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诈骗?求法律界人士解答,万分感谢,急!
其次,我觉得这个案子还是通过民事诉讼解决比较好。从你说的情况来看,很明显对方履行合同不符合约定,你可以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并赔偿你的经济损失,也可以因对方欺诈而主张解除合同,双方都可以返还给对方并要求对方赔偿你的经济损失!之前,你需要收集证据,证明你签的合同内容,核对对方的细节。是法人吗?法人代表?公司地址等。,并保留手头现有的书面证据!也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欺诈为由要求对方双倍返还!
第三,你有选择。可以以销售伪劣商品或者欺诈为由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对方可能为此承担行政责任!
这是我的建议。你提供的信息不是很详细,比如合同内容等。这个案子的关键是证据的获取,还有一个诉讼费用的问题。一般要求在被告所在地起诉,所以诉讼成本比较高!
主要法律依据如下:
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百二十四条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使用伪造、变造、无效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抵押的;
(三)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欺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
(四)收到对方支付的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
(五)以其他手段骗取对方财物的。
合同法
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和保密义务。
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
(一)由于重大误解;
(2)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当事人的请求。
第五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
(二)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在知道撤销原因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
第五十六条无效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且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五十七条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不影响合同中独立的争议解决条款的效力。
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无法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赔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遭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四十六条经营者以邮购方式提供商品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还货款;并应承担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第四十七条经营者提前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返还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和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第四十八条依法被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
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第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生产、销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二)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三)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过期、变质的商品;
(四)伪造商品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
(五)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经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
(六)对商品或者服务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七)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
(八)侵犯消费者人格尊严或者人身自由的;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受到处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