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情况!他们用这种方式销毁机密文件,正常流程更复杂。

就在不久前,美国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的事件引发热议。美国政府以“保护美国人的知识产权和美国人的私人信息”为由,要求中国在72小时内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

然而后来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当晚8点20分总领馆发生了火灾。基于外交事务主权原则,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拒绝任何人进入。在休斯敦总领馆附近的高楼上,还有人拍到火焰和黑烟。之后可是休斯顿消防队和警察居然留了下来,还以“消防”的名义“包围”了我们总领馆!

我们可以分析,这次所谓的火灾,其实是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保护国家机密的行为。

因为根据《中央安委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按照规定应当退役的秘密载体,应当及时足额退役,不得自行销毁。第三十三条销毁秘密载体,应当经机关、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

但是当时领事馆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机密呢?在政府机关单位销毁涉密病媒的流程是怎样的?

大使馆和领事馆的秘密

使领馆作为一个国家在另一个国家的代表处,这些国家机密几乎是使领馆必备的:

外交系统使用的外交密码(包括相应的加密/解密设备);

使领馆所在国未来的外交政策和谈判政策;

使领馆对所在国形势和政策的分析和调查;

外交系统使用的外交密码(包括相应的加密/解密设备);

使领馆与本国之间的通信;

使领馆母国发来的一些重要政策和会议的通知。

所以,在美国政府突然要求关闭领事馆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国家机密不会泄露,领事馆选择了紧急烧毁秘密载体。

正常的秘密载体销毁过程实际上应该是这样的:

《中央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保密局关于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规定》第二十九条按照规定应当退役的秘密载体,应当及时全额退役,不得自行销毁。第三十三条销毁秘密载体,应当经机关、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并履行清点登记手续。

除按照有关规定需要退役的文件外,政府机关和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对接收的保密文件进行销毁,销毁保密文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严格审批:销毁机密文件、资料必须经机关、单位主管领导批准,严禁个人私自销毁机密文件、资料。

其次,手续齐全。

销毁保密文件和资料应当办理清点登记手续。

再者,需要有条件的地方。

销毁应当在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销毁单位进行,严禁随意销毁涉密载体,或者流入旧货市场、再生资源集散地等场所。

最后,记录并保存。

保密文件资料的发放、接收、使用、归还和销毁的原始记录应当长期保存备查,不得与保密文件资料一同销毁。

同时,文件移交保密管理部门统一销毁时,必须保密。机密文件和普通文件应分门别类捆绑在一起。杜绝机密文件和普通文件混杂在一起的生活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