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工业革命会发生在西方世界?

地理环境决定论:如果我们随意看一下欧洲和中国的海岸线,可以发现欧洲的海岸线呈锯齿状,近海岛屿众多。更重要的是,有一个不是很大很容易让人征服的地中海,还有一个不是很大的大西洋。就这样,从近海岛屿到地中海,横跨大西洋,欧洲人的航海经验有一个由近及远,由落后到先进的过程,欧洲人的航海技术依次得到了提高。中国海岸线平滑有序,近海几乎没有大岛。东边是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西边是世界上最高的青藏高原,西北面不是沙漠就是辽阔的草原,南边不是山就是海。如此四面楚歌的地理环境,是人类无法绕开的屏障。出去一个个死在浩瀚的太平洋上,谁还会想着发展航海技术?同时,封闭的地理环境中有适合农耕的平原,人们不必到外面去争夺资源,通过自给自足就能很好地生存,外界很难突破自然屏障。当然,中国人只需要发展农耕技术,整天打仗。这就是中国人农业文明如此发达,具有咽喉民族性格的原因。欧洲的地理环境有利于许多竞争性小国的形成,而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有利于统一帝国的形成,这也决定了两个地区不同的发展轨迹。以哥伦布和郑和的航行为例。首次航行到美洲的哥伦布出生于意大利。为了他伟大的航海计划,他求助了三四个欧洲君主,最后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如果欧洲统一在任何一个拒绝哥伦布的君主之下,欧洲对美洲的殖民也许永远不会发生。相比之下,中国明朝郑和的命运就要糟糕得多。郑和七下西洋,船队规模远超哥伦布。但在大一统的皇权下,一旦宦官失势,郑和的远洋航行就终止了。

官僚主义:李约瑟认为中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因为中国人更注重实用而不是分析。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官僚体制,一开始非常适合科学的发展,但是阻碍了重商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它无法将最初推动科技发展的工匠的技能和发明与学者发明的数学和逻辑推理方法结合起来,使科学的发展超越了工匠的个体活动,过渡到以数学和逻辑为基础的新时代。

关于科举制的制约:中国没有科技革命,这既不是儒家理论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也不是科举制本身制约了中国的科技发明转化为科技革命。真正阻碍它的是科举的课程和激励结构。在现代社会之前的时期,大部分技术发明源于手工艺人和农民的经验,而科学发现则是少数天生敏锐的天才在观察自然现象时自发做出的。在现代,技术发明主要是在科学知识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获得的,而科学发现主要是通过描述自然现象的数学假说和可控的实验方法获得的。这样的工作只能由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家来完成。在前现代时期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模式下,一个社会的人口越多,有经验的工匠和农民就越多,社会的人才就越多,所以社会的科学技术就越先进。因为中国在前近代人口众多,所以中国在这些方面有优势。在近代,中国的技术发明仍然依靠经验,而欧洲在17世纪科技革命时期,技术发明已经转入主要依靠科学和实验。这样看来,中国之所以没有发生科技革命,就在于科举制度的学科设置和激励结构,使得知识分子无意中投入了现代科学研究所需的大量人力资本,大大降低了从原始科学跳到现代科学的概率。

关于财产权的限制:中国自夏商以来就是官营社会,中国的奴隶社会一直实行国有土地制度。从秦汉到明清封建社会,国有土地制度也是主要形式。所谓“遍天下,岂是王者之地?”与此相对应,官营手工业在奴隶时代和封建时代也主导着当时的工商业社会。鸦片战争后,近代商品经济在外部影响下开始发展,但占主导地位的形式仍然是官营、官营或联营、官督民私的形式,即官僚资本。在欧洲,早期的非国有私有经济出现在雅典时代,私有财产不可侵犯成为马其顿国王统治希腊城市时的基本法。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西方的荷兰和英国,基本原因是建立了有效的产权制度。当然,制度不是万能的,但人们在从事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时,无论如何都离不开有效的产权制度。事实上,到1700年,英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这样的制度:工业控制的衰落和行会权力的衰落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和经济活动的创新;股份公司、存款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体系的出现,降低了资本市场的交易成本,鼓励了资本流动;财产权得到了议会的批准,因而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法律保障;保护和鼓励生产活动的立法体系初步建立。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制度因素:英国率先建立了鼓励创新和技术发明的专利制度。诞生于1624的独占法是英国第一部专利法。可见,是完善的制度成为了工业革命的基本社会条件。总结一下,古代中国之所以能领先于世界,主要是因为古代科技发明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人口数量。人口越多,能工巧匠就越多,技术发明就越多。这时候的技术发明大多是自发的、零星的、非盈利的。除了父子、师徒的“保密”措施,人类还没有发明出其他制度来鼓励和保护这种创造性发明。到了现代,技术发明和科学发展的过程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发明的模式从经验型向实验型转变——出现了科学实验室体系;第二,发明与市场、利润、风险、成本等因素挂钩,并随着产权和专有权的形成,发明成为一种职业。这些变化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产权和知识产权制度,让发明人的收入得到社会的认可,让私人收入接近社会收入。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已经建立了有效的产权制度,包括知识产权制度,而中国在14世纪根本没有这种制度。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发明一直比较原始,没能演变成大规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主要原因。

人口资源论:工业革命前中国领先世界1000多年,后来被欧洲赶超,因为中国受限于人口多,资源少。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她必须致力于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到了欧洲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的农业技术已经远远领先于欧洲,包括复种、灌溉、密植、农具的改进等等。然而,农业技术的提高带来的好处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完全吞噬;而人口增长又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提高。这样,中国就在农业的高水平上维持了庞大的人口。相反,中国的工业发展受到有限资源的制约。

大国障碍论:希腊人对物质和自然的思考,他们是从人类思维的角度切入的,包括原子论,虽然和现代原子论有很大不同。可以说希腊哲学是思辨的产物,是关于自然的理论。那么为什么希腊人在数学和几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呢?这和他们所处的位置是一个角落,是各种文化交汇的中心有关。众所周知,希腊在爱琴海边,周围有很多近岛,交通十分便利。而且当时盛行市帮制,行政单位都是很小的市帮。在相对较小的文化单位中,更容易形成意识形态团体。而没有那种统一的控制,各种思潮就会汹涌而来。

在这方面,中国与希腊不同。中国统一的局面比分裂的局面长一半。总的来说,统一的情况比分裂的情况多。虽然中国有很长的海岸线,但附近的岛屿并不多。我去过浙江和江苏,当地人要想相救,往往会选择走内陆,而不是坐船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么长的海岸线对交流不是很有利。中国的历史正好证明了这一点。思想自由最令人钦佩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人生值得思考,这与当时国家割据、列强共存的局面有关。中国真的太大了,不利于伟大思想的产生。

小三推理论:女性地位是衡量金庸江湖和古龙式江湖的关键。很明显金庸笔下几乎没有荡妇。就像15世纪之前的欧洲,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裸体。小龙女在神鹰闯祸的时候,丝丝凌乱,已经是极限了。女人对江湖没有政治影响力。就算峨眉掌门灭了太上皇,也只是因为他武功高超。换句话说,武功面前男女平等,女人不武功就能驾驭江湖的情况极其罕见。算起来,只有一个乞丐的马夫人施展魅力,差点把诺大的一个江湖翻了个底朝天。基本上在金庸这个地方,我们看不到女人的欲望在江湖中出现。和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一样,女性的欲望还没有大规模渗透到公共领域。要么黄蓉极其聪明,会围绕郭靖拼死拼活一辈子。那么如果周芷若在爱情上受挫,他会致力于成为武林中的佼佼者。像女权主义者批评的那样,金先生只让半打女人围着男主角,从来不让女人主宰江湖中的男人。好像女人既没有这样的欲望,也没有这样的能量。黄蓉就是一个典型,道学魔法精灵都精通古怪。据说金庸笔下的小聪明应该是得票率最高的。但黄老师恰好在一件事上和郭靖一样乱。是我想不通的“结婚后怎么生孩子”的问题。和郭靖的一次纯学术研讨会,被欧阳锋抓住,让她去问她妈妈。后来邓谈到了周和刘贵妃的私情。黄老师一再追问,段黄只好支支吾吾,说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自从黄蓉在襄阳生下郭襄后,似乎她终于知道了这件事。黄小姐还是这样,其他女生如李小姐、王小姐也好不到哪里去。可见,金大侠笔下的江湖女子,基本都处于未成年少女的状态。江湖完全被男人的欲望主宰,女人的欲望只是附庸。注定不会进入历史的宏大叙事。看了金庸的武侠就知道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落脚了。德国学者桑巴特对资本主义在近代欧洲的传播有着与韦伯新教伦理不同的解释。关键在女人。总之,在资本主义之前,江湖是被男人的欲望驱使的,充其量只能小康。资本主义的江湖就是女人欲望驱动的江湖。女性的欲望一进入公共领域,资本主义就来了。桑巴特总结说,不是节俭而是奢侈催生了资本主义。正是进入公共事务领域的女性带来了奢华。物质的膨胀首先是基于女性情欲的膨胀。几个世纪以来,欧洲一直充斥着“非法恋爱”。让政治成为“情妇的政治”。法国的弗朗西斯一世开创了现代欧洲法院。使它成为一个辉煌的政治中心,充满了盛大的活动和宫女。不像中国的皇朝,那里只有皇帝的领地。法国宫廷汇集了贵妇和上流社会的姑娘,她们以“出众的优雅和修养”依次征服了包括国王在内的王公大臣。法国宫廷成为各国王室效仿的典范,也成为整个巴黎包括骑士和暴发户拙劣模仿的对象。宫中仕女的修养和服饰也成为高级妓女的典范。骑士精神开始世俗化,不再是对领主妻子的柏拉图式的崇拜,而是努力“让他的情妇成为皇宫里最重要的角色。”桑巴特指出,现代法庭的主要特征是“情妇规则”。在17和18世纪,每20座宫殿中至少有15座宫殿里住着情妇。在18世纪的法国,每年都会有一份公开发布的可以交朋友的上流社会女性名单,详细列出她们的姓名、住址、才能、成就和五官。奢侈和权力欲成为女性在公共领域的欲望。我们可以列举一下那些名媛,庞巴杜尔夫人,在她成为路易十五的情妇的19年间,个人消费就超过了3600万里佛尔。这些费用的详细账目一直保留至今。她掌管宫殿里的一切。路易十五的另一个情妇,杜巴里侯爵夫人,在五年内花费超过6.5438亿英镑。路易十四不断为他的情妇建造城堡。其中一位是来自英国宫廷的著名女士,路易丝·克努瓦勒。有人恰如其分地评论说,路易丝的丝绸裙带关系“联结了英法15年”。情妇的奢侈,让花钱成了一种修养。修养总是体现在花钱而不是赚钱上。所以狄德罗想感叹的是,以前的人很有钱却不暴露,现在却拼命花钱。孟德斯鸠曾坦率地评论奢侈,说“富人不挥霍,穷人就要饿死”。可见,容纳女性的欲望对于资本主义的诞生有多么重要。如果江湖上的女人都是黄蓉的话,难免到处挨饿。

除了奢侈,二奶的另一个特点是独立和享受。所以,情妇们发生性关系,稀释了床上的王权,因为诸侯们通过控制与国王相同的身体获得了平等。而二奶则乘虚而入,将男人的政治降低为情欲分配的指标。桑巴特指出,是充满情妇的宫廷生活,而不是单一的女王,创造了女性的统治。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或者说武则天和慈禧太后的时代,远不是女性统治的时代。因为政治不是由女人的欲望驱动的。一个单身女王只不过是一个灭虫员。她仍然领导着一个男人的帝国。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后宫女子就知道了。她们的人生欲望与优秀的男人无关,只能屈尊去满足、张宗昌、李的皮囊。女王的个人欲望依然卑微无比,依然无法以矜持的姿态进入公共事务领域。

情妇的奢侈带来了资本主义,寡妇的奢侈却总是充满亡国的气息。

直到17世纪,古龙笔下的江湖才开始酷似欧洲。像黄蓉这样的傻大姐已经识字了。江湖上随处可见裸体的人。即使是冰清玉洁的女人,也总是脱衣服。这太过分了,以至于古龙经常被女权主义者玷污。江湖女人不再依靠武功,开始用性别的魅力征服世界。江湖上开始出现二奶统治。两个典型代表,一个是《楚留香》中乞丐的妻子邱灵淑。她早期的色情网络几乎消灭了武林中除了和尚以外的所有厉害人物。几十年后,几大门派的掌门人都愿意为她而死。另一个狠角色是《小李飞刀》中的林仙儿。古龙的武侠里总是充斥着这样的女人。二奶的出现,说明在虚构的江湖世界里,武功不再是唯一的稀缺资源。华山论剑的故事比较幼稚。金钱作为一种更现实的稀缺资源,开始通过女人的欲望进入江湖话语。像上官锦鸿和老孙曼这样的人,是绝不会傻傻地谈剑的。他们忙着争地盘,开舵。这条路走下去,资本主义很快就会到来。而且武侠也写不下去了。

歌德说过,伟大的女性指引我们前进。这种说法既有崇高的含义,也有庸俗的含义。在公共事务领域包二奶、包二奶的奢侈,或许如伏尔泰所说,对于一个资本主义的江湖来说,是“多余的,却是必不可少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目前几乎是充满希望的。

制度缺失论:现代关于技术和制度变迁史的研究以及关于技术进步与制度安排关系的理论,长期以来一直否认对生产力与生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机械理解。诺思和托马斯的代表作《西方世界的兴起》指出,西欧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最早出现在18世纪之后,是因为这些国家有更有效的经济组织和法律制度来保证个人财产的安全,而这种相对完善的经济组织是中世纪以来近千年长期演变的结果。其中,荷兰和英国表现尤为出色。原因是这里的居民比欧洲的西班牙、法国等地更享有反抗当地政治、宗教或城市行会的压迫、垄断和勒索的能力,因此他们的财产更有保障,可以更自由地经营他们的生意。

以研究技术发展史著称的美国经济学家罗森堡(Rosemburg)和乔治·w·伯泽尔(George W. Birdzell)在他们的著作《西方的富裕之路——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演变》中,用确切的历史事实说明,就科学技术而言,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15世纪之前明显高于西欧,但西方国家很快后来居上,在经济上大大超越了东方国家,因为西欧在中世纪中后期建立了有利于不断创新的社会机制。从65438年到2009年初的工业革命是基于一个增长系统。这种成长体系是在中世纪后期的商业革命中逐渐形成的。比如复式记账法发明于13世纪,公司制出现于17世纪。没有这种制度变迁,工业革命就不可能发生,所以可以说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商业革命的直接结果。结论是,如果我们热衷于发展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我们首先应该热衷于实施各种改革措施,建立有利于高科技和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体系。只有这样的制度安排才是推动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强大动力。这是我们的“吴市场”观点,我们认为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