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由营销的建议
某电脑公司推出MP3时,通过免费提供数万首歌曲和音乐下载(美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严格,一般情况下音乐和视频下载需要付费)来推广MP3,使得MP3这个品牌畅销全球。事实上,他们MP3高昂的价格已经使得提供免费音乐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公司卖手机,就把手机作为副产品,赚取话费和服务费。这时候就免费赠送外观时尚、功能强大的手机,消费者已经着迷很久了。这种诱惑基本上让消费者无法抗拒。然后捆绑通信费等服务产品,与网络服务商分享利润。公司以这种副产品免费带动主产品销售的策略是非常成功的,在世界各地都有复制。这一次,它与中国电信运营商合作,采取了类似的方式,市场给予了积极的回应。这种免费策略是先免费提供商品,然后通过对这种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进行二次消费来获利。因为消费者不用花一分钱就能拿到商品,看起来很划算,商家看起来也是赔钱的。其实这就是这种免费模式的优势。消费者以为自己赚到了,兴高采烈,其实商家赚的更多。这种模式最早出现在互联网上,网游免费注册,但要花钱才能玩得开心;软件可以免费下载和使用,但高级功能需要付费。先免费提供商品,然后通过商品慢慢赚取利润,已经成为商家常用的营销手段。这种模式从线上移植到线下后,功能更强大,更容易复制。如果创新得当,模式巧妙,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回报。
瑞典一家包装材料公司为国内很多资金短缺的初创企业免费提供包装机。企业获得这些设备后,不仅可以解决产品包装问题,还可以作为资产向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因此很受初创期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欢迎。但使用该公司的包装机必须使用其提供的包装材料,因为其包装机只认可自己的包装材料,从而捆绑了客户,使接受免费设备的客户几乎终身成为其产品的用户。这种策略迅速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造成了垄断局面。
这种先免后消费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企业或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也适用于终端消费者。为了扩大市场,美国许多电动汽车制造商推出了电动汽车免费营销活动。消费者只要签订使用协议,就可以把最新款的电动车开回家,不用花一分钱。但该企业的电动车只能在工厂的专用充电站充电。当电池寿命耗尽时,我们只能去工厂更换匹配的电池。该公司的电动汽车是免费的,然后依靠较高的电池和充电成本来赚钱。这个方法可行吗?事实证明,企业第一年收回成本,第二年开始盈利,从而快速打开了大家一直犹豫观望的电动车市场。这种免费是指企业向消费者提供免费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成为广告的接受者或传递者,最终促进企业付费产品的销售。
笔者曾经为一家照明企业做过营销推广。因为企业规模小,又是新人,资源非常有限,沟通成本更少。企业主希望他们可以免费做广告。当时我就想:大家都想免费,但是谁来付费呢?然后我突然想到,既然商家和消费者都想免费,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双方的利益交换来实现相互免费呢?最后想到在居民楼的每一层都贴一张制作精美的楼层提醒贴。同时写了一个街道办提供的公益标语,最后加入了企业的广告标语。然后联系区街道办事处协助张贴,效果很满意。我们还找到了联合推广的合作伙伴——一家地板销售企业,最后我们自己一分钱都没花。由于它的实用功能,隐性广告,各方配合良好,推广几乎不受阻碍,效果明显。近年来,娄铁的传播模式被大家所应用,但其露骨的广告意图、乱涂乱画、缺乏策划和整合,越来越被大家所反感,逐渐让这种互利共赢的传播模式失去了价值,甚至沦为过街老鼠。这只是作者提出的一个吸引玉石的案例。只要思维足够开放和敏锐,就会有很多类似的交流方式。
不仅企业和消费者可以互利免费,企业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比如有的洗衣机厂家在说明书上推荐使用某种洗衣粉或洗涤液,而洗衣粉厂家在洗衣粉的包装上推荐某种品牌的洗衣机或其他产品。这种互惠互利的形式使双方都能获得免费的广告机会,这种基于双方品牌影响力的相互代言推荐推广的效果远胜于硬广告传播。这种转让就是让别人花钱提供免费产品,并从中获利。就像上面提到的海报宣传案例,我扮演一个组织者的角色,寻找与我的目标消费者相同但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互补合作的客户,在连接客户和消费者的过程中把自己融入其中,从而免费推广我的产品。注意这种自由转让的形式,不要给别人做嫁衣,同时也不要太放肆,这样很难找到愿意合作的对象。这个时候,一个精妙的计划就很重要了。
一家日系车企在中国的车行曾经举办过一次优秀的夏季汽车鉴赏会。原因是我在新闻上看到一个当地的奇人,他可以在两秒钟内喝完一杯啤酒,在五秒钟内喝完一瓶啤酒,他声称自己很快就会挑战三秒钟内喝完一瓶啤酒的世界纪录。于是这家车行请来了这个陌生男子进行现场挑战表演。在自家展厅前举办聚会,邀请车主和潜在买家参加。同时找了一家酿酒厂,一家汽车装饰店,一家房地产公司合作。汽车店经常在媒体上发布广告,于是借助客户的关系和陌生男子挑战世界纪录的事实,获得了当地电视台10秒的新闻关注和电台两次跟进报道的机会,然后利用这些筹码寻找合作客户。那天晚上,有一些活动,如陌生人表演,啤酒比赛,晚宴和汽车知识问答比赛。啤酒厂提供酒水,火锅城按成本提供烧烤和制作,汽车装潢美容店提供奖品,房产公司负责前期宣传资料的印刷和邮寄,同时* * *享有与房产公司和车行同等的客户资源。相比之下,所有合作企业都可以展示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优惠券等。当场,并同时获得电视台和电台的曝光机会。车店整个活动花了不到1000块钱,却大张旗鼓的娱乐了消费者,同时还做了一个大广告,让大家都很开心。是传递免费宣传的经典。在眼球资源稀缺的时代,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就意味着财富。所以报纸和网站把这些眼球免费卖给广告主给消费者是一种基本的盈利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模式并不局限于报纸、网络等媒体,企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新。
美国“厕所之王”免费为美国公民提供数百个移动厕所,然后在浴室墙壁上张贴广告。市民免费使用,自然聚集了不少眼球。用户也理解商家的意图,乐于接受这种形式。用户、提供商、广告商皆大欢喜。
这种形式也可以通过B2C市场模式下的创新来实现。一家饮料公司与电子游戏一家生产公司合作推出了一款电子游戏,作为购买饮料的奖金或奖品免费赠送给客户。年轻人在有趣的游戏中间接收到了各种商家的广告信息。事后调查显示,这款免费游戏对公司的品牌亲和力和知名度有很大的正面影响。采取自由营销的企业必须拓宽思路。要知道,免费营销不仅仅是为了推销商品。如果出现那种情况,并不能在免费营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企业的价值也非常有限。其实免费还可以获得很多间接的好处,比如提高品牌知名度,打压竞争对手,获取市场信息和数据。这样思考,不仅拓展了免费的价值,也开阔了我们的思路。
一家搜索引擎公司采用了免费为用户提供电话号码的服务,让美国的用户不再需要花钱查号码,而是可以在该公司的网站上快速免费地查号码。所以用户非常愿意使用,用户数量惊人。而公司的收益呢?不仅获得了大量点击率带来的广告收入和更大的人气,更重要的是获得了需要几千万元才能找到一家调查公司的数据,这是他们下一步在语音搜索进入手机市场所必需的。
总之,免费作为一种包容性和拓展性都很强的营销工具,只要我们有创新意识,足够创新和巧妙,就有机会用免费作为杠杆打开市场的金门。
最后,提醒打算实施免费策略的企业,在行动之前有三点需要注意:第一,要想设计和规划一个理想的免费模式,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如果他们从如何赚钱、赚更多钱的角度去思考,就很难产生一个优秀的免费模式。正确的做法是,企业一定要从造福人民的角度去思考,思考自己能给客户提供什么价值,如何提供这些价值。以这样一种有益的方式去思考,那么利己的模式自然就出来了。
免费——这是一个多么诱人和令人兴奋的词啊!让我们把它精心烹制成一道美味佳肴,呈现给顾客和消费者。让我们一起分享这快乐的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