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氏奶粉被怀疑导致婴儿腹泻。
2009年,洋品牌奶粉“惠氏”陷入“石头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截至2009年2月25日,中国大陆已有20名婴儿被诊断出结石症状,他们长期食用惠氏奶粉。
19儿童名单。
据《南方日报》报道,重庆患儿家长李雪锋提供了一份19名长期饮用惠氏奶粉被确诊为结石的患儿名单,其中包括4名广东籍患儿。昨天,湖北的王先生向媒体反映,他的孩子也有结石症状。
王先生说,他的孩子从2008年6月出生开始就一直吃惠氏奶粉,基本没有母乳喂养,中间也没有换过奶粉。看到媒体报道,昨天下午带孩子去做了彩超,结果居然和报道的一样。右肾可见一个大小约8×6mm的晶体。他说,他们可以提供使用过的30多个包装罐惠氏奶粉的照片。他今天也会带孩子去医院复查,然后他可以提供医院的彩超结果来复查。
律师团收到了孩子家人的求助信。
据《第一财经日报》2月23日报道,北京孟珙志愿律师团案件助理林正表示,目前,他们已经收到婴儿家属的求助信,称因饮用惠氏婴儿奶粉患结石。“当时有孩子吃了其他品牌的奶粉,但为了得到免费体检和赔偿,大部分都填了三鹿奶粉,其他一些乳企也把责任推给了三鹿。事实上,很多患结石的孩子并没有吃三鹿奶粉。一时间,三鹿成了很多企业的替罪羊。”
也正因为如此,多美滋、惠氏等一批洋奶粉品牌并没有受到质疑,一时间国内掀起了一股购买洋奶粉的热潮。这些品牌到底安全吗?家长和无辜的孩子都在等待真相。
消费者指责惠氏奶粉添加过量膳食纤维。
8月17日,广东消费者张先生向维权网反映,其宝宝食用惠氏二代奶粉后经常拉肚子。消费者怀疑膳食纤维添加过多,认为惠氏奶粉让宝宝产生依赖性,导致无法转用其他奶粉。
张先生向维权网编辑介绍,惠氏奶粉从2009年底开始在奶粉中添加膳食纤维。他一直认为膳食纤维添加过量导致腹泻。
惠氏一位客服人员表示,2009年6月5438+00-6月5438+02期间,惠氏奶粉中确实添加了膳食纤维,市面上新包装的惠氏奶粉中基本都添加了膳食纤维。
编者介绍,膳食纤维是指人体胃肠道中一种不能被消化酶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根据是否溶解在特定pH值的溶液中,可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
在特定PH值的溶液中可溶的部分称为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的部分称为不溶性膳食纤维。惠氏奶粉中添加的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在惠氏的广告中,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可溶性膳食纤维、乳清蛋白A和五种核苷酸形成肠道活力组合”“* * *帮助构建健康肠道,更好地吸收全方位营养,大便更通畅,肠道活力更明显!”许多婴儿在称重的第一阶段就出现了腹泻。这种“大便更通畅”的说法是不是太通畅了,还是腹泻另有原因,消费者不得而知。
张先生让宝宝试试其他品牌的奶粉,发现大便没问题,但是有过敏现象。他一吃完,脸上就起了小红痘。张先生怀疑,惠氏不仅吃了拉肚子,还会产生依赖,换奶困难。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健康合作中心主任戴表示,换奶引起的不适一般是正常现象。换奶可能会导致口感和气味的一系列变化。孩子脸上长痘痘应该是不适应的阶段性过敏。
惠氏反应
紧急开会商讨对策愿意承担孩子检查费用
针对家长的疑问,记者致电北京惠氏公司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他们公司正在开会,对于媒体曝光的“惠氏陷入石门”一事,惠氏会给出合理的答复。
“目前销售好像还正常,长期影响估计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惠氏(中国)公司公共关系总监秦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没有收到新的投诉。记者调查发现,惠氏前天已经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上述孩子的信息,并已与他们的部分家长进行了沟通。“如果消费者愿意,我们可以安排他们去好一点的医疗机构检查,请专家一起查出病因。”秦熙说,“我们也会考虑帮助消费者承担这方面的检查费用。”
此前,惠氏中国公关经理于平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惠氏所有批号和产品都经过质检部门检测,全部不含三聚氰胺。”长期喝惠氏的宝宝也有结石症状,“可能和宝宝本身体质是否适合这个配方有关。”
父母权利保护
4个孩子获得2000元赔偿。
据记者调查,上述20名孩子中,已有4名孩子获得2000元赔偿。“湖北省消协、工商、村里的领导都多次通知我们领取2000元赔偿,但我都明确告诉我们不要接受赔偿。”患病儿童家长李雪锋认为,赔偿协议是基于22家问题奶企的联合行动,惠氏不在此范围内,所以他不应该得到这2000元。他已经委托孟珙律师团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到处扫描
郑州:惠氏在多家超市销量下降60%
多家超市负责人表示,惠氏奶粉销量减少了60%以上。
南昌:很多家长对惠氏失去信心。
很多家长对惠氏奶粉失去信心,想过退货,但当地卖家表示,惠氏奶粉暂时不会下架。
上海:暂时不接受家长的退货要求。
上海家乐福、卜蜂莲花等超市表示,目前惠氏奶粉仍在正常销售,24日没有消费者致电超市咨询或要求退货。
山西:惠氏奶粉在太原正常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