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区别
《规定》在团体标准制定章节中强调,社会组织应当规范团体标准化工作,配备熟悉标准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设立具有标准化管理协调、标准制定等职能的内部工作部门,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标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阐明制定和实施集团标准的程序和要求;除了吸引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消费者、教育科研机构、检测认证机构、政府部门等有关方面的代表参与标准制定外,还支持消费者和中小企业代表参与制定;规定禁止利用团体标准阻碍商品实施。
排除或者限制服务自由流通等市场竞争的行为;团体标准的制定要以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为目标,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填补标准空白。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鼓励制定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团体标准。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通常有三种分类方法:层次分类、对象分类和属性分类。
等级分类:
根据标准的范围或批准权限,可分为国际标准、地区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目前有将行业标准和企业(公司)标准合并成其他标准的趋势。
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并公布的标准。
2、区域性标准是由区域性标准化组织或区域性标准组织采用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3、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机构制定并公布的标准。
4、行业(团体)标准由行业标准化组织或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5、地方标准是在全国某一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
6.企业内部采用并发布的企业标准。
目前,我国将标准层级的审批权限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级别。
根据适用范围: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它只属于适用范围的不同,不属于技术等级的划分。