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和外国的节日

我曾经组织过它。不知道适不适合你,呵呵。

在西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圣诞节。一般来说,在圣诞节期间,人们会选择去教堂,唱赞美诗,吃圣餐。圣诞树是节日期间独特的装饰。孩子们也会从圣诞老人那里得到圣诞礼物。我所在的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有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我们过去其实对西方有很多误解。人们认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最重视家庭团聚,好像西方更重视个人自由。其实并不是。在一些西方国家,圣诞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最好机会。一些留学生宁愿请假也不愿回国与家人团聚。在西方,人们庆祝圣诞节,没有固定统一的形式。比如吃圣餐起源于新约?福音书中的“最后的晚餐”,即耶稣在被捕前的最后的晚餐上拿起面包和酒,说:“这是我的身体和血,是为了从罪恶中获得自由而被抛弃和流出的。”基于此,基督教会将其演化为圣餐。但是吃圣餐的具体做法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天主教中,圣餐以无酵饼为代表,信徒不得饮酒。东正教允许信徒饮酒,使用发酵饼;新教使用普通的面包和酒。罗马教会规定公历65438+2月25日为耶稣的圣诞节,而东正教和其他东方教派在65438+10月6日或7日庆祝圣诞节,时间不同。

不同的教派会有不同的仪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形成不同的节日习惯。相对来说,德国人在圣诞节会比较安静,而英国会在节日期间大吃大喝,举办化妆舞会,载歌载舞。在澳大利亚,圣诞老人的形象从来不穿外套,不戴皮帽,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穿着短裤,穿着背心,光着膀子,这是气候的原因。可见西方文化内部并无差异。相反,在节日期间,有一些东西方文化特有的仪式。比如家人团聚。英国人也有庆祝新年的习惯。所以要讲中西文化的差异,而不是绝对的。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国家,其传统节日主要与农业节气有关,如:元月一日,为了春天,万物复苏。二月二,龙抬头,是播种节。人们讲究吃炒豆。3月3日,祭祖,(清明节)。四月四日,凤摇尾,意为青苗节,寓意五谷出凤摇尾,百姓讲究吃韭菜、合子。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现在说是纪念屈原,其实是纪念五谷丰登。人们注意用粽子叶包裹米饭,以感谢河神。六月六日逛庙会,农事完毕。七月七日,鹊桥仙,没有农活的日子,也就是你找对象的日子。8月15日,月圆之时,是寻找好伴侣的结婚日。9月9日,要爬山,人们讲究爬山,表示来年会更好(中国还有一种说法,是辟邪)。十月一日,送冬衣,民间讲究给坟添土。腊月初八吃锅巴,说明这几年晚了,现在还是早春。要节约,百姓讲究喝杂粮。

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这个节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古人又叫元日、元旦、郑源、春节、新郑等。,现在他们被称为春节后,采用公历时代。在古代,“春节”和“春天”是同义词。春节的习俗一方面是庆祝过去的一年,另一方面是祝愿新年快乐,庄稼丰收,人兽兴旺,这些大多与农耕有关。迎龙舞龙讨好龙神,天气好;舞狮起源于一个传说,即该镇害怕毁坏庄稼和伤害人畜的怪物。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拜天等活动逐渐被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打龙灯、舞狮、过年等习俗依然广泛流行。

中国传统民间节日。又称正月上半月、上元节、元宵节。元宵节的习俗包括看灯笼,包饺子,在新年打鼓,欢迎厕神和猜灯谜。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代。元宵是一种饺子,是用糯米粉做成实心或带馅的饺子。可以煲汤吃,也可以炒着吃,也可以蒸着吃。

中国传统民间节日。节日严禁烟火,只能吃冷食。冬天至日后105或106天,清明前一两天。相传春秋时期,晋朝的儿子重耳被流放,大臣介子推断绝了他的股份。重耳称帝后,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没有享受介子推。子推隐居在深山里。重耳羞愧难当,放了火烧山,逼他出山受赏。那个孩子被烧死了,因为他无法走出树林。于是,重耳下令每年的这一天不要生火做饭,以纪念子推,并表达他对自己过错的谴责。因为寒食接近清明时间,后人就把寒食的习俗作为清明习俗之一。

中国传统民间节日。按农历是3月上半月,按阳历是每年的4月5日或6日。此时天气转暖,天气晴朗。“万物至此清净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它的习俗包括扫墓、远足、荡秋千、放风筝和戴花。历代文人都以清明为题材写诗。

中国传统民间节日。又名端阳、崇武、崇武。端午节最初是在正月下午举行的仪式。因为“五”和“午”是谐音,所以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端午节。一般认为这个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很忠诚,淹死了自己,所以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来悼念他。端午节的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包、吃粽子、插花菖蒲、打百草、驱除“五毒”等。

中国传统民间节日。也被称为女生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织锦织得有点慢,皇帝大怒,就把织女赶了回来,只允许他们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在喜鹊和飞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者: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把织女接回了天上,只允许他们在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的晚上,织女和牛郎团聚时,妇女们会摆香案和线针,向织女讨教织绣技艺。听牛郎织女在葡萄架下的对话,也是7月7日的一件趣事。

中国传统民间节日。也被称为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天,八月十五在八月,所以叫中秋节。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所以有赏月祭月的习俗。满月带来的团圆联想,让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嫦娥奔月在唐代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后,更加浪漫。历代许多诗人都以中秋节为主题写诗。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是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

中国传统民间节日。《易经》将“九”定义为阳数,二或九为重要,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作诗、饮菊花酒、插山茱萸等习俗。唐代有“山茱萸插满地,少了一个人”的诗句。

中国传统民间节日。这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在年底祭祀祖先、神灵和收获。腊月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南北朝时固定在腊月初八。有吃红豆粥、祭祖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也渗透到了腊八的习俗中。

中国传统民间节日。农历12月30日晚上,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干净房子,摆上丰富的菜肴,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这一夜,大家彻夜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这就是所谓的“守岁”。零点,众人冲出,在庭前聚火(古称“庭寮”,意为兴旺),在“年元、月元、时元”这“三元”之时,放出三门“天炮”,以求先发展,兴旺。此时鞭炮声和欢呼声连成一片,出现了“鞭炮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上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形成并流传下来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封建主义的烙印:等级制、封闭性、家庭式,一切节日都是以家庭和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逢年过节,年轻人一定要拜老人,全家人要吃团圆饭,全家人一起庆祝、庆祝。即使是春节,也基本是亲戚之间。一群陌生人在一起聚会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是很多人参加的户外秧歌,也只是一种表演活动,而不是全民狂欢。此外,中国节日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习俗。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殊食物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比如吃饺子,元宵,粽子,月饼等等。中国的节日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德和时尚。尊老爱幼、相亲相爱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发扬光大。因此,中国人一直坚持这些中国节日的良好习俗和风气。即使是喜欢外国节日的人,也没有人愿意抛弃中国节日。

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有三种:生产、生活、祭祀;除了一些个别的祭祀节日,祭祀也是大多数生产生活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另外,这三类节日都是以中国特色的年节为红线贯穿始终的。

在中国,春节是春天的一个重要节日,时间从汉魏以前的农历立春之日逐渐变为农历正月初一。节日食品从早春菜肴、春饼和屠苏酒到晚稻、年糕和饺子。古人认为立春之日是春天的开始,是一年的开始,所以有劝民在这一天种地的习俗。“曾经”?《礼仪纪年》载:“立春之日,夜漏不到五分钟,京师百官皆着青衣,郡县、国县百官皆下战史为食,皆奉其绿功,立起绿旗,将牛耕百姓置于门外示众。“务农需要强壮的身体,所以饮食中有相应的食物。五辣,即春菜和屠苏酒,首先出现,目的是强身健体,方便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劝人种地的意义逐渐淡化,而强身健体的意义得到加强,进一步希望新的一年幸福吉祥,万事如意,于是出现了新的节日食品,如象征幸福团圆的年饭、象征事业发达的年糕、象征财源广进、万事如意的饺子等。所有这些春节食品都寄托着中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祈祷和向往。

西方的节日不同。他们更多的是互动、参与、狂欢,以及温暖情绪的宣泄。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比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这与中国节的封闭性和家族性正好相反。这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性,体现了人类社会的集体性和全民参与性,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相互交流、参与群体、共同宣泄情绪的愿望。它打破了封建的封闭形式,没有上下级、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等级束缚,体现了人人平等、自由表达自我的特点。在吃的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庆祝什么节日不在吃的区别。

西方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有三种:生产、生活和宗教。但由于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化,前两类传统节日要么淡出,要么逐渐消失,让位于宗教节日。此外,由于西方文化的多样性,现存的农牧业传统节日大多只是区域性的而非普遍性的,仅限于各地区的农村城镇或某些农牧业产品的生产地。尊重土地,祈求丰收,是古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各民族的共同特点和传统习俗,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力不发达的自然经济社会时代。作为一个全年性的节日,应该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节日,但在西方,这个节日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已经让位于基督教的圣诞节。虽然大多数西方国家仍然在庆祝新年,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甚至一般意义上的世界性节日,而是全世界同时庆祝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年节。基于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历史文化特征,节日表现出不同的生产、生活或宗教文化特征。还有中国北方流行的“感恩节”,和美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些类似的内涵。而这些具有特定地域和历史文化内涵的节日,无疑不会具有跨文化、跨地域的普遍性,也不可能异地移植。由于欧洲大陆受到基督教文明的影响,西方几乎所有最具影响力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并且随着基督教在各文明间的普及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传播,它们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

圣诞节在西方国家逐渐演变成一个主要的全国性节日,它注重家庭团聚和像中国春节一样热闹的节日。圣诞节有盛大的庆祝活动,尤其是65438年2月24日圣诞节前夕,基督教徒进入教堂做弥撒,唱圣诞歌,唱赞美诗,庆祝耶稣的诞生和圣诞节的到来。孩子们期待圣诞老人送来糖果和玩具等礼物,他们会为圣诞老人准备一些夜宵。除了庆祝活动,圣诞晚会是圣诞节必不可少的家庭团聚聚会,但时间不一定与节日食品相同。例如,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在平安夜举行家宴,类似于中国的“除夕”。意大利人首先吃“年夜饭”。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数国家的圣诞晚会上,全家围坐在餐桌旁时,必须多放一把椅子,空出一个座位,因为这是为了“主的使者”耶稣。宴会结束后,人们围着象征着好运、幸福和永生的圣诞树载歌载舞。

中国传统节日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强烈的世俗性和泛神性,实际上是非宗教性的。这是因为中国早期的社会结构是建立在自然崇拜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习惯势力基础上的,是一种不同于古代西方自然神论和现代人文主义的“人文主义”。其基本的哲学理念和理想的希望价值主张神与人相互协调平衡,即所谓“天人合一”。中国现代的节日文化越来越世俗化,甚至庸俗化,而不是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升华。在西方,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更注重情感上的友谊,交换的礼物更注重其情感价值而非物质价值,这真的很像中国的那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礼轻于仁”。

要说中西节日的相似之处,首先要说中西文化的相似之处:

(一)都提倡积极进取的精神。

西方基督教加尔文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进取精神,要求人们自制、自省、忠诚、勤奋。这和儒家思想是一致的。麦克斯。韦伯关于儒家伦理和新教伦理不相容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教而不厌”,“怒而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矣”,正显示了东方人渴望力量、努力拼搏的精神。孔子也反对无为而治。他说:“一天到晚吃饭,没心没肺,好难受。”。孔子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兢兢业业的态度与西方新教伦理的进取精神有许多相似之处。

提倡人道主义思想。

无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反神权,要求尊重人的人文主义思潮,还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口号,都是反封建的人道主义思想,与2000年以前孔子的“仁”、“爱”思想有许多相似之处。孔子的“仁”就是“爱人”,“爱人而爱人”,是对儒家人道主义思想的高度概括。孔子说:“仁者欲立而为人,其欲成也”,意思是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当成人,把别人当成人,把自己当人。他要学会热爱广大群众,践行仁爱,让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上名副其实的人。这些至理名言与西方人道主义并无本质区别。虽然由于时代不同,提供人道主义的背景和对象也不尽相同,但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儒家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当时还只是一种学术思想,还没有被社会广泛接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旧封建势力的战斗武器。但“两者都是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化的社会历史变革时期的进步思想。”

这说明中西方同样的节日是通过* * *:联系在一起的:

* * *同样的节日,比如5/1劳动节;三八妇女节;6/1儿童节是对人权的一种尊重。而1/1元旦是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