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起,烟台将探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级。

发布日期:2022年5月13日

烟台改革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

烟台改革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做家务,多参加志愿服务!从2023年起,探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级,成绩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

5月10日,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意见》,推进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提高核心素质、积极全面发展。其中对学生学习、做家务、参加志愿服务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在思想品德评价方面,重点考察学生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道德品质,以及学生的法律思维、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行为,对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

评估内容

评价内容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等。

思想品德。主要考察学生在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善良友善、责任义务等方面的品质。关注学生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等素质,关注学生的法律思维、法律观念、守法行为和参与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情况。

学术水平。主要考察学生对各门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学生的阅读。

身心健康。主要考察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以及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心理素质、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和表现。

艺术修养。主要考察学生对艺术的美感、理解、欣赏和表现能力。

社会实践。主要考察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动手操作和体验。重点是基于学生对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门课程的学习,以及参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调查探究活动。

里程碑式的成就

《意见》要求,凡能反映学生在校期间表现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都要逐一列出,作为评价结果的重要展示。

标志性成果主要包括10个方面:

1.思想道德状况。2.参加体育活动。3.参加艺术活动。4.参与社区活动。5.出版作品。6.技术生产。7.阅读成绩。8.综合实际效果。参加了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研究、“社会大课堂”和研学旅行活动的相关成果,以及教育系统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与评价。9.劳动的果实。10.其他能反映学生自身素质的实证材料。

这次改革强调了读书、家务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

在阅读上,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读书,善于阅读,初中课外阅读总量每年要达到654.38+0.5万字以上,每学期要有具体的读书笔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或教研部门及学校组织的阅读比赛和经典诵读活动。

劳动教育涉及六个方面:

家务:清洁卫生、整理收纳、烹饪营养、家用电器使用维护、家务清单反馈等日常家务劳动的质量和频率;公益性劳动和志愿服务:如积极参加助残、敬老、助弱等活动,参加景区、展览馆,参加社区卫生保洁、绿化环保、植树等服务性劳动,得到了学校和相关服务单位的认可;校内劳动:如定期打扫、美化校园承包区域,为学生值日、校内岗位提供良好服务;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工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生产和新技术的经验与应用等。;现代服务业劳动力的状况和成就;教育系统组织的劳动成果展示评比、劳动技能竞赛等奖励。

结果应用

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中招生的重要参考。2023年起,探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级,成绩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

综合评价结果包括综合评语、标志性成果、评价等级三个方面。2022年继续采用评价等级评价初中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其中,A-level学生人数不得超过学生总数的35%。当学生被判定为C级的时候,要认真把握。原则上只有触犯法律或严重违纪的学生才给予C级。

从2023年起,探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级,成绩计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一年阅读654.38+0.5万字,参加家务测评和社会志愿服务测评,是学生在综合素质测评中获得A级的必要条件。

文件要求,初中学校要重视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严格执行评价的各项制度和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学生评价,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走过场等不规范做法,不断完善评价,将其作为加强初中学生管理、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