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的就业趋势(很急!!!)
一是电子信息制造业
按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总体趋势,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元器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光电通信、无线通信、高性能计算、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集群,建设软件、微电子、光电子、激光器件等产业基地,推动形成光电产业链。发展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延伸产业链。
第二,培育生物产业。
发挥我国在生物资源和技术方面的独特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满足健康、农业、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实施生物产业专项,力争生物产业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开发取得新突破。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保护特有生物资源,保障生物安全。
第三,航天工业
坚持远程、军民、自主发展和国际合作相结合,发展新支线飞机、大飞机、直升机和先进发动机及机载设备,扩大转包生产,推进产业化;推动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向商业服务转变,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终端产品制造和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
第四,新材料产业。
围绕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重大装备、新能源等产业需求,重点发展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环保节能材料等产业集群,建立健全新材料创新体系。
从上面可以看出,一些与这些国家正在迅速发展的高技术产业相关的专业“热”,如电子信息制造、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在5年到10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当然也不排除它们的热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热门专业也有其“热”的规律:一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专业会“热”;二是符合国际化进程的专业会议“火爆”;三是与信息化程度相关的高科技专业会“热”;四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的专业协会“热”。
由于“十一五”规划是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它涉及的范围很广,各行各业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所以很多同样与各行各业相关联的职业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从长计议,不能只看眼前。比如当年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急需某个专业的人才。要不要报考这样的专业要慎重考虑,不能追风赶公交。
(2)根据《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意见》选择专业。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国资委等六部委提出了今后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和企业的积极性,统筹招生、培养、就业、使用各环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切实解决国家重点领域人才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