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乐集团的R&D实力

天乐科技团队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

1.以博士后研究中心为依托的研究生科技团队:

2.由技术部门和信息中心的工程师和大学毕业生组成的科技团队;

3.CAD/CAM中心和技术班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团队。

数量和分布

工厂成立之初,只有葛南耀、张国邦等几个老师负责科技工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天乐科技团队随着国家改革开放、人才流动政策和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壮大,科技人员数量随着研究领域(电声、数码、音响)的拓展而增加。2008年,集团公司科技人员680人。职称、专业、学历分布如下:

按职称分:相当于高级工程师级别9人,工程师级别69人,中高级科技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11.5%;相当于助理工程师207人,技术员395人,初级科技人员占科技人员总数的88.5%。

分专业看,机械(模具)151人,电子(信息)技术165人,化学化工38人,经济贸易66人,财经54人,其他科技人员206人。

按学历分:博士1人,硕士5人,大专364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53.6%;中专毕业生205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30.1%;初高中文化项目111人,占科技人员总数的16.3%。1994年初,厂办电声研究所成立。当时国内没有电声器件的研究机构,也没有电声器件专用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厂家。许多技术问题需要通过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来解决。另一方面,校办工厂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声配件生产企业,也应该在产品的科技含量上有所突破,为我国电声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考虑到这两个方面,1994年5月,经嵊县科委批准,成立了嵊县电声总厂研究所,召集公司30多名科技骨干作为研究所成员。研究所的任务是研究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研究所很快开发出新设备和新产品,如锥体共振频率自动测量分级机(与南京大学合作)、钛圆顶振膜、喷雾闪光锥等。截至1996年底,已取得74项科研成果。

1997年初,地址迁至天乐大厦四楼,工作人员增至60余人。聘请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教授和中国电声行业专家组部分专家为技术顾问。科研人员通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共同努力,先后开发出注塑音盆、蜂窝盆、生物盆、陶瓷、扁线音圈等新产品和TL-3自动仿型机、YCZ-Z130音盆自动成型机、线路板自动铆接机、异形涂胶机等新设备。该院先后完成公司级科技成果219项,获得嵊州、绍兴、浙江及全国科技进步奖57项。其中国家电声行业二等奖8项,浙江省二等奖2项。技术中心

1998年9月,经浙江省经贸委批准,成立企业技术中心,依托当时的电声研究所和CAD/CAM模具加工中心,开展电声专用设备和模具的研发与应用、高档电声产品的研发和自主创新服务。2008年,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架构包括:博士后科技工作站、省电声器件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省电声产品检测中心。2008年,技术中心共有技术人员250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59人。中央色委会制度,市场化行动,企业化管理。

企业技术中心与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院校合作,研发了布边胶、电声测量系统、自动抄纸机、轮转自动抄纸机、模具设计系统、自动定位支撑机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玄武岩纤维编织盆、PU边复合盆、发泡橡胶边复合盆、PMI复音盆、TPX复音盆、RPM纸盆、编织PP盆、磁带高音振膜等。中心自主研发的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PMI复音盆和TPX复音盆分别为省级和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RPM纸盆、编织PP盆注册为浙江省科技成果。2007年,非纸浆扬声器纸盆及其制造工艺获得专利。同时,中心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外观专利3项,实用新型8项。技术中心在集团公司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博士后工作站

2005年2月,经浙江省人事厅批准,天乐集团博士后研究中心成立。2006年6月5438-10月,工作站引进何向明博士,从事T铁和U铁工艺改进研究。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在T铁上模展平模具材料的更新与使用研究、T铁心部毛刺去除工艺研究、T铁磷化工艺规范、T铁冷镦盘条开裂问题解决、T铁加工新工艺研究、T铁退火调整等6个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了多项技术难点,提高了产品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完成学术论文2篇,其中一篇被SCI收录。研究工作的重点主要是生产工艺的调整和改进。在具体原因和理论缺乏大量基础实验工作的情况下,要在解决过程的前提下做更多的实验和理论总结工作。具体研究课题如下: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T形铁成形过程中力的理论分析计算和T形铁的设计流程;不同蘑菇头尺寸和变形率的T铁冷加工磷化膜的最佳工艺。

2008年7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天乐集团博士后研究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博士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