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带“小三”过生日,他是怎么处理她的?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已经两个星期了。

那天晚上,郁达夫正在南阳家的客厅里会见一些朋友。八点左右,一个当地土著青年出现在门口,请他出去说几句话。郁达夫回到客厅,叫朋友们暂时离开,于是连睡衣都没换,消失在夜色中...

从此“落叶飘花难复,生死更无穷。”

郁达夫与原孙权

几年后,隐居在富春江边老宅多年的孙权收到了政府颁发的革命烈士证书。至此,几年来的眼泪冲破防线,流了出来。

以前,她拒绝相信她丈夫被杀的事实,尽管他因为一个叫王映霞的女人而把自己关在一个寒冷的山洞里长达二十多年。

郁达夫一生有三个妻子。在与演了十二年悲喜交加的闹剧后,他娶了一个资质平平的印尼华侨何为妻。但最终只有孙权一个人有资格接受烈士证书。

但这一纸证书,比起20多年积累的辛酸,实在是太轻了。

在嫁给郁达夫之前,孙权叫孙兰婆。

在浙江富阳大庆乡小井村,孙家是远近闻名的大户。孙权的父亲孙孝真,不仅继承了庞大的祖业,还开厂造纸业。因为家里比较宽裕,我干脆用房子的一部分开了一家书店。孙兰婆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孙权除了从小受到书法、书法的熏陶,还接受了女红的训练。她有一双灵巧的手,一张干净的脸,一个富裕的家庭。这样的姑娘想嫁进家门,别人还真不敢想。

当所有人都在等着看谁会有福气娶到孙家姑娘的时候,谁也没想到,最后背黑锅的是日本的一个穷小子。

因为孙家与俞家世代为友,而俞家又是书香门第,三个儿子都在努力学习,所以即使目前俞家的生活比较尴尬,孙孝真还是把郁达夫当成了东床的女婿。

1965438+2007年8月,还在日本留学的郁达夫放暑假回来,与孙权订婚。这一年,他22岁,孙权21岁。

匆匆回到日本后,两人开始互相厮混。在新文学的文人中,郁达夫的旧体诗是首屈一指的,而孙权虽然属于包办婚姻的旧式女子,但与朱安、、曾等人明显不同,文采甚至不如一般读书女子。她写的旧体诗几乎可以和郁达夫的混为一谈。

在过去的三年里,他们写诗和唱歌的次数更多了。在诗中,郁达夫把它比作《佩行》中的仙女云英和《尚墨桑》中的美人罗敷。在诗中,他频繁地向她倾诉自己的想法,表现出自己的真诚。

郁达夫觉得自己很幸运,在那个大多数女性知识匮乏的年代,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和他一起唱歌的人。他惊叹她的才华,说她的文采可以“压倒晚清许多老学者。”

当时孙权在信中深情款款的同时,并不知道郁达夫的宿舍里住着一个离了婚的日本女人。自古文人多情,郁达夫的情怀在汪洋中更是泛滥,被称为“情中无边爱”。她几年后的悲剧已经可以在这里看到了。

1920年7月,在母亲的催促下,郁达夫从日本回来后马不停蹄地嫁给了孙权。

孙权嫁给俞家,对别人很不公平。孙晓珍心胸开阔,一一接受了俞家开出的苛刻条件。比如大日子,孙家把女儿送到余家门口,没有任何嫁妆。

孙家给女儿准备嫁妆当然不好。

所以这一天,虽然是个喜庆的日子,但鱼枷没有鞭炮和纸扎,一派婚礼喜庆的景象。

反而因为新娘恰好感染了疟疾,给这一天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

因为疟疾,孙权脸色苍白,身体虚弱。郁达夫揭开盖头后就失去了兴趣。

本来鸳鸯被困在红夜帐篷里,最后却只有两个人影坐在烛光里。

似乎注定了他们的婚姻会异常艰难。当然更多的是相对于孙权而言。

然而这只是一段不愉快的插曲,因为婚前有三年的书信往来和诗词歌赋,所以婚后他们也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从1920到1926,是孙权最甜蜜的时光,无论是在富春江上,还是在安庆、上海、北平,这些幸福甜蜜的岁月,都将是她最后50年孤独生活的那种点心和饮料。

在过去的六年里,她为他生了三个孩子。他四处奔波谋生,孙权成了他背后的守护神。她抚养孩子,伺候婆婆。当他连路费都拿不出来的时候,她二话没说,拿出首饰跑到当铺。她从小在罗绮长大,却没有金灵。即使生活清贫,她也很幸福,因为她愿意为他牺牲一切。

王映霞

然而,诗人的天性总是浪漫的。柴米油盐操心了一段时间,他的本性又暴露了。他渐渐流连在一些烟花女子身边,无论美丑。

而这一切,似乎是他不够活泼,把它写进了作品。或许在他看来,是感情用事,又或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魅力,但孙权每次看着,心里都冷得像水一样。

这一刻,孙权并不知道,这些烟花女子只是郁达夫生命中的开胃菜,一场真正的王映霞饕餮盛宴,很快就到了他们的婚姻现场,搅起了一场风波。

1926年冬末,郁达夫被委托到上海创造社工作。次年一月,孙权送他一件羊皮袍,郁达夫感动不已,当晚就写在日记里。

生活就是这么戏剧化。第二天,郁达夫穿着妻子送的长袍招摇过市,见到了困扰他的女人——王映霞。

这一天,郁达夫去朋友孙柏刚家做客,遇到了一个丰满、健壮、青春的女人。经人介绍,他才知道她就是杭州四大美女之首王映霞。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他不顾已婚男人的身份,对王映霞展开了狂热的爱情攻势。

当时郁达夫32岁,而王映霞只有19岁。

在此之前,接受过新式教育的王映霞早已听说过郁达夫的名字,并被他的才华所迷住。

所以当她收到偶像发出的爱情信号时,王映霞很快就动心了,但她还是有一个疑问,那就是郁达夫是有妇之夫,如果只能做小妾,那她生长在有钱人家是无法接受的。

王映霞

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郁达夫不仅倾注了温柔的情书,还花了一大笔钱。他和她一起吃饭,他们会一起看好莱坞电影,给她买最时尚最现代的衣服...

郁达夫真的很懂女人心。在这个年龄,王映霞正处于虚荣心破灭的年龄。她贫穷寒酸,只有大把花钱才能心花怒放。

她终于失去了矜持。这一天,她在上海江南大酒店的一个房间里和他长谈,提出如果要结婚,一定要合法结婚。只有一个意思:郁达夫必须离婚!

我不知道郁达夫是怎么口若悬河的。总之,后来他们举行订婚仪式时,孙权是郁达夫的妻子。

1927年6月5日,当郁达夫和王映霞喜气洋洋,在风景中互相倾诉爱意的时候,远在北平的孙权正躺在产床上痛苦地呻吟着。这一天,她和郁达夫最小的孩子出生了。

订婚后,郁达夫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这件事。虽然禁闭中的孙权曾拼死抗争,但她最终还是无奈地接受了现实。她还有几个需要他的孩子,她爱他,所以她必须接受他爱的王映霞。

郁达夫订婚回北平时,看到瘦得不成人形的孙权,动了恻隐之心。他让她继续住在北平,不跟她离婚。孙权断然拒绝了她,带着她的三个孩子回到富春江边的老房子,她在那里住了五十年。

此后,郁达夫和王映霞开始同居,并于次年2月正式结婚。这场婚礼也因为文人柳亚子赠的“富春江上神仙眷侣”而成为佳话。

婚后,他们就像烟花神仙。那段时间他们家一个月200块钱,吃的比鲁迅家还好。随着孩子的出生,开销与日俱增。郁达夫也逐渐感到身心疲惫。与此同时,他和王映霞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郁达夫深情,但不粗鲁。虽然他爱王映霞的朝气和活力,但他也迷恋孙权的善良。

而这正是王映霞所忌讳的。多次争吵后,郁达夫有一天从家里拿了500元存折跑回了老家。

只是孙权把他当外人,不想和他说话,但还是做了他最爱吃的家乡菜。

这完全激怒了王映霞。她觉得郁达夫“回到阜阳和孙权一起生活,是我感情的倒退,比嫖娼更不可原谅。”

在王映霞眼里,原来孙权连外面的烟花姑娘都不如。我觉得她的生活字典里没有“先到先得”这个词。

然后她回应了。她请了律师和家人,逼郁达夫写下赋予版权的法律文书。结果,郁达夫的经济权利受到这个新情人的支配,以至于他每个月寄给妻子的生活费都要经过王映霞的手。而每次因为这个,他都要为她的笑脸付出代价。

当王映霞还在为自己的经济实力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个人赶紧给了她一个“耳光”,给了孙权一口气。这个人就是郁达夫的母亲。

郁达夫母亲七十大寿,王映霞认为郁嘉有“枝叶繁茂”的功德,光明正大地娶了郁嘉,非要回去跟郁达夫拜寿。她已经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争取一个名分。

鱼目有三个儿子。按照规矩,给老人拜寿,先长大后年轻,先男后女,然后依次进入大厅向寿星跪拜。

所以郁达夫老三和他媳妇是最后一个拜寿的人。

有趣的一幕出现了。

当郁达夫拜完后起身时,当王映霞准备第一个上车时,孙权第一个从旁边插了进来,抢在了她前面。孙权拜毕,鱼目立即起身,宣布祝寿结束。

这让王映霞又气又羞,又气又恨。很明显,她虽然嫁给了郁达夫,但俞家根本没把她当一员。连嫔妃都有资格拜寿,她却不如嫔妃。

而郁达夫呢?只是敷衍安慰。她甚至怀疑这是鱼目和郁达夫讨论过的。不然当时怎么一个字都没有?

说到底,就像郁达夫在诗里说的,她是“下一个妾”。

王映霞把怒气咽回了肚子里。她在等待,等待爆发。

1934年,为了满足王映霞的要求,郁达夫不顾鲁迅的劝阻,执意回杭买地建房。他们把这栋房子命名为“风雨小屋”,“小屋”的产权属于王映霞。为了这个“山寨”,郁达夫不惜东奔西跑,东拼西凑。谁知“草堂”建成后,不仅经济困难,还遭受了精神打击。

《风雨草堂》完成后,王映霞也接触到了更多的上流社会人士,她开始与徐少棣、戴笠等人亲近。一天一夜,郁达夫气得发了一张《寻人报》,在城里闹得沸沸扬扬。虽然后来在王映霞的要求下,郁达夫在报纸上承认自己“精神错乱,语言不通……”他道歉了,但他们分开的因素也是伪造的。

最后,当他在角落里发现三封写给她的情书时,他勃然大怒。《毁家诗》在报纸上发表,把国内的丑闻暴露在世人面前,震惊文坛。

此事一出,王映霞单方面发布“离婚通知书”,明确三个孩子“由于军抚养”

从一见钟情到老颜的离别,他们在一起十三年了。

从此,两人分道扬镳。郁达夫投身于抗日战争,而王映霞在美丽尚未褪去的时候努力打扮自己。她再次出现在交际场中,依旧美丽如初。

后来她嫁给了公司高管钟,钟给她办了一个隆重体面的婚礼,甚至到了晚年,还记得那个婚礼:

“我总觉得婚礼仪式隆重与否,关系到婚后的精神面貌。”

命运眷顾了她,郁达夫去世几十年后,她还能在西湖边看风雨。但她还是放不下过去。她在回忆录中极力为自己当初的行为辩护。笔尖所到之处,都让人为“这个女人真不容易”感到惋惜。

但是,纵观她的一生,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困难呢?三个儿子说要留下。有一次,二儿子从家里跑出来,想去见钟的母亲,但她不让他进钟的家门。她只要求他在邮局门口见面。她害怕这个儿子会影响她和钟家的关系。

余云后来和她终生没有联系,另外两个孩子也没有母子那么疏远。

不仅和前夫的儿子在一起,还和他和钟贤生的女儿凯莉在一起。后来她想从农村到上海工作,但她说只想安静地学习到晚年,不想让她回来。女儿要去看她,但担心会被孙子打扰。可是她就是这么追求纯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还是要靠女儿无时无刻的在身边伺候,才能过得体面。

晚年的王映霞

到了晚年,她还对郁家的原配夫人孙权恨之入骨,说郁达夫的遗嘱里只提到了她和他的第三任妻子何,并暗中嘲讽孙权被丈夫遗忘了。事实是郁达夫每年都会写一份遗嘱,因为他所有的时间都和死亡在一起,但没有人知道内容。

再看孙权的一生。一个人起早贪黑养了三个孩子,伺候他奶奶,住我老宅。原本属于她的东西,要得到第三方的同意,但她没有抱怨。她把仇恨埋在心里,渐渐忘记了。每天听着富春江水的潺潺声,看着门前花开,守着墙上郁达夫的遗像,静静地走完一生。

她活到81岁,文采更是可圈可点,却从未想过写回忆录诉说一生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