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与世界接轨,不排斥人群。

外经贸连接中国和世界,7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贸易规模越来越大,“引进来”和“走出去”齐头并进,自贸区扩大开放窗口,金融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对外开放“好声音”频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

货物贸易跃升至首位。

统计显示,从1950到1977这28年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487亿美元,年均增速不到10%。改革开放后,我国货物进出口从1978大幅增长到2018,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30.51万亿元。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持续飙升。20013年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从此稳坐第一“宝座”。从1999到2018,高新技术产品占我国出口商品的比重从12.7%上升到30%。中国的贸易伙伴越来越多,朋友圈也越来越大:从1978到2018,中国的贸易伙伴从40多个发展到230多个。

自由贸易试验区继续扩大。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2013,广东、天津、福建成立2015,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成立2017,海南成立2018。今年上海自贸区又新开了一个港区,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都设立了自贸试验区。自贸试验区已覆盖东南西北。

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统计局局长哲指出,中国将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深化国际务实合作;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外商投资,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频繁的。未来海南自由贸易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都可能有相关的开放政策。”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说。

不排斥人群,便是江河大海。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进一步自主降低关税总水平,完善对外开放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将加快中国的对外开放。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郑重声明:发布本信息的目的是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