼佼者。此外,西南农业大学的“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是国家重点学科,而云南农业大学在蜜蜂科学方面独具特色,有专门的“蜜蜂科学研究所”。所以偏爱某一方面食品专业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合适的学校。

看到食品专业的成长壮大,我们不应该忘记为此做出最大贡献的教育家和学术带头人。正是他们把科学的火种一代代传下去,为中国的食品工业不断输送了大量的“新鲜血液”,如致力于“食品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及其工程技术”研究的无锡轻工业学院原院长丁教授,在“食品亲水胶体和食品多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许世英教授等等。纵观我国食品专业的发展,“教”与“学”的成绩喜人。然而,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食品行业仍然面临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严重短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食品行业专业人才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4%,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食品科技人才更是稀缺。同时,全国各地食品人才不平衡,很多县级小厂甚至没有专门的食品技术人员。以上种种,与全国各工业行业总产值排名第一的第一大行业地位极不相称。放眼海外,西方发达国家食品专业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可达20%以上。这是因为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食品人才的培养,几乎所有的著名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威尔逊大学、东京大学、剑桥大学都有食品科学和营养科学系。因此,我国大力发展高等食品教育,培养该行业科技人才,已是形势所迫,不容忽视。

放眼世界,食品行业(包括盐开采、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以2.1.8万亿美元的营业额雄踞世界行业之首,超过了汽车、航空、信息等行业。在我国,200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在1994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达到7000亿元。加入WTO对食品工业来说,既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据估计,未来20年,世界人口每年将增加7300万,对粮食的需求势必急剧增加。方便、速冻、保鲜、保健、微波、休闲、儿童和老人食品、健康饮料和调味品将风靡全球。食品行业的“大输血”为食品专业教育指明了方向。

作为跨世纪的年轻一代,我相信积极参与这支古老而充满希望的队伍,“糊了很多人的嘴”是明智的选择。

四、专业就业数据分析

动词 (verb的缩写)专业就业状况和趋势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成长和健康的第一需要。因为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工业发展,没有一个政府可以轻视。由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食品工业、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并称为国民三大支柱产业。在中国,食品科学已被科技部定为一级学科,与数学、物理具有同等地位。在它之下,曾经有制糖工程、食品工程、油脂工程、烟草工程、农产品储运与加工等多个具体专业,但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目录中,这些专业已经统一为“食品”。这样大大拓宽了食品工程专业领域,有利于培养我国食品行业更多的宽口径、复合型现代科技人才,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食品工业正朝着科学化、自动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国内外食品行业的竞争最终体现为技术和人才的竞争。食品工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在国内,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或相近专业的高校也不少,但大多集中在轻工类院校、原内贸类院校和农业类院校。在这些高校中,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中国农业大学、无锡轻工大学都有一定的实力和特色。此外,天津科技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天津商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也获得了食品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这说明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培养高层次食品科技人才的教育体系。从这些高校毕业生的分配部门和国家有关部门反馈的情况来看,食品科学专业毕业生除了继续深造、报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外,还从事教育、科研、设计等工作。去向大致如下:大中型食品企业(含中外合资企业)从事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公司业务管理部从事业务销售和企业管理。

但近年来,由于国企体制改革,食品行业普遍效益不佳,食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骤然加大。从教育部直属高校99届毕业生就业率来看,食品专业最大的载体——轻工农业大学整体就业率并不高。无锡轻工大学和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就业率不到70%,在45所部属高校中排名后两位。名牌大学尚且如此,其他大学的情况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在同一个大学里,食品专业相对于计算机、电子通信等专业来说也很冷清。很多上海交大、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名校的优秀学生,大三就收到了高科技公司的录用通知,试用期月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相比之下,食品行业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薪酬较低,让很多充满激情和幻想的年轻人失望。反映在升学和就业上,食品科学专业招不到高分考生,生源质量不高的局面没有得到改变;为了远离食品行业,很多食品单位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来改善自身条件。由于生源差,就业形势严峻,很多轻工、食品类院校纷纷更名,跟风开设了很多热门专业。这种不利于食品工业发展的恶性循环,至今没有改善的迹象。

中国农业大学一名食品专业的学生坦言,“说实话,学了几年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专业。但是我们能做什么呢?你看,一边是信息产业蓬勃发展,一边是食品单位不断减员增效,破产兼并。你说我该去哪里?”

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几乎成了冷门专业,招生难,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难道就可以认为美食特产已经消失在夕阳中,不值得关注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如上所述,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13多亿人口,对粮食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物的需求也从单一的温饱型逐渐转变为丰富多彩的精品科技型。最新数据显示,反映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百分比的恩格尔系数,我国城市为44.5%,农村为53.4%,已经达到或接近40-50%的国际平均水平。说明传统食品制造和简单食品加工在食品工业中的比重在下降。有钱人开始注重健康和营养,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食品企业不断涌现,并创造了许多知名品牌。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营养保健食品、生物食品、食品的精深加工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对高素质的专业科技人才将会有很大的需求。那些有专长、勇于开拓创新的食品类毕业生,将成为这些新兴企业的主角。

其次,食品行业生产不景气,大量工人下岗,是国企体制改革不可避免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就业的高增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依靠行政手段配置资源,包括劳动力的承包和统配,实行高就业低工资的政策。食品行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作为一个生产供不应求的消费品的企业,吸纳了大量的人口。各地重复建设太多,生产效率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就业走向了市场,毕业生就业选择自由度增加,人才流动活跃顺畅。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食品工业的要求,加快国有食品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试行和推进众多中小企业的产权重组,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高国有食品企业的经营质量和效益。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鼓励兼并和规范破产,积极组建一批跨地区行业的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集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以科技为动力,开展食品的精细化和深加工,提升知识经济,大力开发智力型人才,完善人才奖励机制,加快知识更新步伐。"

可以想象,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各项政策的落实,食品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会得到改善。

与世界接轨,使中国粮食市场和流通秩序面临巨大挑战,但也带来历史性机遇。先进技术和管理体系的引进,为食品行业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行业也在进行重大改革。未来,食品工业将摒弃传统的生产加工模式,走向高科技、高附加值,向食品工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毕业后从事所有与食品生产、检测、开发相关的工作;

食品实验室技术员-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进行质量检验;

食品生产主管-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和协调;

食品研发人员——应用现代营养知识研发新型高效食品;

进出口海关的食品质量检查员。

不及物动词专科院校分布(部分)

四川理工学院西华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宁夏农业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学院天津科技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八A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商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扬州大学淮海工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工程技术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山东师范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农业大学武汉学院 科技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湛江海洋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工学院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上海水产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西北A&F大学石河子大学暨南大学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江南大学浙江大学合肥 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