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电子商务、食品科学、工程哪个好?就业前景光明。

旅游管理就业前景分析

工资和报酬/福利

截止2013年2月24日,旅游管理专业138510年毕业生平均工资为3771元,其中10年为1000元,0-2年为31838。

招聘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招聘企业开出的薪资最有商量余地,占75%;工作经验不限是最需要的,占42%;大专学历是最需要的,占47%。

就业方向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商企业、旅游策划机构、主题公园从事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或者旅游休闲行业的个体户。

就业岗位

销售代表、销售经理、电话销售员、储备干部、销售主管、客户经理、销售助理、业务员、区域经理、客服专员、销售精英、销售总监等。

城市就业指数

旅游管理专业就业人数最多的地区是广州。待遇最高的地区是银川。

就业岗位较多的城市有:广州[7440],北京[7269],上海[6097],深圳[5125],武汉[4001],成都[3755],杭州[3205],郑州。

就业薪资相对较高的城市有:银川【12499元】,北京【5066元】,上海【4281元】,成都【4107元】,天津【4091元】,厦门【4004元】,深圳。

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中国电子商务也快速发展,导致电子商务人才严重短缺。随着网民数量以每年65,438+0,000%的速度递增,这个行业的人才短缺相当惊人。预计未来1年,中国将需要约200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从社会调查实践来看,大部分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已陆续步入电子商务行列。根据这一现象可以知道,中小企业步入电子商务的行列,急需电子商务人才,所以电子商务就业前景看好。国家政策在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务部对电子商务也非常重视。

据统计,我国注册电子商务企业已达1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0多万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不足654.38+00万人。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应该是有需求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就业水平,不容乐观。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的缺失,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达到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

学生应该如何与社会接轨?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能力要求,为了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和企业的需求,在技能学习和能力培养上做好与社会的衔接。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如何做好与社会工作岗位的衔接,应该学习哪些课程和内容,申请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基础电子应用技术、商务实战和专业电子技术实践。电子基础应用技术是目前学生就业最主要的障碍。没有这个基础,就算再多的理论也是空中楼阁,从而造成就业困难。有些企业会不会用只懂理论没有操作能力的人才?现在的企业讲究效益。如果用人,一定是能给企业带来效益,但不是立竿见影。他们也应该为利益服务。

2,对于电商,不要一味的搞理论,实践很重要,一定要多做,多运营。充分注意向一线电商实践学习。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在很多教材和师资都远远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

3、实践参与,光说不练是没用的。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胀,对食物的需求必然会急剧增加。方便、速冻、保鲜、保健、微波、休闲、儿童和老人食品、健康饮料和调味品将风靡全球。食品行业的“大输血”为食品专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与世界接轨,使中国粮食市场和流通秩序面临巨大挑战,但也带来历史性机遇。先进技术和管理体系的引进,为食品行业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它在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13多亿人口,对粮食的需求还是很大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物的需求也从单一的温饱型逐渐转变为丰富多彩的精品科技型。

我国食品行业急需大量专门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比较广。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动植物产品为原料的产品制造加工企业以及相关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商业公司、海关、质监、卫生防疫、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部门都是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以2008年北方工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1.6%。毕业生大多到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和政府质检部门从事产品质量控制、产品研发、企业管理、分析检验等工作,或考上国内外知名高校。

食品行业招聘企业以外资企业和民营大中型公司为主。至于外资企业,各大网站发布的职位显示,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明显缺乏人力资源。同时,由于所需人才的专业程度和地域限制,外资企业虽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但也很难招聘到所需的R&D技术人员。但是在吸引应届毕业生方面,外资企业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大部分中层人才都是通过内部晋升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