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中国开放经济的水平,提高中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根据投资发展周期(IDP)理论,我国目前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二阶段,应从战略研究的角度,对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20多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来”战略。通过以“引进来”为主的对外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渐接轨,有效的利用了大量的国际资金和技术,弥补了工业化过程中的资金与技术的巨大缺口,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第八条提出:要继续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赋予企业更大的境外经营管理自主权,健全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监管机制,促进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是我国今后改革开放新的目标与举措。

一、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走出去”战略是与“引进来”战略(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管理、商品和服务等)相对应而言的。广义的“走出去”战略包括货物与服务出口、劳务输出、国际融资、国际旅游以及对外投资等企业跨国经营的各个方面。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企业以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从而达到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本国经济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目标。“走出去”战略可以大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商品输出层次,是指货物、服务、技术、管理等商品和要素的输出,主要涉及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以及工程承包等;第二个层次是资本输出层次,是指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涉及的是到海外投资建厂和投资设店。如果一家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发展到了第二层次,特别是海外投资到了一定规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企业)后,那么这家企业也就成为跨国公司。改革开放以来推进“引进来”战略是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引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

1.“走出去”战略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国际贸易大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4221.2亿美元,其中出口为7620亿美元,进口为6601.2亿美元,我国的贸易规模已占世界第三位,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达到6.5%。然而,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以下难题。其一,出口进一步扩张难度增大。美、日、德等贸易大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出口贸易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以后,增速将会放慢。其二,国内产业保护余地缩小。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承诺的兑现,国内市场必须进一步开放,贸易壁垒将逐步消除,保护措施难以继续。其三,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中国由一个贸易小国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大国,冲击了原有的全球贸易格局,触动了其他一些国家的贸易利益,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自我国“入世”至2006年6月底,***有32个国家或地区针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措施调查288起,涉案金额71亿美元。其四,我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根据海关提供的资料,我国大宗出口商品中,出口总额增长幅度不及进口总额增长幅度的产品有很大一部分。自1993年建立贸易指数统计以来,我国的出口量指数一直高于出口价格指数,而进口量指数却低于进口价格指数,总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2.“走出去”战略能够避免原产地限制。据统计,我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发生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贸易摩擦的解决需要通过不断的磋商和协调,如果磋商和协调不能解决,也可按照WTO的有关规定进入争端解决程序。另外,“走出去”战略也是摆脱困难的重要选项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方式也应多样化。一些受到配额限制的产品,如果中国企业在境外生产,就可以改变原产地而绕开配额限制。企业走出去,扩大出口商品的海外市场,既能够保证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也能够改变产品的原产地,规避贸易壁垒。如海尔、TCL、长虹、康佳等有实力的彩电企业纷纷选择走出去的策略,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向欧美出口,绕开对出口原产地的限制,减缓美国倾销裁定的负面影响。

3.“走出去”战略能够实现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合理统筹。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强者恒强的奥秘之一,就是因为它们很早就实行了“走出去”战略,以跨国公司的跨国投资和贸易活动为主导,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来获取最大利益。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起步已经很晚,已经丧失了一些重要的发展机遇。进入21世纪,几乎一切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规模贸易活动和投资活动,都以跨国公司为主体或载体进行。目前,我国无论是在第二产业还是在第三产业,其技术进步与发达国家都有很大差距。另外,国际上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竞争更是形势逼人,各大跨国矿业公司基本上控制了全球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我国矿业公司的选择余地日趋减小。

只有采取“走出去”的战略,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结构优化和战略性调整;才能促使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才能促使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积聚的巨大能量得以释放,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4.“走出去”战略能够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目前,我国不断的上升的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猛增、国内资源流失浪费、人民币汇率形成新的升值压力、加大中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尤其是美欧贸易摩擦等隐患。鼓励企业“走出去”,可以解决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我国作为一个对外直接投资基数很小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无疑更加广阔。已成为贸易大国的中国,利用传统的贸易政策与措施来刺激外贸增长的余地已经相对狭小,那么加速对外投资将成为拉动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良方,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

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作为研究对象,认为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发达国家企业对市场的垄断、产品差异、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技术、雄厚的资本实力等因素。根据这些传统理论,有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是处在转轨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企业的整体规模小,掌握的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主导产业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我国企业尚不具备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竞争的实力。因此,目前不宜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而是应该立足国内。然而要保持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我国应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英国著名跨国公司研究专家邓宁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并且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直接投资流量与人均GNP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GNP水平提高,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周期性规律,周期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前工业化相关的阶段,几乎不存在直接投资的流入及流出,较少吸收外资,没有对外直接投资,净投资额为零或接近零的负数。处于这个阶段的国家,人均GNP低于400美元,属最不发达国家。第二阶段,由于基础设施等一些区位特定优势的发展,外国资本对这类国家的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这使得流入的直接投资存量增长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是对外直接投资额很小,净对外直接投资额表现为绝对值不断扩大的负数,人均GNP位于400美元~1500美元。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第三阶段,国内企业所有权优势不断增长并更具特色,为寻求资源、市场及战略性资产,这些国家的企业开始进行对外投资。由于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在减少,或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快于吸收外资的增速,净对外直接投资额表现为绝对值不断减小的负数,这类国家的人均GNP位于2000美元~4750美元。随着这些国家成为净对外投资国,它们开始进入第四阶段。第四阶段,企业所有权优势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母国特定的优势。对外直接投资比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更快,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为正值,且呈增长趋势,人均GNP在4750美元以上。1988年,邓宁又提出第五个阶段的理论。此阶段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绝对值呈现减少趋势,继而开始围绕零水平上下波动,与此同时,该国外来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都在增加。与前四个阶段相比,第五个阶段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程度大大减弱,而更多的取决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叉投资。目前,只有美欧日等极少数发达国家处于第五阶段。

如果将中国的投资发展过程比照上述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以投资总量的变化来划分投资发展阶段,大致是这样的:1979年~1991年经历了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一阶段,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都很小,用我们的数据粗略计算得出,1979年~199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年增长率为11.15%;1992年~2004年处于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二阶段,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规模较大,对外直接投资也有了一定规模,净对外直接投资额表现为绝对值不断扩大的负数。据计算,1992年~2004年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46.38%,可见与第一阶段相比有了明显提高。我国目前的人均国民收入已经突破1000美元,按照邓宁的投资发展模型,正处于第二阶段,即吸收外资大于对外直接投资。显而易见,从1979年到2004年,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对外投资的速度。199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商投资的比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东盟国家的平均水平。此后的年份,中国吸收外资一直高居世界前列,2004年更是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吸收外资的国家,但同时我国对外投资增长缓慢,这与邓宁的投资发展理论是相吻合的,这正是投资发展第二阶段的典型特征。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思路

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有些企业已具备了跨国经营的能力与资金实力,应该在经济发展和投资发展二者互动之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发展对外投资,可以在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水平上解决对外贸易发展的瓶颈,促进我国由投资发展路径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化。

1.实行GNP核算体系,实现从GDP到GNP的跨越。从1985年起,我国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正式采用GDP对国民经济运行结果进行核算。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不断发展,但与我国吸收外资水平差距还很大。从1993年起,我国已连续11年居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首位。与之对应的是,1993年以来我国各年的GDP都大于GNP,并且差额越来越大。以2001年为例,当年我国GDP为95933亿元,GNP为94346亿元,两者差额为1587亿元,也就是说,2001年,外商来华投资和来华打工新增加的价值之和比中国人在国外投资和劳务输出新增的价值之和多1587亿元。GDP与GNP差距扩大折射出我国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发展的失衡,说明我们的企业还远远没有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我们应该从单纯重视GDP,转向更加重视GNP,寻求“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协调发展,这是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能力的重要体现。商务工作应发挥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在利用外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应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总之,要逐渐用GNP核算体系来观察中国经济国际化的水平。

2.“走出去”战略应贯彻多元化策略。所谓多元化,就是“走出去”既要重视发达国家,也要重视发展中国家。从国外经验和我国实践看,之所以要贯彻多元化的策略,首先是遵循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规律,其次有利于减少对某些国家的过度依赖,分散投资风险。当前,我国境外投资的多元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从区域流向看,我国港澳地区比重较大,欧美发达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相对较少。贯彻多元化方针,应努力开拓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水平,在发达国家投资设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或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公司。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广阔、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我国的产品和技术对这些国家和地区比较适用。因此,投资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潜力很大,应加大开拓力度,增大到发展中国家去的比重。

3.应按照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实现长远发展的要求,确定“走出去”的方向。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因此,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按照有利于产业升级、有利于实现长远发展的要求,引导企业“走出去”的方向。对石油、金属和非金属矿产、木材等短缺资源,要更多地通过境外投资来解决。对我国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业,要把技术、设备带出去,在境外寻求合作与发展,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分享比较利益。

4.应鼓励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中国是否能够早日进入投资发展周期的第三阶段,国内企业的竞争实力是关键因素。所以,我国企业可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更多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使得我国的对外投资逐步增加直至超过吸收的外商投资,成为净对外投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更好的整合配置优势资源,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应鼓励各种类型的优势企业走出国门,大胆在海外创业,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通过“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我国的经济发展空间。一些国有企业规模大,实力强,有资金、技术的优势,应成为“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导力量。非公有制企业具有自我约束力强、市场敏感度高、经营和管理方式灵活的特点,应创造条件,鼓励其积极开展境外投资活动。

5.政府应为“走出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靠企业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支持。政府应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对境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和规划指导,建立海外投资和企业的工作机制,完善管理体制,同时设置必要的设计必要的政策激励,加大金融和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金融、信用等服务体系,在用汇、出入境等方面改进管理,在人才培训、信息咨询等方面改善服务,为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