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成功收购爱立信的原因
2001年8月,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与日本消费电子巨头索尼达成协议,合并其全球手机业务,成立新的合资公司。新成立的索尼爱立信将负责为索尼和爱立信手机用户提供售后服务。在与索尼合并之前,爱立信在手机方面亏损了6543.8+062亿瑞典克朗。
就在索尼爱立信并购完成几个月后,大面积亏损导致合资公司濒临危机。此时,并购中的两家公司也都是索尼爱立信的大股东,索尼和爱立信* * *伸出援手,进行再投资,使得合资企业出现反弹,最终进入良性循环。
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缺陷风险主要出现在资产审查评估过程中,表现为现金、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以下单独列出,现不讨论)及相关债权债务。”江苏中美同济投资有限公司的陈远告诉记者。陈特别强调,现金问题存在于并购的全过程,在并购前审查中,主要看现金背后的债权债务。
就像索尼爱立信的案例一样,M&A企业在M&A之前应该有充裕的现金流和充足的资本保证金,因为未来的重组和转型往往会发生超出预算的变化,如果搁置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此外,企业在并购完成后的一到两年内,尽量不要在企业账户上留太多现金,”陈元说。“尤其是在一些国家法律环境不一致或不完善的情况下,单纯的资产并购并不能完全摆脱过去相关债务的纠缠,仍然会被当地法院以各种理由冻结或直接转让。即使最后诉讼成功,宝贵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已经过去了。再过几年,当合并后的企业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时,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