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商标、版权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1,权利属性不同。著作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专利权和商标权只是一种财产权,没有人身权。

2.授予权利的机构是不同的。作品创作完成即自动取得著作权,无需向任何机关申请登记即可取得著作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商标权由国家商标局授予。

3.保护条件不同。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要求原创,禁止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专利权授予第一申请人,这是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的第一要求;商标注册的前提是商标要有可识别性。

4.不同的应用领域。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适用领域广泛,主要涉及文学、艺术和科学。专利权和商标权主要发生在工业、农业和商业领域。

5.权利的保护期限不同。人身权中著作权和发表权的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生前加死后50年,作品进入公有领域;专利权中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期为1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期满可以续展,续展次数不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新的实用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组合以及色彩、形状、图案的组合的全部或者部分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四条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应当向商标局申请商标注册。对不打算使用的恶意商标的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

本法关于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 * *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同中国签订协定或者未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和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发表,或者同时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发表,受本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