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讨会纪要

技术研讨会纪要样本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如实反映会议内容,没有实际会议就不能再造,否则就失去了客观真实性。那么你真的知道怎么做会议纪要吗?以下是我为您收集的技术研讨会纪要样本。欢迎分享。

随着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型建筑的面积、高度和规模不断增加,建筑的概念已经从普通住宅的概念上升到绿色智慧城市的概念。中国的建筑电气系统也应该做出相应的发展。因此,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主办,山东南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英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诚德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ePower智能集成节能电气技术研讨会于x年6月29日在青岛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常务理事、部分理事、特邀建筑电气专家及相关协办单位代表出席。

本次会议提出的智能集成节能电气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建筑施工和绿色建筑节材、节能、省人的要求,在我国建筑电气领域提出了创新思路,取得了技术突破。与会专家参观了ePower系列产品,就ePower技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形成了以下意见:

1,ePower通过物联网将现场设备和环境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有针对性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实现建筑设备控制的机电一体化、强弱电一体化、管控一体化,是建筑电气发展的必然方向。

2.基于ePower的控制系统和基于BA的节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出发点和最终效果是完全不同的。EPower技术是一项绿色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施工作业面,降低投资成本和维护成本。特别是其能量调度算法大大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意义重大。

3.ePower为建筑电气提出了新的集成控制技术和概念。随着集成节能电气系统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将使集成节能电气系统更加通用、高度兼容和可靠、扩展更加灵活、更加方便用户配置和有效节能管理,最终给用户带来良好效益。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ePower技术是中国独有的自主知识产权。EPower技术为广大电气设计人员提供了智能电气技术的新思路和设计方法,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建议相关单位尽快开展国家战略建筑用控制产品的核心安全确认工作。建议逐步推广和完善该技术,逐步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设计技术规程。

6.建议成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建筑设备控制技术专业委员会,重点研究和推广集成节能电气技术。

技术研讨会纪要范本2x 165438+10月29日,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编码与标签项目组在北京元辰信国际酒店召开第一次会议暨编码与标签技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多个行业的代表,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33家单位,51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项目组组长李素才同志主持。项目组副组长吴冬亚参加了会议。会议就项目组的规划与管理、统一标识系统方案、行业应用的实际需求等进行了专题讨论。

首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罗秋科副主任代表大会主办方致欢迎词。国家标准委第二产业司刘大山介绍了项目组的背景,并提出了工作建议。秘书处向所有与会者汇报了项目组的总体目标、本次会议的安排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根据会议安排,上午将重点学习物联网编码与识别基础技术。来自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同方股份、北师大、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重庆邮电大学、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专家详细介绍了物联网编码识别的现状和基础,包括欧盟物联网识别技术研究进展、国内物联网技术研究、物联网识别现状、物联网识别系统方案、OID方案、物联网识别分析、传感器网络识别方案等。物联网编码和识别技术标准化的关键在于在行业领域的真正应用;如何将统一编码识别系统与物联网行业应用相结合,是项目组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下午的会议安排了来自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国家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健康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无锡物联网研究院的6位专家。从智能家电、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健康物联网、安防物联网、传感器网络等六个行业的物联网应用角度,阐述了行业应用对物联网编码和标识技术的实际需求。

国家标准委副主任应邀出席会议,并对项目组作了重要指示。方主任指出,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是对原有技术基础的新提升。物联网编码与标签项目组的工作应坚持“责任、科学、开放、合作、* * *共赢”的交叉原则。

首先是强化责任意识。物联网作为一个网络,只有在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互联互通和识别。“物”作为物联网中的对象,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代号、名称等社会属性。类似于现实世界中人的身份证号,为物联网中的每一个物体附加一个代码code,保证物联网中物体代码的不可重复性,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技术。项目组的工作就是给物联网中的事物赋予身份证,这是规范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也是服务于物联网未来发展的基础。意义重大,责任重大。

二是科学态度。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物联网编码和标识的要求是:必须科学合理,必须唯一高效;既要与国际接轨,又要坚持自主创新。科学态度是满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高要求的关键。项目组不仅要坚持技术研究本身的科学性,还要坚持工作态度的科学性;项目组必须用科学的态度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协调工作中的关键问题。

第三是开放性原则。项目组的工作既要坚持技术方案的开放性,又要坚持组织形式的开放性。项目组制定的编码识别方案既要立足现状,又要实现对现有方案的兼容和打包;还应该简单实用,编码头不要太长,编码使用不要太繁琐。同时,项目组的工作对所有国内组织开放;欢迎国内任何有实力,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愿意为项目团队做贡献的机构加入。

第四是合作精神。项目组的工作不仅取决于领导单位和副领导单位的努力,还取决于所有成员单位的* * *努力。项目组不仅要制定标准和项目,还要完成阅卷和阅卷管理工作。项目组的工作会很曲折,路会很长;合作精神在项目组的工作中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所有成员单位的合作,也需要所有项目组成员的全力配合。

五是实现* * *赢。项目组只有坚持责任意识、科学态度、开放原则和合作精神,才能实现共赢,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和物联网产业发展。

为响应国家标准委对副主任的指示,服务于项目组今后的工作,会议作出如下决议:

第一,多建议。请项目组所有成员对项目组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尽快将他们的建议提交给项目组秘书处;

第二,进一步加大项目组的宣传工作。要求项目组秘书处尽快完成项目组专题网站的建设任务;

第三,提高项目团队的有效性。项目组下设编码技术、识别技术、分析技术和工业应用研究组,在编码技术、识别技术、分析技术和工业应用四个领域开展工作。

技术研讨会纪要范本3为进一步提高xx市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市政消火栓作为城市公共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和使用功能,有效减少市政消火栓使用过程中的冲击、损坏、埋压、盗窃等现象,确保相关单位和部门能够实时掌握市政消火栓的总布局、工作状态、管网水压等数据。浙江科龙消防智能发展有限公司历时一年多研发出该智能消火栓,并在凯旋路试用三个多月。X年2月16日下午,在浙江习字宾馆云英厅会议厅,由xx市城投公司综合部、浙江省消防总队、xx市消防支队、xx市城管委、xx市公用事业监管中心、浙江工业大学市政分会、浙江省浙江省水业协会承办。会议纪要概述如下:

在认真听取了浙江科龙消防智能发展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刘工程师对智能消火栓技术研发原理的介绍和智能消火栓在凯旋路的试用情况后,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

(1)在研发过程中,这款新产品获得了五项专利,实现了消防栓的远程化、智能化管理,填补了国内空白,在试用过程中得到消防、供水、城管等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为xx建设智慧城市、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智能消防栓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有线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消防指挥平台提供消防栓的准确位置、管网压力、消防栓损坏情况等即时信息,并直接连接到消防指挥系统的指挥终端,极大地方便了一线指挥员灭火,希望尽快普及。

(3)智能消火栓还具有实时感知水压的功能,能够及时反映管网压力的变化,并将信号传输到监控平台和管理及抢修人员的手机上,对城市安全供水,减少水管网跑、漏、滴、漏,对消防车辆的科学布局和作战指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建议加大推广试点面积,实现连片对接试点。同时,智能消火栓的终端应与消防、供水、城管等相关单位的管理平台无缝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使这些相关管理部门通过这一新产品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5)市政消火栓120xx以上,每年会投入大量的管理、监控和维护费用。智能消火栓的推广应用会增加投资成本,但管理维护成本会相应降低。建议新区、新路可直接使用智能消防栓,老小区旧路采用新建置换与逐步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