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该如何应对盗版?
关键词调查与分析;盗版;反盗版;管制盗版
首先,关于盗版调查的对象和程序
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企业、普通大众和大学生。从2065438年5月到2003年5月,我们收集资料,制作问卷,进行实地研究。根据课题的特殊性,问卷也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针对大学生,一部分是针对政府部门和企业,最后一部分是针对群众。在问卷内容的设计上,针对不同的被试也有差异。我们学校对大学生进行了一些问卷调查,主要是在不同专业的本科生中进行。另外两份问卷由校外的团队成员进行。至于普通市民,主要是在桂林街头和各个小区门口对过往的人进行问卷调查。对于企业,主要是在桂林的家天下电脑城,从各种卖电脑和光盘的商家那里了解到一些电子产品盗版的情况。并且在桂林的多家书店,从店主那里了解到了图书盗版的情况。此外,调研组成员还前往桂林市知识产权局了解盗版问题,并前往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法院受理盗版案件数量及具体审理情况。
二、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对大学生问卷的分析
盗版问题问卷调查,以大学生为主体,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共40人,其中大一学生占25%,大二学生占75%。
1,对盗版的态度
大学生对盗版的态度,80%是中立的,10%是支持和坚决反对的。现在的大学生中,消费观念很容易被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消费会跟风。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人的矛盾心理,希望正版产品质量好,盗版产品价格低,从而导致中立态度的形成。
2.关于购买盗版产品的频率。
40名大学生中,11经常购买盗版产品,11有时购买盗版产品,各占27.5%,相对较少。很少买的比例为40%,从不买的比例为5%。这说明大学生虽然对盗版不置可否,但对是否真的购买盗版产品还是持谨慎态度。
3.有必要禁止盗版吗?
在大学生心目中,50%的人认为没有必要禁止盗版,32%的人无所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实践中很难全面禁止盗版。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导致了盗版的存在。现实中很多大学生普遍没有经济来源,只能靠父母提供,有限的消费水平不愿意支付正版的价格。另一方面,大学生有相应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只能购买盗版产品。在这种心态下,大部分大学生会觉得没有必要禁止盗版。
4.购买正版和盗版的原因。
在对喜欢购买正版的学生的调查中,大多数人认为正版质量好,物有所值,占42.5%;认为正品有收藏价值、有纪念意义、售后服务好的,各达到17.5%。其实正版产品质量应该比盗版好,售后服务好,而盗版产品没有质量保证,价格低。对于喜欢买盗版产品的大学生来说,主要原因是盗版产品便宜,容易买到。在购买地点,学校周边的小店、菜市场有大量低价盗版产品,网上也有很多盗版产品,是大学生购买盗版产品的便利场所。
5.盗版产品猖獗的原因
经调查,大学生认为盗版产品猖獗的主要原因是正版产品的版权认定和维护不到位,占62.5%,执法不严的原因占55%。这些原因虽然有大学生的主观认识,但客观来说,我国目前维护正品的制度确实不完善,法律依据少,漏洞多。执法部门对盗版的态度也是敷衍了事,导致盗版产品泛滥。
(B)针对一般公众的问卷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普通公众中,8%的人在15岁以下,68%的人在15岁至25岁之间,16%的人在25岁至35岁之间,8%的人在35岁以上。在有效问卷中,92%的受访者购买过盗版产品。根据分布图,在购买盗版产品的调查者中,购买盗版产品与收入和年龄无关。70%的被调查者认为,购买盗版产品一方面便宜,另一方面容易买到,而且有些盗版产品的售后服务比正版好。这说明盗版市场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一定的质量维护体系。16%的受访者不知道如何区分盗版和正版,说明人们对版权问题的认识不够,也可能说明盗版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技术高超,让大众无法分辨。有些受访者不知道哪部法律是打击盗版的。60%的受访者承认,无意中购买盗版产品后,只能选择自认倒霉。这些都说明普通大众并不排斥盗版,法律意识淡薄。在问卷中,很多人不知道哪个部门负责管理和打击盗版行业。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工商局或者公安局。而且这个问卷调查显示,虽然大部分人选择购买盗版,但是大部分人也支持打击盗版。这反映了普通大众在盗版问题上复杂而矛盾的心态。
(C)针对企业的问卷分析
在以企业为主体的问卷中,坚决反对盗版的企业是主流(占58.82%),部分企业对盗版的态度和立场不是很坚定,处于随时多变的状态,少数企业支持盗版的存在。关于企业是否参加过反盗版活动,43.75%的企业参加过反盗版活动或阻止他人购买盗版产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管理或积极劝阻客户购买盗版产品。超过30%的企业没有积极参与打击盗版,少数企业积极鼓励客户购买盗版产品。随着我国相关法律的逐步颁布实施,企业的版权意识得到了提高,但仍有一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使得盗版产品充斥了我国所有非正规、不规范的市场。在反盗版的过程中,不仅要清理贩卖盗版产品的街头商贩,还要从源头抓起,重点打击有组织犯罪。在知识产权保护与价格是否是硬道理的对比中发现,超过40%的受访企业认为,在打击盗版方面,价格优势比知识产权保护更有效。在版权意识还没有普及的当下,企业减少宣传、包装、运输等费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降低正版产品价格腾出空间,把价格降到和盗版产品一样的水平,让利于消费者,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在被调查企业对盗版市场的预测上,超过80%的企业认为中国的盗版市场短期内难以遏制且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只有近20%的企业认为盗版将很快得到规范。盗版被视为一种严重的非法现象,受到各国的严厉打击。中国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打击盗版,但是时至今日,盗版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根除,反而日益蔓延,盗版活动依然猖獗。因此,反盗版的短期目标不是彻底消灭盗版,而是将盗版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三、调查的启示与思考
1,提高公众版权保护意识
根据问卷中的统计,经常购买盗版产品的人占被调查者的大多数,而从不购买的人是极少数。这种巨大的反差直接反映出盗版产品的地位已经深入人心。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在中低档徘徊,对盗版产品有一定的需求。为了提高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必须加强宣传,形成保护版权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中国有一些关于版权的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如知识产权宣传周和世界知识产权日。借助这些重大日子和一些大型活动平台,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吸引力的版权宣传普及活动,让广大公众了解和认识版权基本知识。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手机、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开设一些专门的版权知识栏目、节目、专题、讲座,让版权的理念深入人心。最后,要开展一些普及教育活动,将版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让大众最大限度受益。
2.加强企业版权保护。
保护是版权培育、研发、创造、使用、转让、管理和保护的关键。而保护措施又分为预防措施和救济措施。在防范措施上,一方面要运用各种技术和法律手段防止他人盗版,另一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本公司侵犯他人著作权;在救济措施上,通过协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法律手段积极维护公司权益。只有加强企业版权的培育,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版权领域给予企业相应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企业树立版权保护意识,才能促进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维护我国版权市场的秩序。
3.完善国家版权保护法律。
打击盗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国家也在不断努力。中国多年来被西方国家视为“盗版天堂”,从而成为许多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的对象,并与许多国家在版权领域存在贸易争端。确实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版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机制建设方面,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版权保护法律体系,新的司法解释也降低了版权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基本符合TRIPS协议的规定。但是,这些法律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只要政府打击的决心和力度不够,盗版就永远有空间。例如,在打击网络盗版方面,“利剑网”行动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打击网络盗版的法律规定仍不完善。国家要加强对视听节目、视听平台等的版权监管。,规范网络作品的使用,优化网络监管的技术手段,强调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有效规范广大公众的非法上传下载行为,以取得打击网络盗版的实质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