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药控股继续加大R&D投资,打造全链条独立R&D能力。
公告称,在疫情扰动下,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新药研发有序开展。其中,核心产品第二代ALK抑制剂SY-707的II、III期注册临床试验已经完成,受试者已经入组。第三代ALK抑制剂SY-3505完成I期临床试验,7月正式开始II期临床研究。其他核心产品稳步快速推进。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快速推广核心产品。
首药控股专注于肿瘤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研发管道涵盖肺癌、结直肠癌、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肝细胞癌、乳腺癌、胰腺癌等适应症。
目前在研管道中有22个产品属于1新药,其中11自主研发项目中有6个已进入临床阶段;11合作R&D项目(第一家药品控股公司负责临床前研究,合作方负责临床研究和商业开发)已全部进入临床阶段,有一个产品已申报NDA。
本次中报收入来自合作研发项目,是首药控股获得的里程碑式收入。虽然报道没有透露具体合作项目获得收入,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一医药控股公司将从合作项目的里程碑式付款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今年上半年,首药控股继续加大自主研发产品的投入,加速管道化进程,R&D投入同比增长44.05438+0%。公司核心产品第二代ALK抑制剂SY-707、第三代ALK抑制剂SY-3505、RET抑制剂SY-5007均有新进展。
第二代ALK抑制剂SY-707目前正在进行两个注册临床试验(克唑替尼耐药患者的II期试验和新治疗患者的III期试验),受试者已经入组,数据将按计划统计。
同时,考虑到SY-707为ALK/FAK/PYK2/IGF1R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公司也在积极探索SY-707的其他潜在适应症。截至报告期,SY-707联合泰利珠单抗和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等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组长批准,晚期胰腺癌的临床Ib期研究已正式启动。
SY-3505是第一个完全国产的第三代ALK抑制剂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也是国内少有的对第二代ALK抑制剂耐药患者有效且有明显临床需求的药物。截至报告期,SY-3505临床I期试验已基本完成,临床II期试验已正式启动。
凭借SY-707和SY-3505,寿药控股成为国内唯一一家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部署一线、二线、三线全流程治疗的药企。第二代药物和第三代药物的联合布局将使产品具有显著的协同竞争优势,对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以及未来销售中的市场定价将产生积极影响。
SY-5007是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选择性RET抑制剂,研发进展在同类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截至本报告期,SY-5007的临床I期爬坡试验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剂量扩大研究。
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治疗肝细胞癌(HCC)、胆管癌等消化道肿瘤的FGFR4抑制剂SY-4798,治疗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的WEE1抑制剂SY-4835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夯实临床体系,打造全链条自主研发能力
寿药控股经过长期自主创新,形成了包括靶标分析验证技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先导化合物优化技术、药物综合筛选评价技术在内的高效临床前药物研发体系。正是这种R&D系统使首义控股获得了在十年内开发22种创新药物的创新机器的声誉。
首药控股表示,这些药物分子不是简单的修饰和氘化,而是根据目标特性和竞品的缺点设计的全新结构,是真正的源头创新。
事实上,首药控股独特的交替、多线并行模式也对高效研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传统的单线循环研究路径相比,首药控股独特的研发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候选化合物的筛选效率和成功率,为快速进入临床提供保障,最终有效缩短新药研发周期。
在一个新药从研发到上市的过程中,临床试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主管部门审查力度的加强,如何保质高效地开展临床试验,应对不断上涨的费用,成为药企的新课题。
在大多数制药公司将临床试验外包给第三方CRO公司的普遍做法中,产品线丰富的制药公司在质量控制、成本和效率方面没有优势。第一家药物控股公司随后将自建临床试验团队纳入发展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此项工作,大幅增加临床团队的招聘。通过扩大临床团队规模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公司临床试验对外部CRO的依赖程度显著下降,整体临床推进速度显著提升。公司基本实现了全链条自主研发。不难预测,对于每年有2-3个产品进入临床研究的第一药控股公司来说,这将进一步降低R&D成本,提高新药上市速度,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新闻,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