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敦煌丝巾藏着腾讯“C2B”的秘密
编辑/gale
“如果说这(工业互联网)是一场马拉松的话,我们只是往前走了一两百米。”9月中旬,腾讯“930”组织架构调整两周年后,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CSIG总裁汤道生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2018年9月30日,腾讯启动公司历史上第三次战略升级和组织架构调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旨在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文旅、智慧零售、教育、医疗等行业的解决方案,推动行业数字化升级。
这意味着腾讯正在“忘记”自己社交和内容领导者的身份,以创业者的身份向“产业互联网”进军。
然而,企业服务链又长又复杂。有多少toB公司被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包围,脱不开身?在toC战场独占鳌头的腾讯如何在toB赛道重振雄风?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腾讯提出了“C2B”战略。2018末,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评价:“我们拥有中国最大的C端用户平台和最丰富的用户场景。可以说,C2B是腾讯接入产业互联网的优势。我们可以帮助传统企业打通从制造到消费服务的价值链,实现从智慧零售到智能制造、从消费到产业的生态协同。让传统企业真正触达海量用户。”
崇尚“连接”价值的腾讯,将腾讯基金会的C端可接入性开放到了B端。
纵观当今全球互联网公司,或许只有“1.2亿微信用户+6亿QQ用户”的腾讯有资格、有能力完成“C2B”的实用方法论。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腾讯迅速集结力量“进攻”B端机构。
这两年,针对文旅行业,腾讯用了一系列在C端已经完善的游戏,有工具(主要是微信小程序),有技术支持(腾讯云计算支持,优图AI人脸识别),辅以对用户心智的思考:如何在不打扰用户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文化价值和更高效的社交。
例如,自今年2月“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以来,腾讯与敦煌的合作,从线上石窟游览、商城展示,到更具交互和科技属性的DIY定制丝巾、AI试衣,不仅有腾讯多年的技术积累支撑,更有基于“C2B”战略的完整价值链。
在最近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小程序“蔡赟丝巾”中,用户不仅可以用敦煌壁画中的图案设计自己的丝巾,还可以通过腾讯云的ai技术“在云端试穿”。试戴的方式包括上传用户的照片,用户只需通过系统指导,从200多种藻井图案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即可。两周后,一条专属于你的丝巾会送上门。
基于腾讯围绕C2B构建的业务能力,藻井的艺术美得以延续,成为开屏第一帧的首发机关。点击“点亮藻井”,出现了九色鹿的图案,并配有“上云摘一条敦煌丝巾”的字样。
目前B2C自上而下的交易链条已经成熟,腾讯基于自身发展与产业互联网结合的“C2B”方法论,就是利用C端的流量优势,为B端提供更大的价值。
C2B的方法论在“游敦煌”小程序中再次得到了验证。
自2月上线以来,已有近19万人在线访问了“云游敦煌”小程序,这几乎是故宫一年接待的游客数量。
或许有这样的声音:“微信月活654.38+0.2亿,只要把流量引进来,就是万能的。”但是,如果你考察一下腾讯将C2B应用于企业的过程,你会发现,核心远不止是流量。
打开“云游敦煌”小程序,只需点击滑动,敦煌石窟中华文明横断面就展现出来了。在线导航的过程中,用户可以获得独家壁画故事,融入古代妙语,定制主题内容等。此外,用户还可以深入了解壁画病害类型等文保知识,亲身体会敦煌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为了拉近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王者荣耀与腾讯旗下的敦煌研究院在今年4月联合推出了一款名为“尧遇小鹿”的特别游戏皮肤。这是继2018推出名为“杨玉环遇见天妃”的皮肤后,双方第二次以数字形式为用户带来具有国家认同和价值的文化艺术。
文创消费品的再升级,是腾讯将C2B带入文旅产业的又一次突破。
升级版的“蔡赟丝巾”除了八个藻井主题外,还增加了九色鹿、飞马、青鸟、寿宝龙四个主题。瑞兽的四个主题都取自敦煌石窟的壁画。通过用户定制,让“藻井”这一新主题被更多用户了解和获取,让曾经远离大众的石窟艺术成为消费者佩戴的一抹亮色。
“人工智能试穿”是升级后“蔡赟围巾”的关键功能。通过腾讯优图的图像处理和人像识别技术,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或请敦煌诗围巾官方创意大使欧阳娜娜试穿,生成一张DIY围巾试穿效果图。
为了更好地延续“藻井之美”,腾讯还宣布,用户每购买一条丝巾,就为敦煌莫高窟427窟的数字化保护进行一次公开捐赠。基于新发布的微信商店,敦煌研究院官方文创馆也已在“云游敦煌”小程序中正式上线。用户可以购买云采丝巾,也可以选择其他敦煌文创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蔡赟围巾的快递包装也是一种美丽的文化创意产品。顺丰首次为蔡赟丝巾推出特别定制的九色鹿主题环保快递盒。用户收到快递后,可以将快递盒改造组装成具有纪念意义的立体九色小鹿工艺品。
对于精通内容、社交等线上业务的腾讯来说,消费品的线下定制无非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仅仅依靠流量来赢得用户心智显然是不够的。从导航功能的流畅运行到内容IP的精心设置,再加上技术迭代和消费品的整体升级,腾讯在C端提炼了过去积累的丰富能力,让“云游敦煌”、“蔡赟丝巾”等小程序风靡一时。
可以说,《云游敦煌》已经成为国内文创项目的模板。不仅仅是线下的展会,也不仅仅是提供电商服务卖纪念品。而是利用“内容-互动-消费品”的分层叠加,形成线上线下的知识传播闭环。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激发用户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也是为了让敦煌的艺术魅力不再局限于石窟,更加贴近用户。
“游敦煌”只是腾讯“C2B”战略下无数经典案例之一。
除了敦煌石窟,腾讯还与龙门石窟景区合作推出了“智慧游龙门石窟”小程序。游客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及时使用景点游览、推荐路线、语音讲解、设施搜索等智慧游览服务,更加便捷地享受一场文化之旅。
疫情期间,腾讯积极扮演连接C2B用户的角色,其“健康密码”项目从构思到落地深圳仅用了8天时间。截至3月4日,健康码已覆盖8亿人,累计访问量43亿。
自古以来,到过敦煌的人都感叹其石窟壁画的壮丽和意义。张大千看过敦煌壁画后,曾经觉得“西画不足以吓到我们的画坛”;英国广播公司的发言人安德鲁·迪克森曾感叹:“西方人总是认为东方沉闷、守旧、乏味。进入敦煌,你会发现千千万万个毕加索。”。
敦煌石窟,有1600年的历史,位于中国西北,是河西走廊最西端的城市。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游客不容易体验到敦煌石窟壁画的壮丽,也阻碍了敦煌文化艺术的传播。
这也是“C2B”战略发挥其连接和再创造价值的时候。腾讯在C端有流量,懂用户,过去有深厚的内容和技术积累,可以为敦煌研究院等B端提供一整套触达用户的解决方案。
在“蔡赟丝巾”中,九色鹿、飞马、青鸟和寿宝龙四种吉祥动物的图案均取自敦煌石窟壁画。最著名的九色鹿来自莫高窟第257窟,象征着善良、正义和高贵。青鸟和飞马都来自莫高窟第249窟,分别象征和平、幸福、成功和吉祥。守护宝龙的图案源于玉林洞第25窟北壁的弥勒佛经,象征保护和保佑。
就连与《王者荣耀》游戏团队合作推出的《尧遇上鹿》特别主题围巾,也是受到莫高窟第257窟《鹿王本生》的启发。
2018,腾讯与敦煌* * *联合策划推出“数字提供商”计划。这是莫高窟历史上首次公开募款,号召公众通过0.9元起的小额捐款参与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此前,王者荣耀以隋唐飞天形象为原型,推出了“飞天”皮肤。在领略了敦煌壁画最真实的美之后,很多玩家主动为敦煌莫高窟第55窟的数字化捐款。
小小的捐赠可以用沙子堆成一座塔。更重要的是,腾讯利用小程序、王者荣耀等工具和内容优势,将敦煌艺术的文化价值与新兴内容、热门IP有机融合,最终形成全新的文化创意消费产品,既能保持艺术的原汁原味,又能拉近与用户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距离。
数据显示了腾讯C2B对敦煌文化的积极作用。2018年“敦煌诗巾”小程序于2月27日晚上线,至6月27日上午,65438+10月1,参与人数突破200万,DIY丝巾超过25万条。短短十天,“云游敦煌”的独立访客量已经突破百万,几乎相当于敦煌在线一年的接待游客量。
正如敦煌研究院院长赵胜良所说:“敦煌石窟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艺术价值。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借助数字创意,提高保护水平,扩大敦煌文化的传播,是我们这一代‘敦煌人’的历史使命。”
敦煌是起点,但绝不是终点。腾讯还在把触角伸向更远的边界。
2018年9月2日,巴西博物馆发生火灾,90%的文物在火灾中被烧毁;165438+10月,腾讯与巴西国家博物馆签约,收集来自中国的参观者留下的影像数据,用人工智能重建数字世界中的部分展品。依靠QQ浏览器的图像识别和大数据能力,以及腾讯的“博物馆官”小程序,帮助巴西郭波复活。
敦煌,云南,巴西...腾讯在文化旅游行业的C2B模板正在走向更远的边界。通过腾讯独有的小程序等社交工具,结合云计算、AI等技术,以及腾讯天然的用户接入能力,将遥远的文化艺术延伸到广大用户,也将珍贵的文化艺术作品从有形的实物财产转化为具有更长久生命力的文化瑰宝。
旅游行业只是一个开始。腾讯产业互联网的版图里,有工业,有农业,有制造业...但所有需要C端消费者参与的行业,都是C2B落地的绝佳场景。
正如马所说,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不是割裂的。数字经济的潜力在于打通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过去十年,腾讯用服务C成就了几十亿消费者;未来十年,腾讯将利用C2B打通产业互联网。
腾讯围绕“两网”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