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知识——薛兆丰经济学讲座读书笔记

看的经济学讲座,是因为薛教授在《七帕说》第五季“知识* * *”辩论中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一艘满载珠宝的船沉入大海,打捞公司赶去打捞。其中一家公司向法院申请禁令,阻止其他公司打捞。法院问为什么?他说船太深,任何公司都打捞不了,但只有我们公司知道沉船的准确位置,所以我们最有希望。如果你不发布这个禁令,如果我们冲进去,打捞和战斗的成本可能会大于沉船里珠宝的价值,这让我们的努力到最后毫无意义。最后,法院发布禁令,禁止他人打捞。

薛教授从社会成本的角度给我们讲解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令人耳目一新,所以买了这本书。

开头,薛教授讲述了经济学家的视角和研究对象:

“好的经济学家和坏的经济学家只有一个区别。一个坏的经济学家只能看到看得见的后果,而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可以同时权衡看得见的后果和通过投机获得的后果。”

“经济学要研究的不是‘好人做好事,坏人做坏事’的问题,而是事与愿违的现象。它想问的是,为什么好心有时会做坏事?”

随后薛教授从经济学家的角度讲解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如稀缺性、成本、需求、价格、供给、信息不对称、合作等。语言通俗易懂,思路新颖独特,案例丰富有趣。一口气看完,一点也不觉得无聊。

我们如何看待社会上流行的破窗理论?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我们应该思考那些看不见的损失。“如果窗户没有被打破,户主拥有的资源可以用于其他生产,产生更多的财富。这些因创伤而消失的其他生产和财富,我们不容易看到。”

沉没成本是成本吗?

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但无法收回的费用。当我们拿不回来又放弃的时候,就没有成本了。谈到成本,我们必须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所以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征兵和志愿服务哪个更便宜?

强制征兵时,政府支付的货币成本相对较低。虽然政府得到了一个廉价的士兵,但社会可能会失去一个化学家、小提琴家或企业家,损失不可估量。

实行志愿兵制度,在别处机会最少的人,也是认为当兵能给他带来满足感的人。这种人最适合当兵。

一辆卡车经过亚麻田,它的火花烧掉了700吨亚麻。铁路公司应该赔偿吗?

现实生活中,如果铁路公司和农田属于同一个人,他会怎么做?只要他把堆放亚麻布的地方挪远一点,事故就可以避免。谁避免事故的成本最低,谁的责任就最大。通过这种责任分担的方式,将全社会避免事故的总成本降到最低。

趁人之危发大财是好事吗?

“国难是由那个发了财的人造成的?如果不是,那么借机发财的人只是给别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发大财的人可能确实会利用别人,但这种利用对对方也有好处。”

存款为什么会有利率?

“任何现货和期货交易中利率存在的关键是人们有时间偏好,人们愿意早一点而不是晚一点消费。为了说服别人推迟消费,接受期货,想换现金的人只有一个补偿的办法。补偿是利率的基础。”

关于我交易的期货市场,薛教授也有精彩的论述:

“期货市场不是赌博,它只是重新分配不可避免的风险。赌博制造了并不存在的风险。期货市场是一个正和博弈——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风险再分配,大家的幸福感都得到了提高。”

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想法,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思维方式的改变。正如书中序言所说,它帮助我变得更加理性,更善于接受,更有进取心。

当然,书中有些观点我是不能认同的,比如《春运抢票》中的火车票。

薛教授认为,垄断商品不是反对市场定价的理由,支持用价格调节需求侧。我认为,价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是市场的完全竞争。在垄断市场中,价格是扭曲的,只能调节需求,而不能影响供给。如果放开价格管制,垄断企业一定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是社会效率最大化。

2013年,经济学界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尤金·法马和罗伯特·希勒同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他们持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有效市场假说和市场泡沫理论。

结论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法。

正如薛教授在后记中所写:“正宗的经济思维,是对包含人性在内的因果规律的探索。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数字不重要,术语不重要,结论不重要;想象力重要,视角重要,推理重要,权衡更重要。”

2019 65438+10月12写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