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灰色经济区?
灰色经济又称地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一般认为,国民经济可以分为两部分:正规经济和灰色经济。灰色经济包括一切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但不计入国民经济决算,即不计入官方公布的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经济中真正的价值创造并没有因为灰色经济而得到充分体现。不计入价值创造的灰色经济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按照国民经济决算的标准根本不应该计入计算的价值创造,一部分是应该计入决算的价值创造,但由于各种原因(如隐瞒等)没有计入。前者的典型代表是所谓的自给自足经济,后者指的是所谓的地下经济。自给自足的活动,如:邻居的帮助,家政服务和园艺,私人救济组织(志愿者组织)的自愿无偿劳动和个人社会福利工作。地下领域的活动涉及非法劳工、走私、逃税等等。这些名单显示,自给自足的活动一般是合法的,地下活动大多是非法的。
我们的社会背景是什么?这和我们的世界观有关。分配领域有灰色收入,国家政策有灰色地带,民众情绪有灰色情绪。如果打不过权力,可以做灰色解读。现在在听彭芳的歌《灰色空间》,“原来现实世界只有灰色”。什么是灰色调?政治上混淆明暗、是非,经济上浑水摸鱼,但生活态度不思进取。
中国的灰色经济
灰色经济通常被认为是贫穷国家边缘地区的现象,比如泰国农村沿街叫卖的小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在贫穷国家,灰色经济占国民产出的份额更大,但它在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都存在。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灰色经济正在逐渐增长。一些研究甚至认为灰色经济的存在可能会减缓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经济增长。
从地下经济的特点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地下经济规模都是难以衡量的。两年前,一位专门的学者费力地讨论了如何衡量地下经济的规模。这位学者是利兹开普勒大学的Friedrich Schneider。有两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直接法,即直接问人是否偷税,或者查个人税务审计结果。但是人们一般不承认偷税漏税,税务监管者一般也不会从大量人群中抽取样本进行检查。所以第二种方法,间接法,更实用。比如将现金交易或用电量的数据与官方公布的经济总量数据进行对比。如果现金或电力使用量的增长远高于经济总量的增长,或多或少说明灰色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在上升。
比如,2003年中国GDP增长9.1%,而全国用电量增长15.3%,远高于经济增速,用电紧张局面仍未缓解。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电力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即电力弹性系数)大致为1。中国的电荒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地下经济的普遍存在。
利用类似的技术,施耐德先生估计,在2000年,发展中国家灰色经济的比例已经占到官方GDP的465,438+0%。在赞比亚,这一比例达到60%。在巴西和土耳其,大约一半的非农业工人受雇于“非正规”经济部门。在OECD国家,灰色经济的比重要低得多,但也不容忽视,占经济总量的18%。
灰色经济大量存在,存在的原因很清楚,因为在看不见的地方进行经济活动有很多好处。首先,不要申报收入,这样可以规避所得税。其次,不交社保降低了用人单位劳动工资的成本来充实自己的腰包,因为社保通常从税后收入和工资单中拿走很大一部分。此外,雇主还可以从减少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和员工健康保险的支出中节省一笔钱,更不用说知识产权的问题了。
的确,在各国的比较研究中,一个国家的税法越复杂,监管成本就越昂贵,其地下经济占GDP的比重就越高。这解释了为什么西班牙、希腊、意大利和比利时的地下经济份额很大,而美国、加拿大和瑞士的地下经济份额相对较小。近年来,一些贫穷国家的地下交易呈上升趋势,这大多是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实施了严格的援助项目,增加了税收,从而使一些企业家隐形。
几乎所有关于灰色经济的文献都认为,税收和社会福利保障支出的增加是灰色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因为税收影响了人们对工作和休闲的选择,也刺激了灰色经济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总成本与实际税后收入的差距越大,就越有动力逃避这种差距,在灰色经济中工作。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在社会福利保障支出和税收总负担上。按照我国现行税法,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800元,而800元与我国大城市的最低消费水平相差不远。这些不合理的规定导致中国到处都存在逃避缴纳个人所得税和社保的现象。
加强政府监管也会导致灰色经济的增加,因为政府监管通常会导致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而劳动力成本通常会转嫁到个人身上,从而促使个人选择从事灰色经济活动。
灰色经济的膨胀意味着政府收入的流失,导致政府产品的短缺,政府收入的短缺又进一步导致公司和个人税率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刺激灰色经济的繁荣。
扩大税基、降低税率和加强执法将有所帮助。法雷尔认为,如果土耳其政府成功地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从64%提高到90%,那么增值税的税率可以从18%降低到13%,税收不会减少。如果税率居高不下,被发现偷税漏税的概率较低,那么灰色经济行为将无法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