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人员怎么查询是否过了脱密期

涉密人员脱密期自机关、单位批准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之日起计算。规定的时间到了就脱密了。比如2010.10.1-2015.10.1五年脱密期,那么2015.10.2就是脱密期了。

根据《保密法》

第十五条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应当根据事项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需要,限定在必要的期限内;不能确定期限的,应当确定解密的条件。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三十年,机密级不超过二十年,秘密级不超过十年。

机关、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具体的保密期限、解密时间或者解密条件。

机关、单位对在决定和处理有关事项工作过程中确定需要保密的事项,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公开的,正式公布时即视为解密。

第三十八条 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应当按照规定履行保密义务,不得违反规定就业,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国家秘密。

第三十七条 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有关部门批准,有关机关认为涉密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扩展资料

涉密人员脱密期管理要求主要包括:

明确脱密期限;

与原机关、单位签订保密承诺书,做出继续履行保密义务、不泄露所知悉国家秘密的承诺;

及时清退所持有和使用的全部涉密载体和涉密信息设备,并办理移交手续;

还要注意“三不准”:

未经审查批准,不得擅自出境;

不得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者外资企业工作;

不得为境外组织人员或者外资企业提供劳务、咨询或者其他服务。

处在脱密期的涉密人员负责管理的单位:

涉密人员离岗(离开涉密工作岗位,未离开本机关、本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本机关、本单位负责。

涉密人员离开原涉密单位,调入其他国家机关和涉密单位的,脱密期管理由调入单位负责。

属于其他情况的,由原涉密单位、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公安机关负责。

参考资料:

国防部-保密法

参考资料:

中国法院网-纪检机关“脱密期”是什么?涉密人员脱密期三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