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铸就梦想|创新铸就梦想,创业开启未来

1988年,在古老而年轻的中国,科技终于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火炬计划”得以实施。1991年,包括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内的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兴起。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长春高新区成就了裴然,特别是十五期间,长春高新区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建成了长春西南部的绿色科技新城:长春市1/2的财政收入产生于此,长春市大部分国家级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分布于此,长春市一大批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诞生于此。长春的出口产品大部分来自这里,综合发展实力在所有国家高新区中位居前列。在科技部2003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估报告中,长春高新区综合权重在53个国家高新区中排名第四...

人才金字塔支撑着未来

人才是第一资源,得人才者得天下。长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苗若愚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1999上任时提出实施人才兴区战略,管理人才,细分人才层次,打造人才金字塔,为各类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百科药业总经理孔伟来了,吉大天元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煦来了,吉林天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晓波来了...一批批海外学者来到长春高新区创业。目前,长春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已吸引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回国人员22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6人,引领和创办了152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长春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成为“海归”创业的沃土。

海外学者创业园的成长,只是长春高新区成功实施“金字塔”人才战略的一个缩影。如今,长春高新区已成为汇聚各类人才的人才谷,成为长春乃至东北地区的智力密集区。有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18所全日制高等院校,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华英长春研究所、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39所国家和省直属科研机构。目前,科技专业人员近5万人,占全区从业人员总数的近一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8万人,占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总数的近三分之二。6000多名高级人才参与创业。它已经成为培养知识型和专家型企业家的摇篮。

知识产权制度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2002年7月,长春高新区被国家批准为第三个国家实施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这个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北方的春城,也激励了很多中小型科技企业。长春第一光学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昌友对此深有体会。他说,“诚信市场不是一个企业能做的。走在行业前列的公司越多,他们就越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向内涵要空间,向知识要效益,是长春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的初衷和主题。

1999,长春高新区率先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口号。“十五”期间,以实施和完善知识产权战略为重点,努力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初步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机构为支撑、产业为基础的区域创新体系。

在长春高新区的精心引导和鼓励下,全区科技创新呈现出竞相办院的企业与积极与医院合作的企业双向互动、双向延伸的可喜局面。全区400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华英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许多重要科研成果在高新区得到了转化和产业化。该地区有400多家由大学和研究所创办的高科技企业。童渊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软吉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7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吉大与长春高新区合办的吉大科技园,近百个项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吉林天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民营资本与知识资本相结合而诞生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公司自2001成立以来,一年内先后建立了四个国家实验室,申请了九项国内专利和一项国际专利。宏达集团研发生产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河北210指纹手锁”在世界消费电子产品评选中一路过关斩将,击败美国、欧洲、日本等知名企业的产品脱颖而出,被测评机构CEA授予“最佳创新奖”,被誉为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奥斯卡”。拜克制药公司研制的混合艾滋病疫苗已于2004年获得国家临床批准,成为我国首个进入临床研究的艾滋病疫苗...

目前,长春高新区已申请专利4000多项,获得授权2000多项。开发实施高技术项目1400多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89项,国家863计划63项。国家知识产权局在长春高新区建立的唯一的医药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和最大的医药专利信息库已经开通并投入使用。金鹰工业、中科华英等100多家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品形成了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产业规模。自主创新产品产值占该地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60%。

专业园区引领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5年6月3日65438+2005年2月3日,吉林省光电领域最大的合资项目――PLED平板显示技术及产品项目签约。吉林省省长王民高兴地说,“通过长春高新区建立的平台,将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到长春。”

为了迅速壮大科技产业,长春高新区首先制定了科技产业布局。根据长春的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他们将生物医药、光电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确定为高新区的五大主导产业,实施园区带动、大项目配套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五大主导产业发展。2005年,长春高新区五大主导产业共实现收入720亿元,占全区经济总量的90%。先进制造业拉长了长春的汽车产业链,医药、光电产业都成为长春的主导产业,新材料产业成为长春的优势产业。长春高新区的工业实践开创了吉林省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的摇篮

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高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建设服务型政府,让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强化孵化功能,成为长春高新区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追求和信念。

长春高新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杜说:很多高校的老师、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都没办过企业,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拿项目去找资金和合作伙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所以我们会帮他们申报项目。我们负责可行性研究的费用,包括项目论证会费用、专家咨询费和评估费。从孵化企业注册到申请创新基金到提供办公场所,我们都提供免费服务。

长春金赛制药有限公司是较早入驻长春高新区的企业之一。公司总经理雷锦博士于1994年底回国创业。在比较了北京和南方的几个城市后,他选择了长春高新区创业。1995,他创办了长春金赛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发。1997长春高新区出资7000万支持雷锦创业,雷锦出资2000万技术,* * *成立长春金赛制药。

“十五”期间,金赛医药公司、迈达科技集团、吉大郑源公司、吉林天药集团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长春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迅速成长起来,成为行业龙头。如今,这些企业已成为长春高新区五大主导产业的骨干和希望。

环保品牌打造梦想家园。

为构筑环境优势,长春高新区制定了“发挥科技优势,珍惜自然资源,保护发展环境,建设绿色新城”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十五”以来,已投资5500万元重点建设供热锅炉房。投入6500万元美化绿化环境,使高新区绿化率达到41%,并在永春江两岸修建了20余米宽的绿化带,形成了绿色空间。仅2003年,长春高新区环保投入就达2.75亿元。2002年,长春高新区在东北地区率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际国内双认证。长春高新区选择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发展道路,初步走出了一条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为打造一流软环境,长春高新区在全省首创“一站式”“一张网”服务,全力推进政务公开制度、首接责任制和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打造软环境“直通车”品牌工程,开通企业投诉热线,加强区内干部与企业联系,帮助企业解决相关实际问题。高新区新政务大厅共有46个对外审批服务窗口。中介机构发展到12类近100家,成立了总商会,为管委会联系企业、区内企业交流互助搭建了新的平台。10个公共技术平台相继建立,很好地满足了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

为营造创新文化氛围,长春高新区注重表彰奖励创新企业、创新人物和创业精神。在高新区的高校和科技企业中,科研、学习、创业的氛围浓厚,一种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崇尚知识、崇尚竞争的精神悄然形成。

一家跨国集团公司的老板在长春实地考察后,给长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苗若愚发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他说:你们长春高新区是一个充满文化气质的群体,从中我得出结论,高新区的未来充满希望。不久,他和美国合伙人来到长春高新区投资定居。

积少成多,写出精彩的“十一五”

根据国家、省市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蓝图,“十一五”期间长春高新区的总体发展思路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进一步激发创新能力,提高运行质量,增加投资总量,拓展空间容量,努力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努力把长春高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科技园区。

因此,未来五年,长春高新区将重点培育壮大一批自主创新企业集团。到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将增长到1000家以上;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资金上亿元的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应达到60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发展到100个,企业研发机构达到1000家;d投资平均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从事研发;企业员工中积极分子的比例平均达到30%。重点打造三大服务平台:公共R&D、知识产权和中介服务。依托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重点建设软件开发、光电展示、生物疫苗、现代中药、功能材料、媒体传播等10 R&D平台,为各类创新主体低成本、高效率获取各类创新资源提供便利条件。加快“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2010年,该地区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40%,占我市专利申请总量的60%。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纽带,引进和建立100多家中介服务机构。重点拓展企业孵化、人才创业、国际科技合作三大基地。到2010年,区内孵化器总面积达到65万平方米,区内外培育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00家。长春留学人员创业园要有500名博士,300多家企业。

“十一五”期间,长春将重新整合产业资源,突出发展“两大支柱、三大主导、五大重点”,实现产业分工特色化、产业定位差异化、产业层次高端化、产业布局园区化。因此,长春高新区将把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媒体传输四大产业集群作为培育和发展的战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