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福活动又来袭,中华福文化小科普来了。
赋、知与形声字。它最早诞生于甲骨文。从甲骨文(图A)来看,“福”是双手捧坛敬神(示)的形象,是由手、酒、示三部分组成的会意字。原意是以酒祭神,祈求万事如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朝代的更替,文化的变迁,“福”字终于演变成了图中最后两种字体——韩立和斜体,左边是“是”,右边是“一”、“口”、“天”。北京民俗学研究者王认为,根据《说文解字》,“一”代表房梁,“口”代表人口,“田”代表耕田,意为“一口之田,衣履之富”,可以引申到事业和学业上。人丁兴旺,安居乐业。这就是“幸福”。
爱国祈福,行书(草书),东晋王羲之的字,选自《光福寺半碑》。
有钱有势,隶书。清代邓的字选自明,是邓的隶书。这篇文章是沈梦直接从《张子熙铭》中摘录的。
和声,楷书。刘体,选自唐代刘公权《玄塔碑》。
友情祝福,草书。从字体上可以感受到王羲之的风格,也有点像唐代李咏的字。总之无疑是王羲之的文字体系。
奉献和快乐属于现代创新艺术词汇。
今年还有一个马云写的新词“福”。有猪,有田,有互联网,有支付宝,都属于互联网时代赋予“福”字的新形象。
《说文解字》在解释“福”字的含义时,说的是“佑业”,意思是祝福、祝福。福星与代表吉利和长寿的禄星、寿星合称为“三福星”。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子认为“长命百岁,富贵为福”。古书上常说人的“五福”是:一、长寿,二、富足,三、提高品德,五、考完试。人们常说的《五福全集》指的就是这些内容。
随着时代的变迁,“福”在人民富足、安居乐业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新的含义。它爱国、富强、和谐、友善、敬业,成为了一个新五福:国家富强、人民和睦、爱岗敬业、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新时代新含义更好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中“幸福”的含义不是物质满足,而主要是精神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天下第一福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孝庄皇太后六十大寿将至,不料却被卷入其中。无奈之下,康熙决定试试“请有福”,一气呵成“有福”二字。孝庄皇太后百病痊愈,享年75岁。后来康熙几次提到御笔,却再也写不出它的神韵,于是盛传这一祝福是“天赐之福”。被称为“天下第一福”的“福”字,寓意“子、天、财、寿、福”五个字形,意为“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几个字合二为一的情况很少见,但是流畅自然。更难得的是,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五福合一”。
世上第一幸福
2008年国庆节,福寿书法家吕创作了受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人间第一福——华夏盛世平安福”四个字。“富贵平安”的“福”字,借鉴了唐太宗“平”字和王羲之“安”字的书法,保持了传统“福”字的原形,符合书法和汉字的规范,书写中含有“平、安、和、福”四个字,寓意“平安、和谐、幸福”。她把“平安是福”的千年祷词,体现在一个“福”字上,有“天赐平安幸福人间”的吉祥之兆。同时诠释了当今人们和社会的共同愿望——和平、和谐、幸福。因为“平安”是人类的第一幸福,所以也被称为“人间第一幸福”。创下了“天下平安幸福第一字”的世界纪录,被大庆博物馆收藏。
看了这么多别开生面的“福”字,在收藏的同时,我们不妨试着用毛笔写一个传统或创新的“福”字,贴在家里,寓意有福!在此,也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幸福,万事如意!新年快乐~
(PS。还有很多有趣的祝福。可以自己在网上找,也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