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融资的政策支持

2021随着风电政策的调整,国家不再对风电行业进行补贴,“抢装”风电浪潮退却,吊装市场暴跌,产生一系列蝴蝶效应。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少,出现了大量的闲置和转租,租金价格暴跌,大部分地区的倒班费也大幅降低。100多台大吨位起重机开始就业。......

那么,风电吊装市场跌了?其实并不是。

如今,陆海“抢装”虽退,但“双碳”目标却如火如荼。风力发电作为中国的新兴战略产业,已被置于中国能源转型的重点方向。目前,无论是西北边疆地区的陆上风电,还是东部沿海地区的海上风电,项目的开发规模都是GW级别,投资大多在数百亿,甚至上千亿。

这预示着中国风电行业即将迎来新的拐点,吊装市场即将迎来下一个“小阳春”。

以政策为风向标,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各省,都对风电项目进行了规划。

海上风电的优惠政策:

2021,山东省提出建设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和千亿山东半岛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浙江省提出重点推进海上风电发展,构建海上及远海风电应用基地、海洋能源和陆上产业基地的发展新模式。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省风电装机63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将推进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化发展,力争到2025年底装机容量达到18万千瓦,推进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发展,加快阳江、粤东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建设。......

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委员们也对海上风电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刘平指出,发展远海风电迫切需要配套政策;政协委员张海文提出如何快速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全国政协委员郝振山建议建设海上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

陆上风电的优惠政策:

同时,2022年初,针对陆上风电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仅在2月份,就有30多项政策出台支持风力发电。其中,在《关于完善绿色低碳能源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中,提出推进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建设。以沙漠、戈壁、沙漠地区为重点,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改造提升区域内现有燃煤发电机组,探索建立送受端协调机制,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控,支持新能源电力建设、联合和发展。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在部长通道新闻媒体见面会暨沟通会上,高调宣布启动4.5亿千瓦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

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风电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风电吊装市场也有望重回火爆行情。

同时,风机的质保期一般为3-5年,每年有近万台风机面临“退役”。用新的替换它们,并对它们进行维护,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燕预计,2021至2022年,风电运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275亿元和300亿元。到2035年,风力发电机组达到寿命极限的数量将超过9万台,届时风电运维市场将被引爆,对起重机的需求将增加。

加快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国家对风电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吊装行业的发展将会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