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企业运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目标问题。每个企业都有目标,但作为运营,光有目标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把目标分解成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的目标。将企业运营的大目标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从而保证企业运营大目标的有效完成。
如果企业的经营目标没有分解,那么负责具体工作的员工就会觉得目标遥不可及,无法完成。一般达不到目标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所以企业运营是有目标的,也是有分解的。
(2)有分解,无计划;
目标分解后,企业运营必须根据分解后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如果只分解目标而不执行计划,那么参与具体工作的员工就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现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因此,目标分解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目标分解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
准确的说,对于一个企业的所有部门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有了目标之后,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企业要想顺利运营,必须在分解后立即制定计划。
(3)有计划,无措施;
对分解目标做了计划后,企业运营没有具体的措施。没有措施计划,以至于参与工作的员工不知道如何开始实施计划。准确的说,眼前是一纸规划。没有具体措施,计划就是空的,更不可能完成。
因此,企业有了计划后,就应该立即采取具体措施,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只有具体措施才能实现计划,因此,企业经营既要有计划,又要有措施。
(4)有措施,但没有行动;
企业制定具体措施后,应立即行动。如果我们把目标分解,制定计划和措施,然后束之高阁,那么我们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只有根据具体措施立即采取行动,才是对我们努力的最好回报。
准确的说,没有行动,再好的措施,之前的计划和目标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真实而迅速的行动是企业运营最关键的部分。
(5)有行动,无检查;
根据具体措施采取行动后,企业运行应进入检查和监督模式。没有人敢说自己的动作是准确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有偏差和失误。此时此刻,只有检查和监督才能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确保措施的每一步都完美实现。
在企业运营中,行动当然很重要,行动中的检查和监督最重要。没有检查,就会出现偏差和错误。只有同时做检查,才能保证达到预期目标。
(6)有检查,无奖惩;
既然检查能发现偏差和错误,那么对偏差和错误就要有奖惩制度。有的企业进行了检查,也发现了偏差和错误,发现后也改正了,但是没有具体的奖惩制度。该奖励的没奖励,该惩罚的没惩罚。这样一来,就成了一锅乱七八糟的粥,员工也失去了工作热情。
所以,奖惩制度很重要。只有奖励优秀,惩罚错误,员工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更认真地完成任务。
(7)有奖惩,但无改善;
对于企业运营来说,奖惩不是最终目的,奖惩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如果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奖惩,那么奖惩之后,员工还是会照常工作,奖惩制度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企业运营奖惩的目的是告诉员工,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朝着正确的方向改进。
所以奖惩之后,提升是关键。只有改进才能让奖惩有实际意义。
(8)改善,无改善;
如果一个企业只是止步于改善面前,那就不是成功的经营。我们应该在改进之后改进这项工作。改进是针对某一个问题,而提高是针对全面的工作。如果只改进不提高,那么以后面对同样的问题,我们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改进之后,我们还要改进。
(9)已改进,但未抄袭;
企业运营需要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所以要把优秀的方式方法经过改进后复制过来。复制优秀的方式方法是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项目。试想一下,如果下一个企业有同样的工作项目,而我们有一个有优势的工作方法,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10)复制,不持久。
复制的目的不是归档后就束之高阁,而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使用。如果我们只复制,不连续使用,那么我们之前的工作就没用了。所以在一系列问题解决后,我们得到了最佳的操作方法,这是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不断使用的。这样才能得到企业需要的结果。可以去酷吧商学院了解更多企业运营流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