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未来
这是新华字典修订版(1998版)的一个例子。
如果这个时候我问你,你会怎么感受这句话?是的,你现在想的是讽刺和鄙视。
其实有这种感觉是很正常的。想象一下,你是一个中专学生或者销售人员,他是一个北大学生。怎么可能平等,甚至说“所有”都有光明的未来?
这句话严重脱离实际,但是应该如何解读这句话呢?
显然,这句话不是任何一个个人能决定的。到现在,你在网上查一下,这句话又有了新的变体。
而“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也成了固定的讽刺句。
我该怎么说呢?让我给你举个例子:
(1)你爸爸反对同性恋,你妈妈抢购双黄连,你姐姐举报ao3,你哥哥保护中国女孩,你们不嫁中国男人都有“美好未来”。
(2)你研究美股,他抄底原油,我满仓大头菜,我们都有“美好未来”。
(3)姐姐在写文章投稿,哥哥在中国银行的公司接受奖金,哥哥犯了错被法院判了高额罚款,而我在哔哩哔哩看电视剧,我们俩都有“美好的未来”。
是的,以上都是我给出的嘲讽的例子。从这里可以看出写这个例子的创作者是如何解读《新华字典》中的那句话的。
而这一切都指出了一个点“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是在粉饰太平,现实告诉我们,绝望的时候希望是不会出现的。
《新华字典》是一本用词的书。按道理是不应该给我们这样一句话的,但是它给了我们这样一句话,可以说明过去有真实的例子。
而翻遍百度找到这段话的出处是1990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那么,在这段话所反映的1990之前的现实中,张华、李萍和我真的可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不是那个时代的人,所以不太清楚三十年前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不过网上有这样一篇文章,是清华和人大两位学者联合发表的论文。可以看看论文《教育在职场中的价值与教育不平等》,总会有研究对象。
他们的研究对象恰好是90年代前后的中学生。更有趣的是,这项研究所属的一个项目的名字叫做“光明未来”。
这篇文章解释了为什么中专的李萍可以和考上北大的张华平起平坐。
首先,时代背景很重要。最初的时代背景是“建国初期,一切都是废墟。”
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量”二字很重要。
但是!此时,高等教育严重不足。
“严重短缺”和“大量”只是互相打击。说白了就是缺人。
于是在50年代初,国家从苏联引进了中学的教育模式,中学讲究三个字,“短、平、快”。
初高中毕业生经过三四年的专业教育,直接进入国家安排的工作岗位(国家安排很重要)。
大学生是大学魂,大学都是人。
这就是今天的学术鄙视链,大专依然如此,中专也是被嘲讽的对象之一,但我上面说的是现在,我说的是过去,中专生真的是人,因为这是时代的需要,把中专生推向了人生的巅峰!
1952年,在教育文献中,国家规定“中等学校教育的责任在于培养未来的国家干部”。
之后很多文件特别强调中专生的地位和价值。
而且时间到了1984。鉴于当时地方部门有四分之一的中专生在当工人,有关部门在一份报告中认为中专生素质很高但没有被利用。
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家对中学生的定位有多高。
的确如此。
好吧,回到《教育在工作场所的价值与教育不平等》这篇论文,
本文有一组数据,1990和2000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计算出不同时期中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即SEI。
在SEI,中专生达到57.53,普通高中毕业生为37.71.22分。当时本科生的SEI是63.73,差不多(1990)。
这时候有人会问,既然有大学生,怎么会是个中专学生去当硕士呢?
我用事实告诉你,当时的中国很穷,中国很多学生都来自贫困的农村。他们背负着家庭的期望和压力,这也造就了中学生。当中专生的教育模式是短平快时,也许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些穷孩子选择上中专而不是大学。因为穷,那时候中专毕业就能找到优越的工作机会赚钱养家,还能比本科生领先国家一步。
这是一条捷径,有钱有前途,种种因素让中专成为当时最热门的选择。
90年代以前,人们上中专的热情相当高,当时升学的情况和我们现在完全相反。
一类学生上中专,一类学生上高中。有些地区中专的录取分数线甚至高于重点高中。
举个例子,比如说,
(1)当年“我妈”上了高中,上了大学,而“我爸”全市第四,却上了中专。
②我老师说了一句话,也可以作为例子。他说:“那时候我上初中,我的学生大多进了体制,而我的老师都是‘二流’,也就是上了大学,当了高中老师。但是他们的收入等等都不如那些从中专出来进入体制内的学生。”
然而遗憾的是,中专生的辉煌时间并不长。大概到了90年代末,这种地位失去了原有的优厚待遇,从神坛上跌落下来,无人问津。
好了,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90年代以前,为什么“我”和北大毕业生(百货公司的售货员)平起平坐?
至于这个,你可以看看微录《不要打骂顾客》。讽刺当时部分销售人员态度恶劣的短片。
而这个短片,我们可以发现销售人员当时的职位并不低。
而这个可以在网上搜索到一篇“我们店绝对不会打骂顾客”的报道。相信我,看完这篇报道,你会觉得当时的销售人员有多疯狂。
而这一点也可以在《上海市国有商场销售人员礼貌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中搜索到。
报告中,国有店员的“使用礼貌用语”率为30%,个体商贩为100%。
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是他们在商品流通中处于垄断地位。不管你是国家干部还是专家学者,谁能买东西,都是他们说了算。
所以综上所述,新华字典是真的,这句话,90年代以前,你可以在北大,中专,销售人员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但是,世界已经变了很多,不可改变的东西迟早会被淘汰。今天我们一开始觉得这句话很搞笑,但怪的不是作者本人,时代的变迁才是真正的根源。
有时候你只是很难判断不同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命运。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人生的命运似乎是从大学里的专业分出来的,也确实如此。不同的专业代表不同的未来。
我们在调侃《新华字典》这句话的同时,也在吐槽自己的专业。
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一个工程系软工的人生巅峰,被循环化的材料活在苟且偷生中。”所以有人调侃说“我”和“李萍”和“张华”前途无量。其实很多人可以解读为“张华考上了北大,但他读的是化学系。李萍进入中等技术学校,主修机械制造。我在百货公司做过售货员,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这说明(开始聚焦主题)专业选择的不同让他开始怀疑人生。
而这个,你可以搜索一下“王者荣耀项目年终奖”,这是一笔数额巨大的年终奖。这个时候,一些材料科学毕业的博士,还在领几千块钱一个月。
如果今天知道结果,你会后悔没有选电脑吗?
生活充满了选择。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总有幸运的人,总有错误的人。有的学长说毕业后的路好泥泞,有的人毕业后才发现根本没有路。
在香港大学收藏的民间历史档案中,你可以看到一个名叫黄的年轻人所经历的人生选择。
出生于1970,酷爱武侠小说的黄历尽艰辛,考入当时被称为“金融黄埔”的湖南财经大学。也是顶尖的金融机构,前途一片光明,于是黄当时听从了父亲的建议,选择了系里的三个专业国民经济计划(金融统计、国民经济计划与统计)(当时
作家蔡骏和他有相似的经历。他是民用电报专业的。他以前说过,当他努力记住2000条不规则的民法典时,社会淘汰了民用电报,他才能踏上工作岗位...
同样命运的还有BP机,而BP机被淘汰的时候,也打碎了很多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1993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寻呼机研制成功,其研发单位后来因一则手机广告“小鸟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而一举成名。
短短五年,中国寻呼机用户突破6000万,跃居世界第一。当时仅北京就有300多个无线寻呼台,其普及程度让寻呼台话务员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职业。
当时一般人的工资是600元/月,而传呼机操作员可以达到800元/月到1000元/月,有些公司的总机女孩甚至可以拿到3元的年薪!也就是2500元/月,那个时候2500元已经很多了。
为了得到这份工作,应聘者必须通过严格的普通话测试(比如我现在在二甲普通话,普通话水平相对较好,但当时我的普通话只能是二级。虽然我口语还不错,但是二甲和二等差距很大。)
五笔输入法打字速度测试,然后你需要了解很多知识,比如化工、医学等专业科学名称和术语。
那时候,通过考试成为一名传呼小姐是很多女性的梦想,也是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
不过很遗憾,传呼小姐的时间很短。
1984《中国青年报》曾经做过一个关于职业的读者调查。
根据调查,最受欢迎的前三个职业是出租车司机、个体经营者和厨师(我的祖父曾经是一名卡车司机,但现在他已经90多岁了),而教师、科学家和医生排在最后三位。
而今天,你会选择前三名吗?
八九十年代的出租车司机是神坛。
可以看一部电视剧《爱你没得商量》。
故事内容是一个剧场女演员和出租车司机的爱情故事,但在今天,这种场景已经很难出现了。
因为,出租车vs网约车,出租车输了。
那么,我们再来看第一句,“张华考上了北大,李萍进了中专,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当时,李萍是表现最好的一个。如果现在放你会怎么想?
但是,如果她知道后来的成绩,她还会选择读中专吗?
人的一生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而今天的我们总是被各种各样的选择所困惑。
高中去哪里读书?
学文学还是学理科?
大学专业选择什么?
要不要考研?
该不该向TA表白?
去大城市还是回老家?
哪个行业前途比较好?
要不要嫁给TA?
我该怎么办?
总有让你后悔的选择,但总有让你期待的选择。
其实很多选择就像当初抛硬币一样。上帝会扔筛子吗?
简单随意,直到事后,我们才会根据当时的情况赋予当时的选择更多的意义,谁又能确定哪个选择会更光明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回到开头去寻找。
2065438年6月1日国家标准标点符号最新用法中,原例变成了“张华考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成了工人,我们都前途无量。”
没有人能告诉你哪条路是对的,因为没有人知道未来的趋势应该是怎样的。
光明的路可能只有一条,但美的定义却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