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王石、姚明在中国体育产业论坛上说了什么?
王健林谈万达体育:不看脸,只看钱。
65438年2月4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第七届财新峰会暨第二届中国体育产业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从世界体育产业的演进中展望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并首次透露万达体育的新玩法。
“我们不看脸,只看钱。”王健林透露,万达集团“玩大”体育产业的四大举措是扩大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开展国际产业并购、引进重大国际赛事、确保体育公司持续盈利。
王健林表示,万达体育的目标是2016年在全球总量报告中实现一个好看的盈利,2020年净利润至少要达到10位数,或者几个10位数,“从而最终让万达体育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市,为中国资本市场贡献一个具有独特性、高价值和可持续盈利前景的优秀公司”。
王健林总结了世界体育产业的四个发展趋势。首先是体育和商业的融合。现在体育必须从商业角度考虑。可以说,商业的理念已经渗透到所有竞技体育和竞技体育的方方面面。其次,体育与媒体的融合,媒体与体育赛事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各类媒体的核心资源;第三个趋势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体育赛事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重要途径。比如奥运会、世界杯的主办方,不仅可以名利双收,更重要的是这些赛事的后效显而易见,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日益融合;最后,体育与社会发展的融合,体育已经成为国家尤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和载体。
在王健林看来,中国的体育产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是体制落后,赛事太少。
王健林面对观众,讲述了万达体育新玩法的始末。首先是拓展与国际组织的合作,通过国际体育组织获得体育赛事授权,拥有体育赛事IP;二是开展国际产业并购。三年前斥资10亿欧元收购了欧洲最大的体育公司盈方,这也是万达体育的起点,从而建立了体育产业的人脉。通过他,先后收购了美国WTC等一系列赛事,并逐渐将国外的优秀赛事搬到中国。三是引进重大国际赛事,培育一个赛事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万达举办足球中国杯、环广西自行车赛等。,而且还有一系列的游戏,基本都一样。通过这种和解,万达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如果万达未来做十到十二项赛事,每个月都有体育赛事,这个数值会很高。
更关键的是,王健林表示,万达做体育要保证持续盈利。“企业不盈利是不道德的。”他说,搞俱乐部是体育产业的一个方面,但不是万达体育公司追求的目标。因为很少有俱乐部大赚一笔,不管是什么球。“我们不看脸。我们只看钱。当然要搞点热闹,但是热闹的时候也要赚钱。”
“大家都认为体育行业搞俱乐部,这是大大错误的。体育产业主要从事体育赛事,赛事延伸出来的赛事经济、商业、传媒才是真正的体育产业最重要的方向。”
王石:体育应该和网络明星结合。请邀请我去站台助阵?俗!
在65438年2月4日举办的第二届体育产业论坛上,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讲述了他在英国剑桥划船的故事,他说:“无论是竞技、高级、大众,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都必须与娱乐、网络名人明星相结合。”
很少有人知道,王石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在他之前,有两个中国人担任过这个职务,一个是何,另一个是。他们都是高级体育经理,只有王石是企业家。
在今天的论坛上,王石讲了一个关于英国剑桥赛艇的故事:“2014年我在剑桥,他们最著名的比赛是泰晤士河。我每天都划船。湖南卫视有个《花儿与少年》,忽略这个。”最后节目组还是拍了2分钟的王石划船镜头,结果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天我划船回来,看到那里很热闹,他们教练就过来招呼他们抗船。大概用了两分钟,收视率很高,大家都给我打电话。你在那里划船,还和演员们在一起,这让我非常惊讶。”正是因为这个故事,王石在论坛上提出:无论是竞技、进阶还是大众,无论是一线还是二线,都必须与娱乐、网络名人明星相结合。"
王石对体育产业的前景表示乐观。他认为目前有很多市场机会:“中国市场太大了。不要抱怨水平低。我是作为企业出来的。当时什么都不懂,但是中国人聪明,好学,肯干。有三件事不能做。”
在论坛上,一些体育赛事邀请王石观看他的公司举办的比赛,并想象如果王石亲自来到体育场,场面会非常火爆。对此,王石用两个字回应:“俗。”
魏纪中:体育产业不能以利润为目标。政府应该分权。
针对体育产业的现状,魏纪中说:“我认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发展体育的正确道路,因为在西方国家,体育并不被视为一项事业,美国提出了体育产业化。当时李岚清跟我说,体育在中国不可能产业化,体育产业化需要国家支持吗?”魏纪中认为,体育运动应该在群众中从兴趣变成乐趣,最后有少数人会变得像杨洋、邓亚萍、姚明一样...
王健林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万达布局体育不是看脸和钱。魏纪中对此有不同看法:“体育产业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不以盈利和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欧洲最赚钱的俱乐部曼联,净利润5%,现在很多公司还是以社会效益为目标。体育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应该是乐观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做?万达只是说了他的做法,但是体育行业浩如烟海,还有其他的做法。”
关于政府对体育产业的支持,魏纪中说得很清楚,要简政放权,释放资源,资源是稀缺资源:“政府现在在简政放权,释放资源,特别是体育的稀缺资源,释放部门利益,这样很难发展。因此,作为一个体育企业,现在需要的是一种企业家精神王力可建林。体育产业发展很好,但不要偏心。”
讨论中,魏纪中还分享了自己参与体育产业的经历:1997年,受国家体委委托,组建中国体育产业集团公司,并推动其上市。“我在体育行业失败的比成功的多。中体上市,当时要的就是‘圈钱’。有了一笔钱后,体委建议我探索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我们第一个项目是休闲运动和运动训练,亏了8000万。”魏纪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大型企业已经进入体育产业并开始投资。但同时也看到了大量中小公司的参与,不排除用‘上市、圈钱、留人’的运动概念。”
姚明:体育产业缺乏竞争力,利益分配需要更加合理。
姚明在《政府、政策、市场》专题中提到,46号文颁布两年来,体育市场被普遍看好,但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仍缺乏竞争力。姚明指出,体育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需要各种各样的管理人才,这也正是现在所缺乏的。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关注利益的二次分配。联盟赚钱而俱乐部赔钱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46号文颁布的这两年,总体是乐观的,未来两年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是很多事情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更多的是风险还是它带来的可能性?怎么控制?现在,社会和政府之间的分歧可能更大了。”姚明在演讲一开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和政府之间一直存在博弈。
“如果没有足够的媒体报道,没有足够的曝光价值,我们是走不出来的。现在包括中超或者NBA。更多的赛事没有空军。如果现在打,我们没有竞争力。”姚明接着补充道。
同时,姚明还特别强调了青少年体育的问题。他说:“其实年轻人的发展很多是和其他行业争夺人才。现在很多家长送孩子上学,说你要考金融,IT,房地产,甚至艺术,很少考虑体育。因为体育总的来说太窄了,未来和其他行业相比竞争力不够,所以体育行业带来了一个任务,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好的就业和未来职业的机会。
姚明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商家、协会、政府在体育产业中的不同作用。姚明说:“作为一项整体运动,你会看到它的需求是非常复杂的,它的利益相关者也不是完全统一的。目前很多行业协会实际上是政府,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长期利益的扭曲。我觉得从我们的发展来看,会逐渐推动协会被物化,让这种需求更加现实。本来商人和协会是独立的。现在这个协会范围比较大,包括商家,政府等。,所以协会的突出地位是体育运动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的董事长,姚明强调了俱乐部的运营。他指出,俱乐部运作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利益分配。姚明说:“利益分配在整个赛事中非常非常重要,这一点非常重要,无论是俱乐部还是单个运动员。如果没有合理的二次分配,从常理来说,没有运动员,整个赛事就崩溃了。无论世界杯,欧洲杯,还是NBA。据我所知,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合理的,我们也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研究,让全民形成利益的统一,让这个事件具有可持续性。如果联赛赚钱但俱乐部赔钱,肯定不是长久之计。”
邓亚萍:体育产业不能“亏本卖”
著名运动员、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创始人邓亚萍在财新峰会第二届中国体育产业论坛上表示,中国正在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体育产业发展重在“强”。但目前中国体育产业整体盈利困难,很多公司不得不“亏本销售”。
邓亚萍表示,由于政策的影响,社会各种力量都在“动”,但市场的整体情况其实是“喜忧参半”:好消息是体育产业受到了公众的关注,忧的是体育产业公司的盈利能力还存在问题。
“大家都赚钱了吗?”邓亚萍表示,盈利是体育产业公司持续发展的目的和动力之一;没有利润和金钱,公司就没有办法可持续发展,整个体育产业也不可能良性循环。然而,目前体育产业要想盈利,还需要应对诸多挑战,比如专业人才不足、公众认知度不够等。
2016至10,邓亚萍与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受河南省政府委托,共同发起邓亚萍体育产业投资基金。据邓亚萍在财新峰会上透露,该基金首期计划投资5亿元,但目前还很难找到好的项目和团队。
邓亚萍解释说,在过去,中国的体育运动更多的是以职业为导向。“我们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但缺乏与行业相关、适合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但只有全行业培养人才,才能出现好的项目。
公众意识的缺失也造成了体育产业的盈利困境。邓亚萍举例说,有些足球俱乐部名气很大,但一旦其加盟产品超过49元,就很难卖出去。“大家都在亏本卖。”她说,其实体育产业公司需要依靠门票收入、转播费等方面来支撑,这就需要大众对体育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邓亚萍还提到,政府出台发展体育产业的纲领性文件后,也需要配套政策。比如《意见》提到,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健身圈”,人均运动面积要达到2平方米。那么,这2平米的地方怎么落实呢?发起人能否获得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邓亚萍认为,这些问题值得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