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想十讲读后感。

睡前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看完这本40万字的《北大讲义》,收获不小。作者段永超,介绍为财新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中国数字论坛创始人。他在IT和媒体领域拥有30多年的经验。

这十讲是他给北大研究生上课的记录。十场讲座的题目分别是:思想的尺度、互联网的思想土壤、理解消费社会、重塑社会系统、互联网与复杂性、社交网络分析、隐私与知识产权、公共领域的变革、互联网与新媒体观察以及思想的“千个高原”。

作者将整个十讲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互联网思想的演进,包括技术部分(第二讲)、经济部分(第三讲)、社会部分(第四讲);二是“复杂性思想及其影响”,包括“复杂性思想”(第五讲)、“社会网络”(第六讲)、“隐私与公共领域”(第七、八讲);三是“互联网的未来”,包括“互联网与新媒体”。作者的第一讲具有总论性质,最后一节具有总结性质。单从这个框架,我们看不到阅读这本书的启发——在当今时代,我们的思想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将走向何方。

整本书涉及了近代和后现代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和实践者的思考和发展,对理解这个快速发展时期很有帮助。作为研究生的讲义,作者在介绍的同时也给出了进一步思考和学习的指南。这本书可以算是入门指南,也很不错。值得思考的是,互联网的普及,复杂思维的加剧,以及“大数据”思想的日益广泛应用,催生了思想界、经济界、技术界的重大变革,这确实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