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共31000字。有多少是真的?
东汉刘向、刘欣、王充的“正统”观点认为,《山海经》是大禹、伯夷所作,但人们在《山海经》中发现了大禹、伯夷之后的史实,于是“禹与之说”受到质疑。此后,隋朝的颜之推虽然坚持旧论,却不得不用“后人坠入其中,非此篇”来掩盖难以掩盖的漏洞。因此,《山海经》作者成为众多学者考证的对象,各种假说层出不穷,如“简毅左说”;《邹衍说》;后人综合了炎黄民族的传说。南楚人说;巴蜀人说话;早期的炼金术士说,等等。当代学者袁珂认为,《山海经》实际上是一个佚名之人的作品,并不是一个人一次写出来的。以上说法虽有不同,但都肯定了《山海经》的作者来自中国。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关于《山海经》作者的争论并不止于此。一些学者,尤其是国外学者,对《山海经》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把追溯作者的视角扩展到国外,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他们说《山海经》不是中国人写的,真正的作者很可能是外国人。这种说法就像《山海经》里的离奇神话,令人大开眼界!那么,他们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呢?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认为,《山海经》所描述的地理系统受到了公元前5世纪来自外部的印度和伊朗文化潮流的刺激和影响。言下之意,《山海经》的作者可能是印度人,也可能是伊朗人。港学者卫聚贤在《古代史研究》中进一步澄清《山海经》的作者是印度人隋朝子。
当《屈原》和《九歌》的作者苏(65438-0978年在台北出版)提到《山海经》时,他把作者的疆域进一步向西推到巴比伦。在他看来,《山海经》是一本关于阿拉伯半岛两河流域的地理书,最初是巴比伦人写的,战国时期由波斯人带到中国,其中一些关于中国地理的内容是后人夹杂进去的。他还认为《山海经》也可能是邹衍的讲义,是他的弟子们记录的,而不是一个人。
还有一些欧洲学者将《山海经》中记载的内容与希腊神话进行对比,认为书中的长耳朵、怪股、三脚等奇形怪状的人物与希腊神话中的妖怪十分相似。此外,美国学者还认为《山海经》对美洲大陆有准确的描述,如《海外东经》、《野东经》中描述的“光华谷”,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有惊人的相似;《东山经》生动准确地描述了内华达州的黑石和金块,旧金山湾的海豹,以及会装死的美洲负鼠。也有研究者根据《山海经》指示的路线考察过美洲大陆,发现两者之间有非常一致的地理现象。从这些欧美学者的考证来看,《山海经》的寓意好像又是希腊人或者美国人写的!
对《山海经》作者的争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本书在历史、地理、文学、动物学、植物学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地位。有些研究者从中国境外寻找作者,虽然显得牵强附会,难免哗众取宠,但不乏真知灼见。究其原因,其实是由《山海经》所涵盖的惊人的广度、复杂性和包罗万象的内容所造成的,导致研究者得出了人们众说纷纭的结论。所以,要彻底解开这个谜团,还需要时间。现在看来,历史学家凌春生的观点可能更符合现实,即《山海经》是一部以中国为中心,东西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西至西南亚,北至西伯利亚的古亚洲地理。它描述了古代亚洲的地理、自然历史、民族、宗教等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其作者可能难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