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兰州大学自主招生简章及报名条件

为进一步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进科学选拔,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选拔特殊人才,结合兰州大学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办学特色,我校继续实施自主选拔招生,选拔具有学术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本科生。

一.领导机构

兰州大学自主选拔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具体工作由学校本科招生办实施。

二、招生计划

我校招生计划为本科生4600人,自主选拔招生规模控制在总招生计划的5%。

三。招生专业及申请条件

自主选拔录取主要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为充分发挥考生特长,在培养阶段实现“因材施教”,我校按照8个学科(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外语、数学信息、生命化学、地球科学、医学、草原科学)进行自主选拔录取。符合高考报考条件,并符合下列任一条件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1)高中阶段获得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省级以上二等奖者,或同时获得两个不同学科省级以上三等奖者;

(二)在高中阶段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获得省级二等奖以上;

(三)在高中阶段参加科学研究和训练,并取得一定成果,表现突出(必须有成果发表证书);

(4)对语言文学有真实兴趣和特长并有发展潜力者(需提供相应特长证明);

(5)高中同一单科期末考试至少3次取得全年级前5%成绩者(须提供加盖学校公章的排名证明);

(6)中学阶段连续五年以上赴俄罗斯、日本、德国、法国留学并取得外语优秀成绩者(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四、报名方式

(一)报名方式

我校将接受考生自荐申请。考生所在中学(单位)或原毕业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也可提供真实姓名的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二)报考专业类别选择

报考我校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网上报名时选择按大类填报。各大类详情见附件1。每位考生只能选择一个专业类别填表,考生选择的专业类别将作为填报高考专业的依据。

(三)网上报名

申请我校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须于3月2日9:00至3月6日18:00期间登录“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zzbm/),按照系统的报名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填写并打印《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申请表》。

(四)申请材料的准备

1.填写《试点高校自主招生申请表》并加盖学校公章(注:申请表须由网上报名系统生成,下载后打印);

相关获奖证书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2份(均须加盖学校公章);

3.个人申请报告(学生自己写,主要说明自己的特长、学校专业知识和未来发展,字数在1000字以内);

申请材料必须用A4纸打印,按上述顺序装订(不需要封面)。

(五)申请材料的发送

考生申请材料由考生自行邮寄;实名推荐信由推荐单位或推荐人亲自邮寄。所有申请材料须于3月17日前(以邮戳日期为准)以EMS方式寄至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秦桧楼242室,邮编:730000)。材料逾期或不全将影响评估资格(申请材料不予退还)。

动词 (verb的缩写)选择程序

(一)材料的初步审查

我校将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考生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材料不全者不予审核)。通过材料初审的考生将获得参加我校自主选拔和录取考核的资格。请报考考生于4月底前在兰州大学本科招生网()或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查询材料。

(二)评估时间和地点

6月14日考试在兰州大学校园内进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3)评估表

按照学科分类进行自主选拔和录取考试。考试形式由笔试和面试组成,主要考察学生的学科特长、创新潜力、科学思维、人文素质、社会责任感和人格特长。具体考试计划将在考试前另行通知。

(4)资质认定

按照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质量优先于数量的原则,我校将按照面试成绩×60%+笔试成绩×40%(笔试和面试成绩均折算为100的满分)对综合成绩进行排名,并参考学生特长和中学成绩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合格名单。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报考的考生适当倾斜。学科特长突出的考生(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数进入全国决赛并获奖)可免试,直接获得自主选拔录取资格。

自主选拔录取合格考生名单于6月22日前在兰州大学本科招生网()和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公示。

不及物动词自愿报告

经我校确定具有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全国高考,并按省级招生部门要求填报自主招生志愿。填报的专业志愿必须是具有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相应学科专业。

七。入学政策

(1)经我校确定具有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可按原籍省(市、区)多所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

(2)经我校自主选拔确定资格的考生,录取时专业类别中符合考生资格条件的专业之一;若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其所在省的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生办根据在本省(区、市)招生的所有高校最终投档线比例计算生成),则满足填报志愿前两名专业之一;不能满足考生专业志愿但服从专业志愿调剂的考生,调剂到考生合格的学科大类,不服从调剂的予以辞退(确定专业时,以考生在我校自主选拔录取系统中填报的专业为准)。

(3)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特长、兴趣和培养潜力的优秀学生,入学后同等条件下优先进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点项目”(崔莹学院简介见附件2)。

(4)通过自主选拔录取的考生,入学时不得以专业为由申请转专业。如愿意转专业,可在一年后根据《兰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申请转专业。

八。监督措施

(一)在我校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将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加强管理,严格遵循程序。我校监察部门全程参与,接受社会监督和投诉(监督电话:0931-8912159)。

(2)合格考生名单报教育部和考生所在省级招办备案,并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我校招生网站和考生所在中学进行公示。

(三)相关中学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把关考生报考材料的真实性,报考人员应诚信如实申报相关材料。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录取资格。

九。联系信息

电话:0931-8912116,8912748传真:8912229。

邮寄地址: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秦桧大厦242室,邮编730000。

兰州大学主页网址:

兰州大学招生办网站

兰州大学招生办邮箱:zsb@lzu.edu.cn

X.如本简章与教育部招生政策有不一致之处,以教育部相关政策为准。

XI。本简章由兰州大学教务处招生办负责解释。

附件1:兰州大学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科大类划分

附件2:兰州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崔莹学院简介

附件1:

兰州大学自主招生学科大类划分

一个主要学科的名称授予学位,以招募候选人。学院所属人文、汉语言文学、文科文学、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文学、新闻与传播学(含新闻学、广播电视学2个专业)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广告学文学院、哲学院、哲学院、社会科学史基地班历史学历史文化学院(含历史学、世界史、历史学、民族学、法学、外语、英国文学、外国语学院、俄罗斯文学、日本文学、德国文学、 法国文学、社会科学、社会学、法学、哲学与社会学院、教育学、教育学院、法学、法律与法律知识产权法思想政治教育法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含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法学院管理学管理基础班管理学文理兼招管理学(含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行政管理类专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理学院教育经济学基础班经济学院经济学(含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统计学)经济学数学信息数学基础班理科数学与统计大学数学(含数学与应用数学、 2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安全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商务工程教育技术科学教育学院物理基础课科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科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工程材料物理工程材料化学工程核基础课(核物理与核技术方向) 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理论与应用力学基础班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工程基础班土木工程与力学理学院(放射化学方向)工程化学核化学工程与核燃料工程(包括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与功能材料)生命科学理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包括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生态学3个专业)大气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大气科学(含大气科学与应用气象学)地理基础班(含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科学工程环境工程地质资源(包括地质学、 地球化学2个专业)物理科学学院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物理科学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地质工程学院工程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技术物理科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管理学口腔医学药物学草原学草原学基础班农学科学草原农业科技学院草原学农学农林经济管理管理学。

招生专业以官方公布为准。

附件2:

兰州大学“基础学科尖子生培养实验计划”

——崔莹学院简介

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基础学科国际领军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部署,教育部分别于2009-2010在北京大学召开会议。作为计划实施的19院校之一,兰州大学于2010年8月成立崔莹学院,作为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试点的平台,全面负责计划的实施。学院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人文(文史哲)英语课,探索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学院定位:是兰州大学探索本科培养和管理模式国际化的荣誉学院;它是优等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个性的重要基地。是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特区。

培养目标:国际视野、乡土情怀、责任担当、广博知识、引领潜力、社会栋梁。

师资力量:60%的老师选自学校和国内,其余聘请国外名校。

培养模式:按照国际通行的三学期或四学期制安排教学,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依托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文科实验平台开展相关课题研究;通过联合培训、暑期学习、短期考察等方式开展国际交流。

招生形式:15数理化生;英语班有20个人。

毕业去向:保送世界一流大学或研究机构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