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伦·斯沃茨的生平
1986年11月8日,亚伦·斯沃茨出生于芝加哥,其父罗伯特·斯沃茨是一名软件专家,母亲苏珊则是一个编织、缝纫和纤维材料艺术家。在一次访谈中他曾说:“自我出生起就被计算机包围。在我出生前不久我们家就已经有了最早的Mac,因为我父亲经营着一家制造电脑运行系统的公司。我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特别厉害的计算机技能。我只是有一个很高的起点而已。”
亚伦·斯沃茨对互联网世界的影响不可估量。两三岁就开始编程,13岁时独自一人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非盈利性网站,叫做get.info(The Info.org),是一个免费的线上百科全书,所有人都可以在网站上新增、编辑、组织内容。类似于维基百科,却比它还要早几年。因此赢得了ArsDigita Prize奖,该网站成为年度最佳Web程序之一。也正是因为这个奖亚伦,有机会去剑桥参观。他做的第二个网站叫做“my.info”。这个点子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是,与其从网络上不同的地方获取新闻,何不有个程序自动从网页上将所有的新闻集中到一个地方呢?网站完成后他发现那时有许多人正在着手开发一个新技术“syndication(联合供稿)”与他的点子很相似。有一组人从中分离出来,打算为它建立一个叫“RSS 1.0”的技术标准,于是他加入其中。并从那时起成为W3C RDF核心工作小组成员。后来他遇到了哈佛的 Lawrence Lessig 教授,构建了Creative Commons的技术平台,并在发布会上演讲,那年他只有16岁。
2004年,亚伦入读斯坦福大学。一年后,受到Paul Graham(Y Combinator,美国著名孵化器的创始人)的邀请后退学,建立了Infogami网站,是用来建网站的工具。由于使用人数不多,与Reddit合并。Reddit后来成为了美国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最终被康泰纳仕收购。亚伦因此在20岁之前成为了百万富翁。即使这样,一直以来亚伦只是用技术来做好事,而非赚钱。
然而对于亚伦来说之后的一段时间却是无比黑暗。“我难以忍受旧金山、难以忍受办公室的生活、难以忍受Wired。我生病了,也想到了自杀。我从警察局跑了出来。当我礼拜一早上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他们叫我辞职。” 他在后来的演讲中如此说道。
后来,亚伦投身于社会活动之中,创立了开放图书馆,并在电视上参加节目来讨论互联网问题。亚伦·斯沃茨是信仰网络自由的激进派分子,他成为反对美国政府禁止网络盗版法案的主要抗议者,在他看来,这个法案将导致大规模的互联网审查制度而使公众失去网络自由。2010年,亚伦沃茨设立了宣扬网络自由与隐私的“求进会”(Demand Progress),并成为该组织的灵魂人物,大力反对《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OPA)和《保护知识产权法案》(PIPA)。该组织通过电子邮件及其他媒体组织群众,针对特定议题向国会议员及其他意见领袖表达意见并施予压力。最终亚伦取得了这场不可思议的胜利。
亚伦因为他的“黑客行为”陷入复杂的案件之中,最终选择了自杀,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生前努力改变的这个世界。
2014年1月11日,匿名黑客组织入侵MIT的网站,用“Today we fight back的口号来纪念伟大的亚伦斯沃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