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民族团结进步特色亮点的战略定位

焦作市采取“四化”措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提质增效。

一是推进创建工作规范化。以市政府名义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焦作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命名办法》,明确了创建的导向、程序和标准,对照中央省委全国会议精神,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整改,促进了创建的规范化。

二是推动创作工作的大众化。召开全市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印发《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通知》,实行创建工作双周汇报制度,加大各族群众参与创建工作力度。

三是促进系统创建的准确性。制定了《焦作市构建中华民族* * *意识全民教育计划》等3个文件,在教育系统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精品课件评选,举办了构建中华民族* * *意识演讲比赛,开展了“一家同心* * *,共筑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全市参与各族师生214000人,精准推进教育系统整体创建。

四是推进创作工作社会化。继续实施“石榴红同心圆中国梦”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开展3次调研活动,规划建设5个“同心书屋”和3个“同心森林”,开展17宣传活动,推进创建工作社会化。

增加沟通、宣传和援助。

一是加强交流,深化友好联谊活动。少数民族聚居的42个村和街道有662对友好* * *建设单位,9家民族特色商品国家定点企业,以及周边的村和街道、有关机关和企业。

2023年以来,广泛开展友好联谊活动,举办文体活动、座谈会、学习研讨等联谊活动237次,共有6.7万多名各族群众参加。走访慰问各族群众1240余户(人)。

二是巩固知识,开展群众性宣传活动。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焦作日报社共同开展群众性宣传创作活动,在“同心圆* * *”的结对单位中构建中华民族* * *认同感的坚实基础。参加活动的各族群众超过82.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4%。

1483次讲座,1629次研讨会,2146次集中学习,1748次在线知识答题活动,1532次主题活动,共征集作品11000余件。

第三是* * *发展,增加整体援助。市、县两级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少数民族聚居村和相邻结对村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环境保护和公益事业等配套资金。

实施道路建设、危房改造、体育健身设施、农田水利、美丽乡村、饮水安全等77项工程,极大改善了村街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