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环境的特征
中国现在的创业环境很好。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鼓励国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领域自主创业。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受到保护。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经商、支持人们经商的社会氛围,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生成,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才能造福人民。这再次激发了人们的创业冲动和热情。
因此,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与2002年的情况相比,中国在衡量创业环境的许多因素方面都有所改善和进步,如金融支持、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文化和社会规范。北京每万人拥有107.61家民营创业企业,成为全国创业指数最高的城市。
目前,我国群体创业最明显的特征是大众化趋势。特别是:电商进入2。0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这种大众化趋势的快速发展。这种大众化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创业门槛低,适合平民进入。
中国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日益国际化,政府管理趋于透明,法律更加完善,竞争环境更加宽松公平。这些都降低了创业门槛,非常适合平民创业者进入。
(2)创业主体来自社会基层,具有平民色彩。
这种企业家的平民化格局,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点和大多数企业家在初级阶段的经济状况。门槛低,起点低,适合大量平民进入,成为创业主体。因此可以形成一股群体创业的浪潮。
(3)创业营销活动具有平民化的取向。
这些带有平民化色彩的创业企业,大多在自己创业的过程中,都能坚持平民化的视角和营销思路。民用建筑的价格定位和发展模式。体现了平民创业的发展特点和聚敛财富的方式。
(4)平民创业,展现平民聚财的蓬勃生机。
因为科学的市场定位,这些具有平民视角的企业获得了最大的客户资源和市场空间。因此发展迅速,显示出平民定位的渠道优势和竞争优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Xi安荣华集团的崔荣华女士从一家小酒店起家,经过八年的创业,现已形成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陕西十大成长型企业之一。
宁波君诚金属管业总经理韩军从一个规模只有10万元的小企业起步,发展成为宁波金属钢材贸易行业的佼佼者,去年销售额达28.5亿元。
2.创业教育蓬勃发展。
创业能力是一种生存能力。创业教育是培养和提高生存能力的教育。
早在1972,《学会生活》这份报告就指出:“有一类年轻人,他们在相当高的阶段成功地完成了正规学业,但他们所接受的培训却不适合经济需要。”这是国际教育领域反思教育发展经验的基本认识。
1989 165438+面向265438+20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10月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要求把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教育提高到与目前的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专家科林·波尔(Colin Bohr)将创业教育总结为未来人应该掌握的“第三种教育护照”。
创业教育的理念提出后,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倡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讲,是指培养具有开拓精神的个人。”
“教育——蕴含其中的财富”组织的报告进一步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主要重点是培养所有受教育者的就业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提供让受教育者终身受益的教育和培训。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担负起教人做人、做人的重任。
此后,世界创业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许多国家对就业和创业教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
美国是最早在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国家。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研究生,一般都会开设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在美国历史上,创业从未如此蓬勃。在过去的25年里,创业已经成为美国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1980,有163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到1999,约有1100所高校开设了创业课程。很多高校也开设创业或创业研究专业。美国也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
美国的创业教育甚至延伸到中学教育。目前,至少有30个州的K-12年级学生正在接受创业教育。对美国高中生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70%的学生希望拥有自己的企业。86%的学生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创业的知识。
一些著名学者认为,由于企业家革命,美国经济在过去30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家正在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价值。今天,95%以上的美国财富是在1980之后创造的。
在日本,从1998开始,文部科学省与通商产业省合作,在小学实施“就业创业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就业创业的心理意识和意志品质。
近年来,法国一些地区开展了“中学办企业”、“教中学生办企业”等创业活动。其目的是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就业做准备,培养学生探索创业的兴趣和能力。
印度在1966中提出了“自主创业教育”的概念,鼓励学生毕业后自己寻找出路,让自己“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就业创造者”。这一培养目标在上世纪80年代再次引起印度社会的关注。在印度政府的国家教育政策(1986)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所需的态度、知识和技能”。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我国早在1991就开始了基础教育中创业教育的研究。当时已经在6个省、20个县乡、30多所学校开展了创业教育实验。但是并没有普及和坚持,也没有成为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
中国大陆的创业教育始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当时一些高校的老师已经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创业内容。相对系统的创业管理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2年,在新创业浪潮的影响下,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2003年3月,教育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了创业教育试点学校工作会议。本文总结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Xi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等9所高校的创业教育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此后,创业教育在全国教育系统蓬勃发展。
3.创业培训的多种形式和巨大作用。
创业培训是一个国家创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创业能力强的原因之一。中小企业创业辅导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做法。据不完全统计,大约70%的美国企业在成立之初都是由SBA资助和辅导的。在台湾省,大多数中小企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企业,都从综合创业辅导计划中受益。
在中国香港,不仅有创业辅导的公共服务平台,政府相关部门也有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约70%的中小企业得到了政府的创业辅导和帮助。
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赋予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我国把建立中小企业创业培训体系作为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并确定了深圳等一批试点城市。还拨出专项资金设立“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创办各类中小企业。创业者利用好这样的平台,可以演绎出无数创业迅速崛起的神话。
创业培训是对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条件的人进行的一种提高创业能力的培训。目前,在全民创业热潮中,我国的创业培训正在兴起。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1是为具备创业条件或准备创业的人员组织以创业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
对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负责人、新成立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负责人、小型民营企业家,主要服务是提高业务能力,对已创业企业进行诊断和跟踪指导;对下岗职工和再就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主要是让下岗职工增长技能,坚定信心,走自主创业的道路。一些地方政府还将其与发放小额贷款结合起来,对接受过创业培训的人给予小额信贷支持,让他们尽快找到生活出路,早日致富。
2.引进国际培训课件。
在大众创业大潮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组织宣布“马兰花”为“SIYB中国项目”注册标识,以塑造SIYB创业培训项目在中国的整体形象。目前。在北京等14个试点城市启动了“启动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项目,近800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结束后,4000多名学员成功创业。
天津于2002年底引进国际劳工组织“创业”培训模式,为下岗职工提供免费服务。形成了“一站式”项目开发、小额贷款(融资服务)、专家指导、后续服务的“服务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截至目前,已培训下岗职工8500多人,帮助5100多人创业成功。同时带动社会2.55万人实现再就业,实现了创业培训和就业倍增的效果。
据调查,我国创业培训的对象正在发生重大结构性变化。以上海为例:近两年,35岁以下年轻人的参与率超过50%,而且比例还在上升。创业培训正逐渐向综合技能素质的全面提升培训转变,向所有梦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敞开大门。未来几年,年轻人将成为创业的主体,成为未来创业大军中的主力军。
3.用心理测评探索创业能力的提升。
良好的心态是创业成功的保证。是创业者创业能力的内在表现。
创业能力心理评估是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和评价创业者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方法。
在团体创业培训中,国内很多培训机构都会请心理专家帮助创业者找到“他们心中成功的支撑点”,帮你研究如何“限制问题”,“是什么阻碍了你做出有效的决策”,以便进行心理辅导,降低他们的血压。为了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应该构筑心理防线,纠正“归因偏差”,从而全面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它对企业家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4.企业孵化器快速扩张。
企业孵化器,又称企业孵化器或创新中心,是一种新型的创业型经济组织。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的乔·曼库索于1959首次提出。通过提供低成本的R&D、生产经营用地、通讯和网络办公等设施、系统的培训咨询以及政策、融资、法律、营销等方面的支持系统,降低创业成本,规避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是适合中小企业生存和成长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企业孵化器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孵化和培育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振兴区域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目前,全球共有3700多家企业孵化器。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大企业孵化器的行列。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有489家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31365家。拥有孵化基金33.3亿元。在孵企业营业收入达到850亿元以上。
初创企业孵化器已成为培养成功初创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也是风险投资的理想投资场所。中国的成都、武汉和上海都在企业孵化器探索风险投资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