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的纺织品政策

作为亚洲纺织业的后起之秀,孟加拉国的纺织产品近年来在国际纺织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由于该国拥有悠久的纺织业历史和政府合理有序的纺织业发展战略,孟加拉国正日益成为亚洲的纺织强国。纺织业是目前孟加拉国的主要制造业,是孟加拉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据孟加拉国有关部门统计,孟加拉国有4000多家纺织服装加工企业,上下游从业人员超过480万人。纺织业的兴衰直接影响着孟加拉国的就业形势、稳定、减贫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是孟加拉国经济的命脉。受人民币升值、配额限制、各种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影响,中国纺织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到非洲、南美和部分亚洲国家投资设厂,以达到“避障、弯道出口”的目的。为了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孟加拉国市场,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分析我国企业投资孟加拉国纺织业的优势和劣势,希望本文能为我国纺织企业"走出去"提供一些参考。

一、主要有利因素

(一)中国政府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孟加拉国政府积极吸引投资。

1,中国政府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企业“走出去”,特别是积极引导和促进纺织企业对外投资。因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现简要介绍如下:

①65438-0999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主要涉及五个方面:投资便利化措施、推动银行优先为纺织企业“走出去”提供贷款支持、实物投资享受一般贸易项下出口退税、外汇支持、国家对企业在境内银行的(非优惠)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和循环外汇贷款给予全额贴息。贴息按实际贷款期限计算,最长不超过3年。

②2005年,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企[2005]255号)。支持方向有三个:一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企业前期费用直接补贴。纺织企业境外投资,前期费用是指企业在项目所在国注册境外企业前发生的相关费用,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费用、技术和业务咨询费用,补贴费用比例原则上不超过申请企业实际支付费用的50%;二是对法人银行不超过5年的中长期贷款给予贴息支持。三是补贴企业境外经营费用。

(3)2006年,国家决定用纺织品出口税收支持纺织企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和纺织企业“走出去”,实现原产地多元化。7月26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我国纺织业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纺织企业走出去的通知》。支持境外纺织工业园区建设主要包括制定园区建设贷款贴息专项政策,对园区建设企业为入园纺织企业提供的平整土地、专用厂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给予专项补贴,对园区建设企业为入园纺织企业提供的服务给予定额补贴,引导纺织企业集群式进入。支持有实力的纺织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办厂,实现产地多元化。重点鼓励有配套基础的纺织服装企业集群进入境外纺织工业园投资办厂。我们将在技术研发、咨询服务、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与“走出去”相关的前期费用等方面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降低纺织企业入园投资成本。对企业在国外建立营销网络可给予适当资助。同时,对为纺织企业“走出去”提供组织、协调、推动服务的中介组织和龙头企业给予适当支持。

2.孟加拉国政府对吸引投资的积极态度。

我们在使馆工作期间,经常接到很多国内企业的咨询。在交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第一次去孟加拉旅游的人对孟加拉的印象都是政局不稳、治安薄弱、爆炸频发、自然灾害频发的欠发达国家,对选择在这样的国家投资心存疑虑。需要指出的是,孟加拉国政局向来动荡,执政党和反对党斗争激烈,但这对外国投资者影响不大。孟加拉国内资源匮乏,农业发展水平有限,工业生产相对落后。孟加拉国政府认为,吸引外资可以提高国内相关产业的生产水平,解决国内巨大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从而达到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目的。在此背景下,无论哪个政党上台,孟加拉国都无一例外地重视招商引资。他们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注重保护投资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实上,在孟加拉国投资的外国公民很少听说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孟加拉国政府出台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措施。

①法律依据: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孟先后颁布了以下法律:

ⅰ、1980外国私营企业投资法(《外国私人投资(促进型& amp;保护)法案-1980)

二。孟加拉国出口加工区法案1980(孟加拉国出口加工区管理局法案1980)

Ⅲ.1989投资法案(投资委员会法案-1989)

Ⅳ.1994公司法(1994公司法)

五、1996孟加拉私人出口加工区法案(1996)

ⅵ.2005年产业政策(2005年产业政策)

②政策措施

孟加拉国奉行投资自由化政策,鼓励私人投资和外国投资。根据世界银行的评估报告,孟加拉是南亚投资政策最自由的国家之一。

投资激励政策:

一、在投资准入方面,在孟加拉国投资只需在孟加拉国投资局注册,无需事先审批;对于在孟加拉国出口加工区的投资,由孟加拉国出口加工区管理局管辖。

二。对外国投资者的税收减免;出口加工区内企业自商业性生产之日起经营10年以上,所得免税(区外免征所得税5年)。如果他们不想用免税期的优惠政策,可以享受快速折旧法;对于已经享受免税期的企业,其扩大投资第二年还可享受80%折旧,第三年享受20%折旧;对于一般企业,对于初始建设或现有工业项目的改造、更新或扩建所需的资本机械和低于65,438+00%的备件,只需7.5%的进口关税和一定的补偿保证金(可退还);所有资本机械进口都免征增值税;外国贷款的利息是免税的;特许权使用费、技术转让费、技术服务费免税;聘请的外籍技术人员免征所得税三年;外国人持有的股份,在向孟加拉银行外汇管理局纳税后,可以转让给当地股东或投资者,其资本收益免税。

三。对外国投资者实行国民待遇。

四。投资领域很开放。

ⅴ.不限制资本形式和股权比例,外国投资者可享有100%股权。

ⅵ.确保外国投资不会被无偿收归国有和征用。

ⅶ.确保投资本金、利润和股息能够汇回国内。

3.双边投资保护

①避免双重征税的双边协议:孟加拉国与以下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双边协议:中国、巴基斯坦、加拿大、波兰、比利时、罗马尼亚、丹麦、新加坡、法国、韩国、德国、斯里兰卡、印度、瑞典和意大利。

(二)鼓励和保护相互投资协定。

孟加拉国已与下列国家签署了类似的协定:中国、比利时、波兰、韩国、法国、罗马尼亚、德国、瑞士、爱尔兰、泰国、意大利、荷兰、日本、土耳其、马来西亚、英国、巴基斯坦、美国、菲律宾、乌兹别克斯坦等。

③其他条约和组织:孟加拉国还加入了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和海外私人投资公司(OPIC)。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

(二)孟加拉国的比较优势

1,人力资源

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困境;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经济增长带动了劳动力需求的刚性增长。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用工荒。就广东省而言,至少有250万个职位空缺。其他省份如江苏、浙江和山东也面临着缺乏合格工人的严峻形势。事实上,中国正面临着有限的劳动力供应。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正在减弱,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正在扩大,并迅速逼近每小时1美元的门槛。

孟加拉国劳动力市场的优势:

孟加拉国只有654.38+0.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孕育了654.38+0.4亿的庞大人口。根据世界人口计划的统计,这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由于英国殖民统治的长期影响,英语在这个国家更受欢迎。因此,孟加拉国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孟加拉国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工资极具竞争力(孟加拉国规定纺织企业最低工资为1.662塔卡,约合人民币1.80元),这是孟加拉国市场吸引大量外资的关键因素之一。

2.配额、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孟加拉国的服装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这些国家给予孟加拉国的优惠待遇如下:

根据欧盟的“普惠制”和“EBA”制度(除武器外的所有商品),孟在欧盟市场享有免配额、免关税的优惠待遇。即使在“后配额时代”,这些优惠待遇仍将保留,这是孟加拉国纺织业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

②2004年及以前,孟纺织品获得加拿大、挪威、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免税免配额市场准入优惠待遇。

③在美国市场,孟加拉的成衣有30个品类,比中国少很多。近年来,孟加拉国政府一直积极游说美国给予孟加拉国服装零关税准入(像其他33个撒哈拉以南和加勒比最不发达国家一样)。据孟加拉国官员称,美国在这一点上有所松动。

下面我们仅根据关税和所得税分析,选择在孟加拉国投资服装企业的主要优势:

孟加拉国的所得税税率为37.5%。但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这项税收至少可以免除五年。选择在孟加拉国出口加工区投资服装企业,可免所得税10年,区外投资分别为5年(达卡和吉大港)和7年(孟加拉国其他区和吉大港山区)。

②在孟加拉国设立的服装企业,如果使用70%以上的孟加拉产面料,可以获得100%的孟加拉原产地证书,而欧盟进口商凭孟加拉原产地证书纺织品可以享受13.5%的退税。

据统计,中国纺织品出口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市场需要缴纳约18%-23%的进出口关税,孟加拉国纺织品出口以上国家享受零关税待遇。

单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中国服装企业要想在价格上与孟加拉同类企业或在孟加拉投资的外国纺织企业竞争,其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在孟加拉国投资服装制造,不仅没有配额限制,还能享受到令人兴奋的利润空间。

从贸易壁垒的角度来看,为了防止中国纺织品的涌入对国内纺织企业造成巨大冲击,近年来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采取的限制措施不胜枚举。虽然中欧和中美纺织品协议分别在2007年底和2008年到期,但未来欧美在贸易救济上打什么牌还是未知数。业内普遍认为,欧美不会轻易放弃贸易保护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中国纺织业在国际贸易环境中也不会一路顺风。另一方面,由于“不发达国家”的保护伞,孟加拉国的纺织企业没有一家被以“倾销”的名义投诉。这些企业天天享受着发达国家给的优惠待遇,只想着如何进一步扩大生产,根本不考虑贸易壁垒的问题。

3.两国出口市场重叠。

孟加拉国的梭织服装约44%出口到欧盟,约49%出口到美国,其余主要出口到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世界其他地区仅占其出口总额的1.6%。其针织服装约59%出口欧盟,约34%出口美国,其余主要出口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世界其他国家仅占其出口总额的约1.8%。

中国纺织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盟、美国和日本,占中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40%以上。显然,孟加拉国纺织品的出口市场与中国相似。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中国纺织企业避开国内盲目竞争、劳动力短缺、配额缺口和众多贸易壁垒,转而在孟加拉设立自己的加工基地,岂不是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轻松进入美国和欧洲的市场?

4.孟加拉国国内市场对纺织原料和纺织机械的巨大需求。

①孟加拉国纺织设备、纱线、布料的巨大缺口给我企业带来机遇。

孟加拉国的布料、纱线等原材料供应不足。孟加拉国的布制品产量几乎每年都有两位数的增长。由于市场需求旺盛,只能满足50%左右的需求,每年还有20多亿平方米的缺口。如果没有新的生产能力,预计2008年缺口将超过30亿平方米。纱线也面临供应短缺。目前孟加拉产量约30万吨/年,占需求的40%,每年有40多万吨的缺口。为缩小供需缺口,孟加拉国未来将投资或吸引外资建立一系列纺纱织布工厂,这无疑将为中国纺纱企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②中国纺织机械在孟加拉市场前景广阔。

近年来,中国纺织机械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不仅是细纱机,其他设备如清梳联、精梳机、并条机、粗纱机、络筒机和一些化纤设备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完全可以满足孟加拉国客户的需求。目前,孟加拉国的许多纺织厂使用德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设备。虽然性能优越,但价格昂贵。由于中国纺机在价格上的绝对竞争优势,预计纺机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

③中国染整行业在孟加拉市场前景广阔。

蒙古宽幅面料和针织品的生产能力和整理能力严重不足。在棉花、棉纱和织造能力的畸形发展矛盾没有得到缓解的情况下,大量急需加工的坯布与印染后整理能力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尴尬的是,为了获得原产地证书,孟加拉国的服装加工企业不得不使用70%以上的本地原材料。由于孟加拉国加工或进口的大量坯布不能得到妥善加工处理,服装加工企业往往无法满足服装生产的面料需求,导致交货延迟。据孟加拉服装制造商和出口商协会统计,孟加拉还有20多亿平方米的染整缺口需要填补,这就给我们的染整企业留下了更大的行动空间。

二、主要不利因素

(一)孟加拉国纺织原料依赖进口。

孟加拉地广人稀,农民根本不愿意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棉花,导致纺织原料严重依赖进口,这是孟加拉纺织业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据统计,孟加拉国纺织业使用的95%的棉花、80%用于织造的纱线和70%以上用于印染的坯布都需要靠进口来满足。因此,孟加拉国的纺织原料供应严重依赖进口市场。如果国际市场棉花供应紧张,必然导致孟加拉国本土面料供应紧张,孟加拉国的服装投资企业将面临不得不进口大量面料却难以获得原产地证书的尴尬局面。

(二)孟加拉国基础设施严重落后。

孟加拉国水、电、气供应、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薄弱。亚洲开发银行称吉大港为“供应链中的死结”。一个集装箱在香港的平均时间是15天。如遇港口拥挤或工人罢工,可能超过30天无法装船或提货。为了信守合同,按时交货,出口商有时不得不选择空运,这往往给出口企业造成很大损失。此外,孟加拉国内交通也是个问题。从达卡的内陆集装箱码头发送一个20英尺的集装箱到吉大港至少需要250美元,耗时30多个小时。如果你想加快运输速度,你就得行贿。如果是公路运输,由于路面狭窄,司机不服从交通秩序,交通往往比较拥挤。从达卡到吉大港240公里的距离,集装箱卡车至少需要9个小时才能到达。如果你想通过铁路运输,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孟加拉国铁路的能力有限。

电力供应紧张,经常因停电而停止生产活动,是染整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因为染整设备一旦停机,就会造成染色不均匀。为了解决供电问题,孟加拉国几乎所有纺织企业都独立使用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发电价格低,据说每度电只相当于人民币22美分,目前已经解决了供电问题,但这远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孟加拉国天然气供应紧张,如果不发现和开采新的气田,孟加拉国的天然气供应将在2015之前耗尽。

孟加拉国工人经常罢工

近年来,孟加拉国罢工频繁,尤其是在出口加工区。罢工的原因很多,有时是因为工人要求加薪,有时是员工被辱骂或无理解雇。最可怕的是,有时候没有理由。举个例子,就因为一个工人不上班,就因为一个人造谣说这个工人被企业“打死”了,人们就有可能不问青红皂白就离职,开始罢工。为了扩大影响,一些人开始联系其他企业,导致大规模的局面失控。一些暴徒趁机砸毁企业设施,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2006年初,孟加拉国许多地区的纺织工人以示威的方式公开抗议低工资,很快这一抗议演变成孟加拉国的世界性纺织工人暴动。在这场骚乱中,孟加拉国许多纺织厂被洗劫一空,被烧毁,孟加拉国纺织业的发展被拖入“劳工暴动的泥潭”――生产成本翻倍,欧美订单大量流失。据联合国估计,孟加拉国每年因罢工造成的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

(D)孟加拉国政府官员正在拖延。

孟加拉国政府官员腐败成风。虽然本届临时政府上台后开展了强有力的反腐风暴,导致大量涉案官员落马,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腐败习气。在孟加拉国创业,需要接触各级政府官员,比如购买土地、开通电话、办理营业执照、外籍员工工作许可等。如果要完成这些手续,即使赋予意义,没有半年以上的时间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贿赂他们,时间会更长,哪怕一两年。不久前,日本驻孟加拉国大使公开表示,希望孟加拉国为外国投资者开放“一站式服务”,大幅提高招商引资的服务质量,以改变日本商人对投资孟加拉国犹豫不决的尴尬局面。这基本上代表了所有外国投资者的一致声音。

(E)中国和孟加拉国的金融服务需要改进。

海外设厂投资额比较大,企业自身实力有限,需要向银行贷款。虽然中国政府对它们给予了贴息支持,但国内银行对企业长期投资的贷款条件仍然苛刻,没有真正体现出对“走出去”企业的优惠融资安排。比如要求企业既要有融资担保又要有验资证明,新增资产贷款对外投资不予认可,长期贷款还款期过短,导致部分企业无法获得有效融资支持。其次,还贷期限太短。纺织行业的营业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盈利能力有限。如果按照进出口银行最长贷款期限——八年来计算,需要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5%(不含利息),纺织行业很难达到。

孟加拉国的金融服务业都无法满足我投资的企业的业务需求,更何况孟加拉国的贷款手续复杂。就贷款利息高达12%-20%,是中国企业无法承受的。

三、注意事项

面对欧美国家频繁启动特保措施和设立贸易壁垒,一些纺织服装企业正加快“走出去”步伐,在世界多国投资建厂,实现“曲线出口”。然而,由于贸易保护的多变性、投资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中国纺织服装业掀起的“投资热”背后隐藏着诸多隐忧。这就像一个人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症状,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同样严峻。在考察了中国在孟加拉国的投资企业后,我们觉得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未来进入孟加拉国市场的投资者的注意,以避免重蹈覆辙。

(一)谨慎使用“先贸易,后设厂,再逐步推进”的策略。

许多企业在选择海外投资时倾向于谨慎。原则上,一定程度的谨慎是必要的。企业开海外版图,动辄涉及几百万甚至上亿元的投资,是儿戏吗?生产企业为了避免投资决策失误,往往会考虑贸易后设厂的方式。诚然,贸易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还可以为当地的生产奠定一定的市场基础,给企业更高的起点。但是,我认为有必要提醒企业投资的时效性。目前,面对激烈的竞争,中国纺织企业正在积极思考拓展海外市场。提前进入海外市场的,必然会占据后来者的生存空间。如果投资企业选择进入后期,恐怕只能吃别人的一点剩饭,甚至可能导致投资失败。事实上,虽然目前欧美主要针对中国,但像孟加拉这样的纺织大国,未来也可能遭遇发达国家的“封杀”。一旦中国纺织企业在海外寻求“避风港”的意图被发达国家识破,孟加拉必然会受到反倾销等手段的打压。现在是选择投资孟加拉国纺织业的好时机。业内人士指出,孟加拉国投资的黄金期可能还有十年左右,但谁知道好日子会有多长?一旦错过机会,你会后悔的。

(2)尽量避免与本土企业合资。

据我们所知,到目前为止,中国公司在孟加拉建立的合资企业中,还处于良好合作状态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在盈利前合作良好。获利后,双方的合作因经营理念、利益分配等原因出现巨大裂痕,最终以中方主动要求退出而告终,中方合作方损失巨大。所以我建议在孟加拉投资的企业尽量采用独资形式。如果合资是必要的,我们建议企业对股权安排和非股权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说,孟加拉国合伙人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中方应掌握合资企业中的关键管理技能、核心技术或营销网络等非股权安排控制手段,否则必然遭遇投资失败的命运。

(三)关注员工管理问题

1,中国员工管理

海外投资办厂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不仅要懂语言、当地法律和文化,还要懂技术、会管理。目前,许多“走出去”企业的海外员工素质不能满足海外工作的要求,这往往制约着企业在海外的立足和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之前,必须培养相应的人才,把人才储备作为“走出去”的要素之一。

2.当地工作人员的管理

许多投资企业对孟加拉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感到不安,认为只有中国员工才能胜任孟加拉普通工人的管理工作。其实这些企业进入了一个误区。孟加拉法律规定纺织企业只能采用计时制,不能采用计件制,这对习惯了计件等粗放管理模式的中国管理者是一种挑战。由于孟加拉国独特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加上普通工人英语表达能力较差,中国的管理者很难与他们交流,也很难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缺乏正常及时的沟通往往是工人罢工的重要诱因之一。所以对于普通工人的管理,建议聘请有经验的蒙古籍经理作为基层经理,中方经理只负责指挥这些蒙古籍基层经理,因为这些人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容易与中方高管和孟加拉国普通工人沟通。如果公司给他们适当的培训,他们会更容易接受公司的理念,在公司管理中起到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