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侵权无利可图如何赔偿
法律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损害赔偿额的合理性,法官在确定实际损失或侵权的赔偿额时,可以根据一定的事实和数据,运用自由裁量权确定计算赔偿所需的其他数据,确定公平合理的赔偿额。根据上述方法酌情确定的赔偿金额可以不受法定最高或最低赔偿金额的限制。在判断从侵权行为中获得的利益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1)侵权行为的性质。(二)涉案侵权产品的价值和侵权利润。(3)侵权人的主观故意和侵权情节。(四)相关案件中权利人的赔偿总额和合理维权支出。(5)侵权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侵权人自身的经营情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第一百二十三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下列客体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