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历史上发生过地震吗?
相关市级部门:
江门建筑的抗震能力已经达标。
北师大的报告“断言”江门地震风险高,主要有三个指标:导致灾害的烈度因素(如该市近源地震的等效震级)、承灾体的易损性指标(人口、GDP、建筑抗震能力)和应对能力(疏散、救援等应急响应能力)。江门相关部门围绕这三个方面反驳报告的说法。
至于导致灾害的烈度因素,据市科技局地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江门并非地震活跃带。近30年来,江门的地震没有超过4.2级的,如1997年6月65438+6月06日恩平4.2级地震,6月165438+10月至同年2月台山市4.1级地震。作为负责该地区建筑抗震设计和设防的主要职能部门,市建设局科技人员表示,江门市从1990开始执行1989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90年代设计建造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达到6度标准。江门市从2002年开始执行2001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到7度,而开平、恩平、台山、鹤山抗震设防烈度仍为6度。按照这个标准,基本可以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在应对能力上,近年来江门市一直在重视防灾,包括防震。今年3月27日,江门市政府发布《江门市地震应急预案》,要求各市、区、直辖市相关单位认真执行。
同时,省地震局表示,文中学术观点不代表地震部门观点,更不代表政府观点,不能作为各地防震减灾工作的依据。江门市相关部门表示,到目前为止,北师大并未派人或发函调查,该评估报告中关于江门的数据是如何获得的不得而知。所以告诉广大公众,不要太在意这篇学术论文的观点。
市民情绪稳定。
断言有没有地震,掌握逃生技巧,这是真的。
“这几天江门的天空出现了很多疑似地震的云”“晚上要在东湖广场搭帐篷才能睡觉”...记者先在江门各市、区的论坛上搜索,没有人就此事发帖评论。我看到的唯一相关帖子是在省政府论坛上发的,这些话更多的是各地网友的嘲讽;事实上,这一事件在过去一周内并没有成为江门人茶余饭后的主流话题。一方面,公众的情绪很稳定,抗震意识没有麻痹。
记者调查了一些市民对江门可能发生地震的看法。10受访市民中,超过半数认为江门不属于震区。五邑大学纺织系的小李告诉记者,江门地处珠三角丘陵地带,地表平坦,证明这里的地壳运动并不剧烈,而且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江门位于欧亚板块的南部,但南部不靠近南极板块(南太平洋),西部不靠近印度洋板块(云南、四川),东部不靠近太平洋板块(东海、台湾省)。所以江门是不存在的,至少影响不大,因为像汶川那样引起地震的板块碰撞挤压。而且江门没有修建大型水库等建筑,对地壳表面造成很大压力,人为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但也有市民认同该报道,认为江门乃至珠三角不会发生地震是一种错觉。中学语文老师小麦说,汶川地震后,地震局的专家说地震是不可预测的,所以谁也不要断言会不会发生地震。虽然有记载说珠三角从来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但谁能保证它没有积累大量的能量呢?麦老师说,很多人看了汶川地震的电视报道,明白了大灾难发生时人的渺小,灾难发生时人的伟大,最大的收获就是掌握了地震时的逃生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