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剪辑是否涉及侵权?
影视剪辑是否涉及侵权?短视频圈的一个大新闻,全网炸锅,有网友说哔哩哔哩有一堆Up,Aauto Quicker,Tik Tok,主要是失业的。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以影视剧片段为主的账号。影视片段是否涉及侵权?
影视剪辑是否涉及侵权?1今日,据国内媒体报道,6月5438+2月15日,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了《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查细则》(2021),协会组织相关短视频平台对2019版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
新版《规则》规定,短视频节目不得展现饭圈乱象和不良粉丝文化,不得宣扬炒作、畸形审美、偶像化狂热、粉丝非理性声音和明星丑闻,“不得擅自剪辑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电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和片段”。
相信经常看短视频平台的同学都刷过一些博主发布的3分钟看一部电影,X分钟看一部大片之类的短视频。
这些视频大多只有2到5分钟,并配有花哨的字幕注释,声称可以让网友在最短的时间内观看相关影视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50余家影视公司、五大视频平台和影视行业协会发表联合声明。
他们在声明中呼吁广大短视频平台和公众号制作经营者尊重原创,保护版权,不得擅自对相关影视作品进行剪辑、剪辑、处理和传播。
近年来,互联网视频行业发展迅速。其中,短视频以其方便、快捷、普及等优势迅速催生并占领市场,成为互联网流量经济中的新兴力量。与此同时,与知识产权尤其是版权相关的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影视剧等长视频与短视频的版权之争,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短视频作品有几种:一是原创短视频;二是通过解读现有作品形成的短视频;三是对影视剧或网络游戏等长视频作品进行剪切、承载、剪辑而形成的短视频。新著作权法及其配套法规和司法解释对上述三类短视频作品给出了调整规则。原创短视频,一般情况下,版权属于创作者,如有合同,则约定;扣除已有作品,经原创作品著作权人同意,享有扣除后的短视频作品的著作权;对已有的影视剧或网络游戏作品进行剪切、移动、剪辑,只有构成合理使用,才能获得合法地位,否则,剪切、移动、剪辑行为就是严重的侵犯著作权行为。视频行业长短视频版权之争的主要表现就是这种未经授权的剪辑、处理和剪辑。
从某种程度上说,长短视频版权之争的实质是利益之争。作为一个新兴的视频行业,电影、电视剧等短视频与长视频之间的利益博弈,应该被引导为* * *胜出的良性竞争,而不应该是一个内卷化的零和博弈。短视频因传播方式的改变和公众兴趣而蓬勃发展,但绝不能让它成为传统行业的杀手。互联网内容行业中的短视频行业,为了提高供给效率和变现能力,仅靠原创短视频很难满足受众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影、电视剧、网游等长视频内容是必然的。任何行业都有它的运行规则和法律法规。长视频作品用于短视频不应是简单化的“拿来主义”,而应遵守应有的行业规则和既定的法律规则,该授权的授权,该支付的支付。为了真正提高产业效率,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的资源集合优势,考虑以平台间合作的方式,从根本上打通平台间作品的版权授权和使用机制。
目前长短视频版权合作机制尚不完善,短视频平台应从著作权法的既定规则出发,履行视频版权保护义务。短视频平台是视频内容上传和传播的集散地,扮演着内容服务商的角色,版权义务相对较高。在短视频平台以自己的名义提供他人视频作品的情况下,未经权利人许可,构成非法传播的,平台将承担直接侵权的不良后果。在短视频平台为用户上传、传播他人视频作品提供便利或帮助的情况下,平台也可能承担间接侵权责任。目前,短视频平台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符合著作权法要求的商业模式和作品传播规则,甚至有些平台试图通过灰色地带或推卸责任的方式来逃避自己应尽的著作权保护义务,这是不可取的。实际上,所谓互联网早期给予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技术中立原则”和“避风港规则”的豁免规则,是指某些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如自动访问、自动存储、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搜索链接等,其特点是纯技术服务(对内容没有任何干涉)。其他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没有法律依据可以免除版权义务。短视频平台作为内容提供平台,适用“技术中立原则”和“避风港规则”没有法律依据。
从短视频平台的版权治理来看,首先,应进一步明确现有版权规则的法律适用,从规则的制定和解释上明确版权侵权责任和免责规则的适用条件。其次,要注重司法判断的准确性和统一性,保护原创短视频,保护长视频的著作权,追究短视频的侵权责任,确立司法裁量的确定性标准。再次,对于持续、长期侵犯版权的行为,要追究部分短视频平台的责任,为短视频行业和版权行业营造良好的生态。最后,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鼓励和督促短视频行业积极建立版权保护过滤措施和行业版权规范,实现视频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影视剪辑是否涉及侵权?2短视频最严新规:不得擅自剪辑改编电影电视剧!网友炸锅:Tik Tok哔哩哔哩博主,要倒大数目?
短视频圈的一个大新闻,全网炸锅,还有网友说哔哩哔哩有一堆Up主要是无业游民,Aauto快一点,Tik Tok?
让我们看看是怎么回事。
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
未经授权不得剪辑改编电影。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16(2021)2月5日发布《互联网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其在官网的文章称,协会组织短视频平台对2019版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与时俱进地完善了原有的21类别100标准。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的泛娱乐、低俗媚俗等新表现形式,以及泛娱乐恶化舆论生态、利用未成年人制作不良节目、非法传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片段、未经批准引进播出境外节目等典型突出问题,为短视频平台一线审核人员提供了更加具体明确的工作指引。
记者注意到,新版规则规定,短视频节目不得“展现饭圈乱象和不良粉丝文化,宣扬炒作至上、畸形审美、偶像化狂热、粉丝非理性发声和支持、明星丑闻”、“擅自剪辑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电视剧等视听节目和片段”、“引诱公众参与虚拟货币“挖矿”
剪辑号,电影评论,哔哩哔哩幽灵农场。
冬天来了吗?
《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查细则》共有100条,但第93条无疑引起了大量网友的爆料。
擅自剪辑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电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和片段;
这一条是最致命的,影视剧剪辑门槛低,容易上手,因此吸引了很多参与者。在短视频平台上,账号众多,粉丝数量庞大。
据证券时报此前统计,以Tik Tok平台为例,目前平台粉丝数超过百万,更为活跃的更新影视剧片段的博主超过100人。某头部博主* * *发布了343个剪辑过的电视剧视频,单个视频平均近50万赞。
《2020年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0年,该中心监测原创短视频作者10余人,国家版权局预警名单和重点影视综艺作品短视频剪辑,累计监测涉及点击量的疑似侵权短视频3009.52万条。
证券时报此前报道称,目前Tik Tok和Aauto Quicker都规定,电视剧和节目的直播需要先取得相应的版权,没有版权的直播是违法的。而对于影视剧片段的传播行为,两个平台的规则要模糊得多。
比如,Tik Tok在审核规则中只提到作品包含影视综艺内容的低成本剪辑、画面录制、照片轮播,但平台上并未明确什么是“低成本剪辑”。
4月9日,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中国电视制作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视频平台,正午阳光、华策影视等影视公司等70余家企业发表联合声明。
声明提到,大量公众账号制作经营者未经权利人授权,擅自剪辑、删减、运输、传播影视作品,引发了一系列盗版侵权问题和纠纷,严重侵害了影视作品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甚至损害了影视作品的完整性,曲解了影视作品内容的本意,影响了影视行业的长远发展。
联合声明指出,将针对互联网上出现的公众账号制作人、运营人擅自剪辑、删减、处理、传播影视作品内容的行为,开展集中的、必要的法律维权行动。
4月28日,国家电影局网站显示,针对“看电影XX分钟”等突出的短视频盗版问题,国家版权局继续加大对短视频版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整治短视频平台和自媒体、公众号制片方、经营者未经授权复制、剪辑、传播他人电影作品的行为,积极保护广大电影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6月3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长视频平台高管发声,对短视频的盗版侵权行为进行了批评。
爱奇艺CEO龚宇表示,“长期以来,这种快看长视频内容,不仅侵犯了影视作品的版权,也消解了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这不仅挫伤了头部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也破坏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影响了行业的长远发展,最终损害了用户、创作者、影视从业者、平台等各方的利益。”
优酷总裁樊路远调侃爱优腾三家的视频平台“他是我哥”:“我们三家什么时候才能盈利?如果以现在的生活环境,‘指日可待’简直是痴心妄想。”
樊路远调侃道:“刚才的陈老师讲了很多很多原创作者创作的内容,我们特别喜欢。我们希望哔哩哔哩能一直把原创视频作为主要发展目标。”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平此前分析,从著作权法的角度来看,视频平台和影视公司本身投入大量资金创作视听作品,理应有一定回报,而短视频平台的一些账号制作人和运营人擅自对影视作品进行剪辑、切片、运输和传播,损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如果短视频作品被擅自留给短视频平台和主体,投资人得不到回报,对投资人来说是巨大的损失。
张平也表示,保护影视版权没有错,但也要给二次创作留有余地。这个问题也是全世界版权保护中的一个难题,大家都在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互联网时代或者信息时代,每个人都是作者,每个人都是用户,不可能每个人都遵循一对一的精准授权。因此,我们试图在法律上扩大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权限,并可能引入延伸代理人。此外,还会有版税机制,即你不需要事先获得授权,只要你使用了别人的作品,你就有支付版税的义务。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模式,比如oauth2.0等。当然,所有的探索和尝试最终都会尊重权利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让权利人的投入得到回报。
但不少影视剧剪辑博主认为,个人博主、影视公司、影视作品数量庞大,授权机制和价格不透明,很难完全获得授权。
有专家表示,一些短视频创作者或平台在向影视作品版权人支付授权费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影视剧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许可费用很高,影视公司是否愿意为短视频创作提供合理的低成本许可费用仍然存疑。
影视剪辑是否涉及侵权?3针对社会高度关注的泛娱乐、低俗媚俗等新表现形式,以及泛娱乐恶化舆论生态等典型问题,2月15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新规完善了原有的21类100标准,为短视频平台的一线审核人员提供了更加具体明确的工作指引。
新版《规则》规定,短视频节目不得呈现“饭圈”乱象和不良粉丝文化,不得宣扬炒作、畸形审美、偶像化狂热、粉丝和支持者非理性声音、明星丑闻;擅自剪辑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电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和片段;引诱、教唆公众参与虚拟货币“挖矿”、交易、投机等内容。
据了解,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组织短视频平台对2019版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结合娱乐领域综合治理的新要求,对原有的21类100标准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完善。
其实在之前的细则中,已经规定了对著作权的保护。比如,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履行版权保护责任,不得擅自删剪、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剧等各类广播电视视听作品;不得转发UGC上传的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剧等各类广播电视视听作品;没有PGC提供的版权证明,不得转发PGC上传的电影、电视剧、网络电影、网剧等各类广播电视视听作品的片段。
同时,网络短视频平台不得转发未经国家批准的电影、电视剧、网络电视剧的片段,以及国家明令禁止的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节目的片段。
此外,修订后的细则还对利用未成年人制作不良节目、非法传播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片段、未经批准引进播出境外节目等典型突出问题进行了规范,为短视频平台一线审核人员提供了更加具体明确的工作指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短视频平台审核网络视听节目的基本能力和水平,促进网络视听空间清朗。
在100规则中,监管部门也对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做出了具体界定,包括早恋、打架斗殴、吸毒、性暗示等。网络短视频平台应当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利用技术手段限制未成年人在线时间,设立未成年人家长监控系统,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
在取缔不良艺人方面,细则短视频平台不得为包括吸毒人员在内的各类违法犯罪分子、黑恶人物提供宣传平台,重点关注其积极的一面。
短视频平台不得宣扬不健康、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包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丧葬文化等。
《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自2019年初发布以来,已成为各大网络视听平台加强节目内容审核管理的基础性制度性文件。作为推进短视频管理专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版《细则》将对指导相关短视频平台加强短视频节目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标本兼治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