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ERP的FBA发货怎么样?
如果没有业务,没有业绩,成本是必然的,但是没有更多的利润来补充。原本准备的资金消耗越来越少,手里能用来经营周转的钱越来越少;就连生意红火的卖家也为此烦恼。有些钱在股票里,有些钱在空中飘着,有些钱还在亚马逊的账户里。每次贷款,他们都是付钱给业主付房款,付钱给供应商付货代,付房租,水电等等。随着他们业务的增长,赚取的利润总是有限的,而业务增长所需的补充资金似乎是无穷无尽的。结果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
所以,对于使用FBA发货的卖家来说,资金永远是最大的顾虑,一旦大量备货,经营风险成倍增加。当你在FBA仓库有大量货物,账号有限怎么办?上市收到差评,销量下降怎么办?遇到恶意竞争对手,被对方恶搞甚至篡改你的房源怎么办?......如果你一直问这样的问题,几乎可以问出十万个“怎么办”,而每一个“怎么办”都可能是让你损失惨重甚至致命的风险。
正是因为潜在的隐患如此之多,很多卖家开始自问:是否真的有必要采用FBA发货,是否可以自行发货操作?
FBA发货的优势不言而喻,比如更高的账户安全系数,更大的可上市流量,更多的订单,相对更高的产品价格等。(> & gtFBA创建交付计划的流程和常见问题的详细描述)。但缺点是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风险可能会瞬间爆发,货就不回来了。之前的利润能否填补滞留海外的库存值得怀疑。
相反,自发货最大的好处是,相对于FBA库存的不可控和占用资金,自发货的库存在自己手里(甚至在供应商那里),卖方不仅可以控制库存风险,还可以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在这一点上,自送模式比FBA送有很多优势。但是,有利有弊。缺点是客户下单后,如果操作不及时,订单有效跟踪率不达标,可能会影响账户的表现。如果账户的业绩指标不达标,可能会被平台限制发货权限,账户的销售权限可能会被移除。在消费者方面,也可能因为收货太慢而引起纠纷,留下差评。
但无论如何,如果是自己发货操作,卖家在资金方面的压力可以大大减轻。对于卖家来说,权衡利弊后的选择是最重要的。
从我过去经历和接触的卖家的一般情况来看,在亚马逊平台上,FBA发货是主流和标准,能够采取自发货并保证账户运营长期稳定的少之又少。
走自提的卖家,大多是店铺群殴,一个账号挂了,然后新账号很快推上去。这样反复,虽然也能赚钱,但也够了。而且大部分以自发货方式运营的卖家,还是依赖于配送货物的模式。对他们来说,最大的运营技巧就是SKU足够多,产品更多,哪怕一个产品一天产生一个订单,也会被汇总。
走FBA发货,做得好的卖家大多采取“精挑细选,精细化运营”的策略。店里的产品不多,每件产品的选择都要精挑细选,保证市场容量足够大,利润足够高,保证产品更新慢,没有潜在的知识产权纠纷。然后,选择了一个产品,即使孤注一掷也要造起来。
所以不能完全否定自送的运营模式,也不能过分夸大FBA的作用。对于每一个卖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营模式。对于寄生在第三方平台生存发展的我们来说,我们的首要目标只有一个:在遵守平台规则的基础上赚取适当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