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王德一年交多少税?
因为我在国内收入654.38+00万,要缴税680万,得到320万,而在美国,我只缴税400万,剩下600万。"
当时,曹经商多年后周游世界,系统地总结了各种信息。不难发现,美国政府和各界精英早已知道,他们原来的政策需要调整或修改,虚拟经济不可能长期推行下去。
美国驻各国大使馆正在通过个人访问或组织会议的方式积极宣传美国政府的投资促进政策。很明显,美国正在寻求经济转型。
曹王德当时认为,这印证了一件事:“现在选择投资美国制造业,是黄金时代。”
这是一个企业家敏感的嗅觉。
福耀在美国投资可行性报告所需的环境调查已经完成,下一步是制定投资战略。
多年与全球汽车厂打交道的经验告诉曹,各大汽车厂作为制造航母,都非常重视零部件供应商的培养、发展和管理,各自的体系对供应商都有严格的要求。
汽车玻璃更是如此,要求具备原厂玻璃的生产供应能力、汽车玻璃产品的同步设计能力、新技术的创新设计能力、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等。,最后说到自己的产能。
回顾过去在中国建厂的成功经历,曹清楚地知道,30年前他就开始做汽车玻璃,他的远大志向是“为中国人做一块属于自己的玻璃”。
期间我历尽艰辛,克服一切困难,永不放弃,实现了当初的志向,靠的就是这种正确的目标追求,其次是高度负责的态度。
时机结合商业经验,福耀玻璃在美国的工厂正式成立。
与此同时,一些关于曹的不良评论和视频也不断涌现,社会舆论不断。网上的人都说“曹跑了”、“别让曹跑了”等等。
另外,当时李嘉诚正在抛售国内物业,转战国外市场。每个人都在用放大镜看着它。还有谁跑了?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人的水平。为什么他们总是只看到中国人出国,奔驰宝马福特本田?他们都在中国有投资。他们也是从自己国家跑出来的吗?”“我们应该关注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和中国的投资环境。”曹面对媒体说。
事实上,福耀在中国投资了9个国家,16个省,都是以集团的名义,集团总部在中国。
面对流言蜚语,福耀的员工也表示紧张,但曹表示,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他没有做错什么。
福耀当时在美国做投资报告时发现,美国的能源价格更低,电力和汽油价格只有中国的一半,天然气价格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如果把国产的产品运到美国,光交易环节就占营业收入的15%,根本没有优势。
这也是福耀选择直接在美国建厂的原因。
事实上,曹王德真的没有跑,他还把在美国学到的东西和赚到的钱带回了中国。
曹发现,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努力,已经建立了成熟有效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美国人口不到一亿的慈善组织有近200万个,其中80%是由企业或企业主家庭资助的。
受益于如此庞大的公共福利体系,带来了今天美国的社会稳定、繁荣和强大。
这让曹想起了父亲以前的告诫:有福必先有难,幸福从量中求。
曹明白做公益的意义。30年来,他通过捐款帮助了数万名学生完成学业,帮助了10多万社会贫困户,修建了学校、公园、道路、寺庙、图书馆,捐款总额超过6543.8+00亿元。
因为曹经营的企业非常好,美国为了留住他,给曹的家人发了绿卡。后来,曹把绿卡还给美国,因为他认为福耀是中国汽车玻璃的代名词。如果他留在美国,中国就不会有自己的汽车玻璃。
曹还告诉三个孩子,如果他们留在美国,他们将无法继承一分钱。
曹对媒体说,那些移民国外的人不是企业家,只是小老板。真正的企业家是有责任的,也是会对历史负责的。
曹从一个身无分文的穷青年成长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其经历令人钦佩。
在大众的呼声下,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自传《心即菩提》。
书中既有曹小时候清贫生活的艰辛,也有创业和逆袭的激情。它是曹体悟到先人“谋发展、济天下”的真谛和价值后所写的一部著作。
曹在书中毫无保留地写道,无论他如何待人接物或经营技巧。用他的话说,他希望给年轻人一点启示。
这本书是他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一本自传。是豆瓣上评价最高的自传书,受到数百万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