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延迟退休有什么利弊?延迟退休在小范围内逐步实施,基本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考虑”的方案,都是自愿原则。延迟退休有什么利弊?
延迟退休有什么利弊?1延迟退休其实早在2012年的《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已经提出。2021年,国家将实施延迟退休政策列入“十四五”规划。同时,2021下半年,各省陆续组织召开渐进式延迟退休座谈会。很多人担心延迟退休即将到来。
果然,2022年6月5438+10月,江苏省颁布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第13条第四项明确规定“被保险人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可以至少推迟一年退休,并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这部退休条例符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按照分步调整、灵活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稳步实施法定退休年龄渐进式延迟。江苏省的调整实际上是弹性执行。
除了江苏省,陕西省也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或许下半年,国家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会有眉目?
延迟退休即将到来,对我们的劳动者会有什么影响?
一是就业压力加大。老年人老了,体力和精力肯定不如年轻时,继续工作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到期延长的期限,不少于一年。因为健康问题无法继续工作怎么办?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安全性扩展。以前我们都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或者领取了养老金,就不能继续缴纳社会保险了。但现在允许每个人推迟退休,让参保人获得额外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福利,尤其是工伤。
第三,符合退休缴费年限。过去,可能有一些雇员的退休年龄低于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一般来说,养老保险少于15,但是医疗保险会相对多一些。毕竟有些地方医保的缴纳需要30年以上。如果单位参保,员工只需要承担个人负担,单位继续发的工资就轻很多。
第四,提高养老金待遇。养老保险多缴多得,多缴多得,其实也是晚退休多得。多缴费一年,晚退休一年,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会更长,用于计算退休养老金的社会平均工资会更高,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会更高,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月数会更少,一系列因素会让我们的基础养老金更高。
除了基础养老金,只要我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在30年以内,多缴费也会提高身故时的养老金待遇。参保省份死亡后上一年度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第五,选择性更强。弹性退休就是选择身体条件好的,多干几年。如果身体条件不好,直接退役就好了。其实退休后天天在家也挺无聊的。我们单位很多50岁退休的大姐都会找工作。如果能推迟退休,他们肯定会选择继续工作。
第六,养老失业风险?至于大家担心的老年人失业风险,这是不必要的。既然用人单位选择推迟退休,一般不会辞退劳动者,因为辞退成本太大。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对劳动者来说会很过分。更有甚者,劳动合同终止后,由于身份的改变,成为失业人员后,退休年龄会被改回来,一般可以立即退休。
延迟退休有什么利弊?2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全国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十五”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养老床位总数达到900万张以上,养老机构护理床位比例达到55%,城市新区和新建居住区养老配套设施达标率达到100%。
该计划特别提出:
尽快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实行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落实基础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时适度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推动和规范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发展,促进个人养老金发展。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逐步实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扩大老年人慢性病报销范围,将更多慢性病纳入集中采购,减轻老年人药品负担。
建立国有经济养老服务供给短板机制,加强中央国有经济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有效供给,加强地方国有经济在养老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
引导地方国有资本积极培育和发展以普惠性养老服务为主的国有企业。
优先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建设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面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引导全社会树立全生命周期保险理念。
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加快研发适合居家护理、社区护理、机构护理等多样化护理需求的产品。
研究建立人身保险赔偿责任与护理给付责任转换机制,支持被保险人伤残时提前获得保险金,可用于护理支出。
支持发展老年人反向抵押养老保险。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缴费、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研究完善金融等配套政策。
引导各类旅游景区和度假村加强老化建设和改造,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基地。
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分阶段供应计划确定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并落实到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中,做到应保尽保。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应当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优先安排。制定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土地政策,以多种方式供应养老服务设施用地。
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满足养老服务机构合理融资需求。
鼓励探索以应收账款、动产、知识产权、股权等抵押贷款。,满足养老服务机构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审慎有序探索养老服务领域资产证券化,支持保险资金加大对养老服务的投资,支持保险机构发展相关责任保险和机构运营相关保险。
延迟退休有什么利弊?3延迟退休一直是热门话题,正反两面都有。因为涉及到很多老人的利益,执行起来比较困难,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从2021开始,各省市陆续开展了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论坛征求意见,而现在,延迟退休迎来了最新消息,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来看看吧~
延迟退休方案确定于2022年3月1日正式实施。
65438 2022年6月30日,江苏人社厅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参保人员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可至少推迟一年退休,并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本办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实施办法》认真落实了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创新性地规定了延迟退休政策。被保险人的退休年龄按下列方法确定:
(一)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女灵活就业人员年满55周岁。下列情况适用特别规定:
女职工年满50周岁从事管理技术岗位工作的,或者在管理技术岗位工作满5年,年满45周岁后从事管理技术岗位工作的,按照女干部退休年龄执行。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保障司[2001]20号文件下发前曾为固定职工,或曾在国有企业职工岗位工作并依法解除劳动关系,或年满50周岁时已在用人单位职工岗位工作满15年的女性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和失业女性,按女职工退休年龄执行。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失业妇女,应在55岁退休。
(二)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从事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并达到规定年限。符合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条件的参保人员,可在本项规定的退休年龄和前款规定的退休年龄内,由职工与企业协商选择退休时间。
(三)男满50周岁、女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4)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参保人员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后,可推迟退休至少一年。
国家对退休年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如何理解这一规定?
一个简单的例子:
举个例子,有个女的,50岁了,到了退休年龄。但实际上,这个女人是一个能力很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公司高管。公司不希望这位女主管退休,同时这位女主管还想延长工作年限。那么双方可以协商申请延迟退休,但是延迟退休的申请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相比之前的担忧,江苏的延迟退休政策更加科学,企业和员工协商一致就可以申请延迟退休,而不是一刀切,更容易被接受。
31省市延迟退休意见征求结束。
预计2022年正式实施。
根据十四五规划,很多人推测2022年可能是延迟退休的正式实施年,那么2022年会延迟吗?
2020年6月5438+10月初,山东省人社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高级专家延长退休年龄有关问题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延迟退休政策。
山东省出台这个文件主要是针对技术工人。如能达到副高级职称以上,可自愿选择是否延期退休。
而且在延迟退休的时间上,如果申请通过,只会延迟一到三年,一般不超过65岁。
2021 9月底,31省市延迟退休意见征求工作已全部结束,各省市正在制定延迟退休试点办法;
2022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十四五”规划要求实施延迟退休后,第一次有省份明确将实施办法落实到位。
2022年6月30日65438江苏省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2022年延迟退休政策已逐步实施。
这一切都说明2022年延迟退休已经来了!
不过根据目前山东省和江苏省出台的延迟退休实施办法,大家也不用着急。
因为根据两个省市的延迟退休政策,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延迟退休是在小范围内逐步实施的,基本上是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考虑”的方案实施的,都属于自愿原则,更多的是征求企业和职工的意见,而不是大家猜测的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