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中232和301这两个数字是什么意思?

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

4月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301调查”,对6543.8+00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

此前,美国政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商品,依据的是301调查的单边调查结果。

4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约500亿美元。

在这次中美贸易摩擦中,有两个高频词:“301调查”和“232措施”。这两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力量可以挑起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

“我认为301调查和232措施都是为了遏制美国对中国的快速崛起,而232措施针对的中国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只是一个借口。”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直通车。

232项措施

据了解,美国232调查是指美国商务部根据1962《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就特定产品的进口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进行的调查。

2065438+2007年4月20日,应美国总统请求,美国商务部对进口钢铁产品发起232调查;?2065438+2007年4月27日,应美国总统请求,美国商务部对进口铝产品发起232调查。

华盛顿时间2018年2月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对从美国进口的钢铝产品的国家安全调查(232调查)报告,认为进口的钢铝产品严重损害了美国国内产业,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美国商务部据此向特朗普提议对进口钢铝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等进口限制。

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为进口钢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

但在赵萍看来,对钢铝发起调查只是美国挑起贸易摩擦的借口。“的确,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进口国,而中国是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和生产国。然而,以全球钢铁产能过剩为借口挑起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实际上只是一种掩饰。”

她进一步分析,因为钢铁产能过剩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中国。比如日本、印度等国家都有钢铁产能过剩的问题,世界钢铁协会也表示钢铁产能过剩需要全世界共同面对。美国把矛头指向中国,一方面是因为钢铁税收多,另一方面也是想以此为借口挑起中美贸易摩擦。

同时,自3月23日起实施的232项措施中,欧盟、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韩国等经济体的钢铝关税被暂时豁免。在赵萍看来,这也是一种在外交上孤立中国的手段。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也认为,这些经济体获得豁免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跟随美国加入对中国钢铝的制裁。“为了保护他们在美国的利益,他们不得不向特朗普屈服。这种发展将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美国公布的301调查项下对华征税商品清单,依据的是301,这是美国1974贸易法第301条款的俗称。总的来说,“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关于对违反协议、损害美国利益的外国立法或行政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

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统计,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举起301的“大棒”超过120次。

特朗普当地时间22日在白宫签署的总统对华备忘录是“301调查”的结果。

在赵萍看来,美国启动301调查和签署总统备忘录的真正目的,是因为随着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逐步落地,中国的工业已经从原来的重化工业转变为价值更高、高科技含量更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美国有危机感。“美国之所以对中国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挥舞‘大棒’,实际上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防止中美之间的差距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越来越小,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赶上美国。”

美国的担心不无道理。早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2013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对中美两国综合国力在世界上所占比重的计算表明,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是一个综合国力上升的国家,即“走上坡路”,而美国是一个综合国力下降的国家,即“走下坡路”。我国综合国力占世界的比重从1990年的4.03%提高到2013年的16.57%,提高了12.54个百分点。同期美国从全球22.71%下降到2013年的16.32%,下降了6.39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的测算,如果按市场汇率计算,中国2018年的GDP很可能达到美国的2/3,并且和美国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尤其是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速明显高于美国,这让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更有危机感。它希望通过像301调查这样的非常规手段,以及反倾销、反补贴行动,挑起更多的贸易摩擦,使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从而遏制中国的发展速度。”赵萍说,美国这么做是因为有成功的经验。历史上,在美日贸易摩擦期间,日本经济不断崛起,日本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渐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从60年代的纺织品贸易到70年代的机电产品贸易,美国不断加大与日本的贸易摩擦,最终在1985签订广场协议,迫使日元升值,使日本的贸易条件迅速恶化。

所以美国希望通过这次贸易摩擦,达到经济上打压中国,外交上孤立中国的战略。从而迫使中国妥协并接受其谈判条件,就像日本当时所做的那样。

但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WTO中国研究院院长屠新泉看来,美国此举是“老脑筋”,把80年代的老办法搬到现在是对时代和中国的误解。中国在经济上不依赖美国,会自主决策。

赵萍进一步分析说,首先,中国与日本不同。虽然外贸在中国GDP中占比较高,但由于日本是岛国,可供整合的国内资源很少,回旋余地不大。中国是一个大国,不仅经济总量大,而且幅员辽阔,经济梯度发展空间大。因此,中国在处理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时,可以更多地利用国内市场来吸收外部压力。

其次,从外交角度来看,当时中日两国的情况不同。作为美国的盟友,日本一直依附于美国,而中国一直独立发展。更重要的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如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让更多国家享受到中国发展的成果。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崛起,以* * * *建* * * *的方式参与全球治理,与美国的单边主义和美国之上的全球治理理念有很大不同。“所以我认为美国在中美关系中重演美日贸易摩擦的历史是一厢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