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认证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知识产权无疑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资产。所以很多企业会对自己的产权进行认证。那么知识产权认证的流程是怎样的呢?
一、知识产权认证的流程
1,知识产权标准实施工程启动;
2、知识产权标准的调查与诊断;
3.知识生产管理系统的构建;
4.知识生产管理手册的编写;
5、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下发文件;
6.知识生产管理系统的实施和运行;
7.知识生产管理系统的内部审计;
8、知识管理体系评审;
9.协助企业申请知识产权标准验收;
二是知识产权证明材料。
1,营业执照复印件;
2.组织机构代码证;
3.覆盖范围行政许可;
4.企业自行申报;
5.运行有效文件3个月;
6.申请机构简介(公司主要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图、机构介绍);
7.体系文件(知识产权手册、记录文件、控制程序和管理体系文件、知识产权职责分配表、法律法规清单、受控文件清单、记录文件清单和适用性声明);
8、申请体系文件与国家标准的比较;
9、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文件;
10,保密声明;
11.申请。
相关知识:
1.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条件
企业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和管理目标。而知识产权管理要“落实到领导、机构、制度、人员、经费”。企业应建立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及职责。
2.规范知识产权资源管理。
侧重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对上述管理活动中涉及的知识产权事项进行了相应的规范。
3、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明确规定了企业研发活动、原辅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对外贸易等重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为了确保企业生产经营各主要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处于受控状态,避免自主知识产权的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规范企业知识产权运营控制。
围绕企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四个关键环节。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与获取、权利管理、权利运用、权利保护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5.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文件管理和合同管理。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知识产权的各种活动,都应相应记录归档。特别是对企业内外部合同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6.明确规定企业应当建立知识产权动态管理机制。
企业应定期检查和分析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并根据管理目标,针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以上是知识产权认证的流程。企业只有执行知识产权标准,才能规范生产经营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法律客观性:
商标法
第四十条
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商标注册人应当在期满前12个月内按照规定办理续展手续;
在此期间仍未办理的,可以延长六个月。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自商标最后一次有效期满的次日起计算。期满未办理续展手续的,应当注销该注册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