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燃冰是什么?

海底燃烧的冰通常被称为可燃冰。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或甲烷水合物,是一种类似于冰的天然气和水的混合物,在自然界中自然形成,数量巨大。

在一个可燃冰分子中,水约占85%,水分子和甲烷形成结晶晶体,晶体稳定,甲烷分子被水分子包围。

水分子形成的空腔充满了甲烷分子。为了保持甲烷可燃冰的稳定,这些空腔中至少有70%充满了甲烷分子。事实上,这个填充率通常高达95%以上。

可燃冰的主要特点是燃烧能量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几十倍,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从而避免了人们最头疼的污染问题。科学家称可燃冰为“未来的能源”,如果他们得到宝藏的话。

扩展数据: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四个基本条件:

1,低温高压环境,气源和水充足。

2.自然界中的可燃冰主要存在于高压低温环境下的浅海底沉积物和高纬度冻土中。大约97%的可燃冰分布在海洋中,只有3%分布在陆地冻土带。

3.10℃以下可以生成可燃冰,超过20℃就会分解。

4.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能产生,压力越大越稳定。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天然气水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