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的科研经历

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砷富集植物(蜈蚣草),解决了砷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关键技术。在湖南省郴州市建立了首个植物修复示范项目,在云南省红河州和广西省河池市开展了产业化示范工作。利用基于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同步辐射(SR)等新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了砷在超积累植物中的微观分布和价态变化等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初步揭示了砷在超积累植物中的富集机制。揭示了北京市土壤重金属的区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利用对重金属积累的影响,绘制了北京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风险预警区划图,建立了区域(北京)土壤重金属监测与风险评估方法和信息系统。主持了中国南方金属开采对陆地环境质量和食物链影响的系统调查研究,初步揭示了其污染和危害的现状、区域分异及原因;近20年来对砷在土壤和食物链中的环境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土壤环境化学和砷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做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开发了有机废弃物自动控制堆肥和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建立了日处理50吨城市污泥和300吨造纸污泥的自动控制快速堆肥技术示范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2003年因在植物修复和固体废物资源化领域的重要贡献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