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什么?
农业现代化是以种子为基础的。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农业种质资源和畜禽种质资源第三次调查收集,加强国家农作物、畜禽和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对基础育种研究和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的支持。
农业现代化措施:
1.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重要农产品安全战略,完善粮食安全省长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粮棉油糖肉供应安全。
2、打好种业基础。
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深入实施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研究。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升级工程。尊重科学,严格监管,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加强育种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南繁育种硅谷建设,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研究主要品种研发推广后的补贴政策,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3.坚决守住654.38+08亿亩耕地红线。
统筹布局生态、农业、城市等功能空间,科学划定各类空间控制边界,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采取“长牙”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禁违规占用耕地,严禁违反自然规律植树造林、挖湖造园,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4.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
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建设。到2025年,现有病险水库全部除险加固。坚持农业科技自力更生,完善农业科技领域基础研究稳定支持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基地平台。深入开展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行动。
5.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
依托具有农村特色的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让农民分享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加快完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准生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标准“领跑者”。以县域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为基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
6.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实施全国黑土地保护工程,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完善耕地休耕轮作制度。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材料回收利用,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和推广。在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支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7.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为重点,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大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推动农民合作社提质增效,加大对规范经营的农民合作社支持力度。发展壮大专业化、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把先进适用的品种、投入品、技术和设备引进小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